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才
摘要:在小學階段,數學的學習一直備受重視。家長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一直以來都比較關注小學教學。近年來數學的課堂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教育方式手段也變得越來越豐富,教師在課堂上也越來越追求創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思維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當今數學教學為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把數學教學越來越生活化,這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將數學應用于生活中使知識能夠應用實踐,也使得數學學習滲透進生活。但是在數學教學中也應該使數學教學有“數學味”。下面針對讓小學數學教學有“數學味”展開探究。
關鍵詞:小學階段;數學教學;“數學味”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3-049
現在的數學教學越來越“生活化”,教師通過創設一定的場景或者結合生活實際來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這使得數學更加貼近了生活,拉進了數學同學生之間的距離。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卻使得數學的“數學味”卻越來越淡了。“數學味”的消散在一定程度上使數學課堂的思維魅力失去了色彩,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數學教學的平衡。要想讓“數學味”回歸課堂,就需要教師在備課中注重課程的設計,既要結合生活實際,也要引導學生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
一、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
一是數學的教學方式及手段發生了較大變化。當今數學教學主要采用以情景教學方式為主,其他手段輔助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相比于傳統教學,如今數學的教學方式有了較大的改變,更加注重課堂的創新。利用情景教學等當時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而且由于教學手段的發展,教學中可以利用的設備增多,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資源。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二是現在的數學教學缺乏一定的“數學味”,現在的數學教學更加“生活化”,卻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對于數學本質的探究。這使得數學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失衡,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因此教師急需要做的就是讓“數學味”回歸到課堂中。讓數學教學充滿“數學味”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讓學生在自我探索中發現數學的奧秘。數學對于學生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它不同于語文英語等課程,它需要學生盡可能多的思考,經過一定的鍛煉,才能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這個過程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數學味”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學生發展數學思維又推進了數學教學有“數學味”。
二、探究讓小學數學教學充滿“數學味”的策略
2.1在數學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把握“數學味”
數學學習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抽象, 因此要學好數學,就要多使學生進行思考探究。教師應當多引導學生,在備課中多利用所學內容,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的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的核心是所學的數學內容以及數學的思考方法,因此在學習中,教師要利用現有的資源條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己想探究并進行實踐。在教學時,也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及情況,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學習策略。
比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數學五年級第二單元因數和倍數的內容時,教師在教學時需要使學生明確因數是什么倍數是什么,兩者之間是否存在關聯呢。教師可以列舉一個數所具有的因數和倍數來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以此類推,進而明確因數與倍數的概念,推斷兩者之間的聯系。學生在學習中通過自主學習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對于自己所學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進行了有效的思考,以這樣的方式來達到使數學教學有“數學味”的目的。
2.2平衡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味”與“數學味”
鑒于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的學科與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特點,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既要做到讓數學有“數學味”也要做到讓數學有“生活味”。現如今的教學是數學的“生活味”比較濃重,“數學味”卻比較薄弱,兩者關系并不平衡。因此教師要致力于改變這種現狀。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創設情景或者聯系生活講解知識時也要監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鍛煉學生自我總結的能力。要讓創設情景等服務于數學,致力于解決問題。此外還應認識到創設情景聯系生活等只是教學手段,而真正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數學思想。
比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小數的意義及加減的運算時,既要有機的把數學同生活實際相結合又要解決小數的運算問題,讓學生在情景中熟練掌握小數點加減運算。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列舉一些例子,比如在生活中去超市購物時,收銀員找錢會有“角”,教師就可以在這個例子中滲透小數的概念,然后創設生活情景進行小數的計算。這樣的教學方式使數學的生活化氣息與數學味相對平衡,既使數學的學習比較貼近生活,也鍛煉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2.3開展數學操作化活動
讓數學教學有“數學味”,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唯有通過動手與實踐操作,真正的掌握知識,知識才能轉化為自己的。“數學味”更多的是體現數學本身所具有的性質,其中所體現的數學思維數學思想才是我們真正追求的。要做到這些,使“數學味”重新煥發生機,就需要教師多開展數學操作化活動,多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比如教師在教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數學操作的形式來展開本節的內容。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內容很大程度的都涉及了面積的計算,前面學生已經學習過三角形及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那么教師何不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推倒有關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計算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制作平行四邊形與梯形形狀的紙板,方便學生進行操作。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紙板通過切割折疊,進而利用三角形及長方形等的面積來計算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的面積,從而進行相關面積公式的推倒。通過具體的操作,不僅很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也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鍛煉了數學思維能力。
結束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平衡數學味與生活味的關系,不能讓數學喪失原本的特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好數學中“生活味”的度,將數學思想同生活情景巧妙聯系在一起。這樣才能讓數學的教學越來越完善。“數學味”體現的是對于數學本質的探究,體現的是數學的思維方法,數學思想的應用。要想“數學味”在課堂重新煥發生機,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更加重視,在教學中更多的引導學生,培養學生數學思想。
參考文獻
[1]劉士民,陳艷秋. 培養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研究[J].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02):104-106.
[2]王引環.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6):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