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威
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心理和身體素質是關鍵,這樣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目的。從當前小學生的整體水平來看,部分學生對于一些高難度的體育知識無法理解。針對這一現象,教師應該找到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花樣跳繩作為一項有氧運動,相對比較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提高他們身體素質的同時,還能促進他們的身心發展。教師應該重視相關內容的教導,以此發揮跳繩的主體作用,促進他們不斷成長。
1 小學階段花樣跳繩教學的作用
1.1 優化體育課程結構
在當前素質的教育理念下,不僅需要重視學生的智力發育,還需要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在以往傳統小學體育教學中都是教師引領學生進行熱身,然后教導一些比較基礎的體育項目或者是給學生進行自由活動,針對學生的能力培養不夠重視。而花樣跳繩教學可以彌補以往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改善當前課堂的整體結構,在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給他們帶來較好的學習體驗。
1.2 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花樣跳繩是一項有氧運動,在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它以“跳”作為基礎,它可以鍛煉學生的心肺功能,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花樣跳繩擁有多種不同的技巧和方式,在具體開展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重視自身的平衡性以及呼吸頻率,長期的鍛煉下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跳繩的過程中需要運用手臂的力量、腳步的協調以及平穩的呼吸,長期的鍛煉下會使得學生的呼吸頻率越來越穩定,同時還能促進手臂力量的提升,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1.3 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也是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一部分,在小學體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花樣跳繩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如通過鼓勵和激勵的形式讓他們堅持下去,聽到教師的肯定與認可會讓他們形成自信。而且花樣跳繩能夠緩解學生們平日學習的壓力,通過大幅度的有氧運動使他們感覺放松,從而更好的去應對后續的學習與生活。
2 小學階段花樣跳繩教學的有效方法探討
2.1 示范教學法
該項教學方法是指教師通過演示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學習,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跳繩的步驟以及發力點對學生進行細節的演示,從而讓學生直觀的觀察跳繩的方法,以此加深學生對內容的記憶。例如,在跳繩的過程中需要小臂發力揮動繩子,然后在揮動的瞬間雙腳跳躍,在鍛煉的過程中需要重視手臂和腳步的協調性以及靈活性。教師應該讓學生細致觀察每個動作,同時在根據教師的演示進行演練。隨后教師需要觀察大部分學生的練習情況,并針對一些存在問題的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更好的克服困難,掌握正確的鍛煉方法。
2.2 互動教學法
互動教學方式是重視教師與學生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當前花樣跳繩教學中利用互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擁有更好的學習體驗,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當學生們掌握了比較基礎的跳繩法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雙人跳繩,從而讓他們感受到不一樣的運動方式。例如,教師可以讓兩個人成為一組,兩人面對面站位并由一名同學揮動繩子,當同學揮動繩子后需要雙人跳躍,因為兩個人的動作時間可能不同,所以可以讓兩個學生一起喊口號,通過口號達成動作一致,這樣的學習方式有利于提高兩人的學習體驗,同時還能促進他們共同成長,以此提高他們的身體協調性,還能提高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以此促進他們不斷成長。
2.3 比賽教學法
比賽教學法是當前比較常見的教學手段,通過競賽的形式讓他們展開鍛煉,這樣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積極性。教師應該精心設計跳繩比賽內容,并在比賽中填入一些趣味元素,從而調動他們的熱情,讓他們更好的參與到其中。例如,在具體舉辦比賽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跳繩的難度提高。如常規揮動繩子一次跳躍一次記錄1次積分,如揮動繩子兩次跳躍一次,記憶記錄為3分,若學生能夠利用手臂反向跳躍每次成功可以多記錄1分,比賽時間為2分鐘,每組選手為4個人,并安排其他學生對4名學生的跳躍情況進行記錄,這樣的比賽活動十分具有趣味性,它能夠調動學生們的參與熱情,同時讓調動他們的運動積極性。另外,這種豐富的比賽活動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因為不同的動作會運用更多的手臂力量,同時還能改善他們的身體協調性,以此促進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基礎,促進他們不斷成長。
綜上所述,在當前素質的教育理念下不僅需要重視學生的智力教育,還需要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體育作為小學階段的教學的重點,應該重視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以此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花樣跳繩作為當前比較流行的體育項目,它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體育教師應該重視其內容,并將其有效融入體育教學之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以此調動學生的運動積極性,讓他們感受到體育帶來的快樂,以此促進他們全面發展,為他們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老隆鎮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