馬成軍
在學生接受高等教育中,離不開體育課程,體育課程不僅可以幫助學校進行人才培養,保證素質教育的落實,還可以減輕學生在學習中的壓力。體育教學作為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與學生日常所上的文化課同等重要。因此我們對于高校體育的教學在教學觀念上有一定的提高,逐漸從低級走向高級,建立起與時代教育發展水平相持的教學思維。
高校體育課的落實有助于幫助人才培養,促進學校進行素質教育,體育的教學宗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發展,最初體育課程的制定目標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今,學校體育的教學思想逐漸變為健康第一以及終身體育,為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要認清當今的工作形勢以及當前在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教學規劃改革創新。
1 進行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的轉變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學往往是蘇聯學校體育教學思想左右,在蘇聯體育學校體育教學過程中,僅僅培養學生在比賽競技過程中的能力,將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作為教學目標,過于追求體育課的運動強度,以此來增加學生的體質健康。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沒有重視學生本身的體育健康,忽略了體育教學的根本性意義。為了幫助學生增強體質,現代化教育應該遵循體育教學規范,尋找體育教學根本,樹立并規范符合現代體育教學的思想觀念。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進行全面發展,以學生的健康為第一要素進行體育教學。體育教學在長期發展中必然會形成以運動健身從而進行體育強國之路,學校體育教學的本質是健身強體,與其他的學科不同,也是體育學科的根本標準。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重新構建體育健康課程中,教師要突破以傳統的競技體育教學提升學生競技技能的傳統教學內容和改善普修課的形式,讓體育健康課程的內容具有多樣化。與此同時,在知識技能的傳授以及體能鍛煉過程中,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對學生進行相關的體育科學教育,為學生在未來生活中進行工作深造以及就業做好鋪墊準備,讓體育課的廣度加深。
2 完善修正教材和教學內容
教材和教學內容的更新是教學理念轉變的必然步驟。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當不再使用傳統的教材體系和教學內容,學會從中積累經驗更新教學觀念,從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出發,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注入新的源泉。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是高校體育教學的基本組成方式,從高校公體課的角度來講,傳統的體育教材沒有指導課外體育鍛煉的內容,教學內容在整體上有著大而雜的特點,導致各階段的教學內容都沒有完整的教學體系,學生在進行理論學習時,也會由于學習沒有條理性而產生排斥心理,另外,傳統體育課本具有缺乏時代性以及當前時代超前性的特點,和學生的現代追求完全不同。當前很多高校僅僅是讓學生以規范性任務項目進行反復訓練,這樣的教學方法就容易導致學生在十幾年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仍然找不到自己的體育特長,在體育上也沒有形成一技之長,甚至還會厭煩上體育課。新時代不僅要求提升全國人民的素質教育,還要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發展的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將一些時代性且實用性的體育內容引入到體育教學中,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教材選擇時,不僅要從學生的心理身體出發,還要考慮現代化健康化以及結構化等多種超時代化的元素,幫助學生從知識層次能力層次和情感層次達到一個新的提升。
3 創新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學往往是以教師作為教學中心,以課本課堂作為教學原點,通過為學生講授教材,而學生進行被動的知識接受,從而構成教師支配學生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學生的創新思維上無法達成更高的成績,灌輸性方式影響了學生體育鍛煉的自覺性,因此,很多高校學生除了在體育課進行相關鍛煉后,在課下時一般是不進行鍛煉的,這體現了高校體育對學生的體育精神培養欠缺。想要改善這一情況,需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中營造一種積極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對于體育鍛煉有著濃厚的興趣以及引起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要建立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而教師僅僅作為引導的教學體系。在教學模式上,要學會從灌輸式改變為教師進行提示,啟發學生思考討論進而體會體育動作相關標準的模式。教師可以改變傳統過程中以固定班級授課的形式,由學生進行教師選擇,將課堂方法由灌輸式改為啟發式,培養學生之間進行自評互評的習慣,提高學生的運動意識。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從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挖掘體育教學本質,培養學生的健康體魄,改善教師的思維觀念,始終堅持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教學思想,對于體育教材進行內容創新,轉變教學方式教學方法,不斷的養成學生自主進行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從而達到學生進行體育強身健體的目標。
(作者單位:北海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