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創
摘 要:本文分析軟土地基對公路橋梁工程橋涵施工的影響和施工中的影響因素,然后研究軟土地基施工中的常用技術,最后分析如何做好施工中的質量控制。希望通過研究,可以保證公路橋梁工程軟土地基的施工質量,提升橋涵施工的總體效果。
關鍵詞:公路橋梁;軟土地基;橋涵;施工
0 引言
公路橋梁工程的跨度比較大,所以橋涵施工的過程中很可能遇到軟度地基,為了避免軟土地基對公路工程施工的影響,就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做好對軟土地基的處理工作,滿足公路橋涵工程的質量要求。
1 公路橋梁工程橋涵軟土地基施工述
軟土是由很多細小的顆粒構成的松軟土質,一般具有較高的含水量,強度很低,狀態屬于從軟塑態到流塑態過度的階段,因此軟土地基的固結速度非常慢,而且也沒有牢固的結構,由于結構松散而且本身強度低,所以在軟土地基上上施工很容易出現變形的情況[1]。軟土地基一般分布在湖沼、河灘等地區,在具有較大含水量的同時,各個土層的結構、成分也有明顯的不同。由于其特殊性,在公路橋涵工程經過軟土地基時,必須要針對橋涵軟土地基采用針對性的施工方式,否則軟土地基將會影響人們的安全,不利于公路橋梁的壽命,而且會導致施工中的損失。
2 軟土地基施工的影響因素
2.1 道路因素
道路的性質是影響軟土地基施工的重要因素,會決定工程施工的方法。施工中,需要結合道路的形狀和等級要求,以及結合當地軟土得急的情況開展施工,確保施工的技術控制的全面性和科學性,明確在施工過程中的標準和規范要求,明確各項工作的參數。為了避免道路因素對工程施工影響,就要在施工的過程中做好對相關參數的控制,并且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差異化的施工方法,解決工程中的軟土地基問題。
2.2 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是對橋涵軟土地基施工的重要因素,比如軟土的土質條件、軟土地質形成情況,都會影響后續施工的開展。比如軟土地基的土質較好,那么軟土地基往往會更加堅硬,會具有較高的強度,可以給工程施工的總體質量帶來較高的保證[2]。為了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就要根據現場的環境情況做好對軟土地基施工方法的選擇,所以在工程施工之前,要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勘測和分析,并且結合當地特征來制定相應的硬化措施。例如,在當地軟土比較黏的時候,就可以采用壓實技術來對地基進行處理。并且,軟土地基往往分層分布,不同的土層在性質上也會有很大不同,所以應該結合軟土地基的組成使用施工方法,保證施工工作的科學性。
2.3 施工管理水平
工程施工中,管理水平會決定工程施工的速度和質量,尤其是比較復雜的施工,如果能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提升施工的規范性,可以最大程度提升工程的施工效果。對于公路橋梁工程橋涵的軟土地基施工工作中,也要保證施工管理體系的完善性,才能確保工程的施工管理效果,但是很多工程并沒有建立健全的管理體系,因此施工過程中很難對一些關鍵細節進行有效的控制;在工程開工之前,也缺少對特殊情況的應對方案,導致工程施工效率較低,并且對橋涵施工的質量產生了不利影響。
2.4 施工單位對施工的重視程度
結合目前對軟土地基的施工情況,有很多施工單位存在施工態度不端正的問題,所以施工環節中各種質量控制要求并沒有認真落實,影響了軟土地基的施工效果。有些施工企業為了獲得更高的施工經濟效益,可能在施工過程中對質量控制并沒有足夠的重視,還有一些企業為了能今早完成施工,加快工程的施工進度,可能會忽視復雜的軟土地基處理環節,導致并沒有成功解決工程的施工問題,并且會造成施工后期道路出現下降的情況,嚴重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
3 公路橋梁工程橋涵軟土地基施工技術
3.1 換填法
換填法是解決淺層軟土地基的常用方法,施工時會用透水性更強的填料來代替原來固結性差、透水性不好的軟土層,提升地基的強度,滿足承載的要求。使用愛方法可以對以前的土層進行改造,達到優化軟土地基的目的,解決過去的施工問題。使用該方法前,需要做好對現場情況的勘察,確定軟土地基的分布,以及確定換填范圍、深度,選擇材料時應該采用具有穩定性質的水泥土,并且由于換填法的施工量較大,因此要做好對施工的安排,避免對工程施工進度造成影響。
3.2 強夯法
如果橋涵地基邊坡的高度超過20厘米,一般都會將地基視為陡坡段,為此一般會采用強夯法開展施工工作。施工之前,必須做好對現場情況的勘察,確定合適的強夯工藝,保證施工參數的合理性,避免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在強夯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在橋涵周圍8米的范圍內執行,每隔6米進行一次強夯。如果施工現場軟土的飽和度比較高,使用強夯法的過程中要向地基中混入一定的砂土層,以保證強夯之后的效果。施工之前應該進行試夯工作,檢查試夯之后的效果,優化夯擊的參數[3]。對路堤進行強夯的時應做好夯點的選擇,一般按照正三角形布置,以及做好夯錘落距的控制。使用強夯法的優勢在于施工的成本比較低,但是直接經濟投入比較高,因為必須使用具有較強性能的設備,但是由于施工周期短,因此可以從總體上對工程的施工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3.3 拋石擠淤法
拋石擠淤法在公路工程對軟土地基的處理中也十分常用,尤其是在處理積水洼地等位置的軟土地基,會有比較好的處理效果。一些地區的軟土地基由于積水較多,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將所有的積水抽干,并且,這些地區的軟土厚度不高,使用拋填碎片石的方式就能夠獲得較好的處理效果。在使用該方法時,應該選擇直徑在30厘米以下的碎石,在拋填時,應該沿著中線兩側進行鋪展,如果有比較適合的坡度,可以使用從高向低拋填的方法,將污泥擠出。在碎石超出水面之后,還要繼續使用小石塊填塞,填平整個橋涵軟土地基,方便后續的碾壓工作。最后還要添加一層反濾層,然后再繼續進行填土。
4 軟土地基施工質量把控要點
4.1 做好對施工材料的把控
在對軟土地基施工時,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施工材料保證地基可以滿足施工質量要求。因此在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時,應該確定工程中需要使用的材料,并且結合市場調研的結果,確定施工材料采購計劃,滿足工程施工的需要。在檢查施工材料時,應該做好對材料來源、質量、環保水平等方面的檢查,保證軟土地基的施工效果。
4.2 做好對軟土地基的水分處理
很多軟土地基不穩定都是因為含水量過高,為此應該做好對水分的處理,改變軟土地基的結構,提升地基強度。因此,在確定軟土地基的含水量后,需要在施工之前做好對軟土地基的排水處理,降低軟土地基的含水量。常用的方法包括地表排水法,排水固結法等等,可以保證軟土地基中的水分被有效排出。施工過程中,也要做好對軟土地排水量的檢測工作,避免出現突發情況。
4.3 合理利用加固技術
為了保證軟土地基的強度,必然會使用各種加固技術,但是加固技術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不同的施工效果,為了保證加固效果,必須做好對加固技術的選擇。因此,施工之前需要針對現場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做好對施工質量的控制。
5 結束語
在公路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如果出現軟土地基會增加公路施工的難度,必須要做好對軟土地基的處理才能保證施工質量。為此,要做好對現場情況的調查,做好排水工作,選擇合適的方法,保證公路工程的施工效果。
參考文獻:
[1]楊海峰.公路橋梁工程中橋涵軟土地基施工處理策略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2020,47(6):154-155.
[2]吳登躍.公路橋梁工程橋涵軟土地基施工處理方法[J].工程技術研究,2020,5(2):83-84.
[3]周啟宏.公路橋梁工程中軟土地基施工存在的問題及處理措施探討[J].建材與裝飾,2019(31):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