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珂
1 前言
近年來我國高校學生體質健康問題日益嚴重,《2020中國大學生健康調查報告》數據顯示:23%的高校大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沒有如期實施;30%的中國留學生主觀上認為自己的體育鍛煉健康成績不能完全達標;將近三成的大學生在校期間都胖了5斤以上且存在著多方面體質健康問題。體育鍛煉活動作為一種增強和改善學生身心素質,促進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一種重要手段,其空閑時間體育鍛煉的狀況及影響因素值得探索。以民生學院為例,對高校學生的空閑時間體育鍛煉情況進行研究,了解高校學生空閑時間體育鍛煉基本情況,發現影響學生空閑時間體育鍛煉的因素并提出相關建議,促進高校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增長體質健康。
2 研究對象與工作方法
2.1 研究對象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全體學生空閑時間體育鍛煉現狀及影響因素為研究對象,以河南大學民生學院為例,在八個學院中隨機抽取200名各年級各專業學生為調查對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對中國知網,維普等多家網站進行搜索和人工檢查空閑時間內的運動和身體健康鍛煉相關資料進行了搜索,為本文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2.2.2 問卷調查法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設計了一份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各年級各專業學生空閑時間體育鍛煉現狀及影響因素的問卷調查。參與這次調查的學校共有200名在校學生,其中女性有117名,占58.5%;其中以男性為83人,約占41.5%。本次問卷調查內容較為詳細,問卷題目經多次修改試驗后發出,經過專家效度分析與重測信度調查后再大規模發放,調查結果較為準確。
2.2.3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獲得的有效數據用Excel、SPSS軟件分析統計,完成簡單描述性統計分析。
3 結果與分析
3.1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學生空閑時間體育鍛煉
學生空閑時間體育鍛煉比例較高,可見學生空閑時間體育鍛煉的意識比較強,但鍛煉強度略弱達不到國家教育部所提出的每天一小時運動要求。我國學生所參加的體育鍛煉項目數量種類繁多,而且學生們所參加的運動項目主要是為了增強自己的體質。高校的體育鍛煉對于學生的體質健康影響較為直接,是進一步提高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核心因素,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對學生體育鍛煉的參與程度。
3.1.1 學生空閑時間體育鍛煉的現狀
學生在空閑時間最喜歡上網,其次是睡覺,體育鍛煉排在第三位。從數據的比重來看,體育鍛煉也是高校學生在空閑時間的一種生活方式,體育鍛煉的習慣和空閑時間睡覺情況基本一致,可見空閑時間體育鍛煉已經成為學生當前生活的一部分。
3.1.2 學生對空閑時間體育鍛煉動機
放松身心,改善疲憊占44%;體測達標為45.5%;增強體質所占比例為54%,是所有動機因素中最高,可見絕大多數學生體育鍛煉的動機是增強體質健康。這說明該校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認識比較高,希望自己通過體育鍛煉來達到增強體質,但還有大部分的學生是為了自己的體測達標,這就有些違背了體育鍛煉的最初目的,對此我們應該正確的認識體育鍛煉的目的,并有計劃的進行合理健康的體育鍛煉。
3.1.3 學生每周鍛煉次數和時間的現狀分析
在我國體育人口當中,大學生是一個主要群體。大學生的各項體育鍛煉標準分別確定為“每周體育鍛煉頻率分別為三次及三次以上,每次體育鍛煉時間為三十分鐘及以上”,民生學院在校學生中每周進行各項體育鍛煉的次數一般保持在3-5次,占16.5%;1-2次的人數占30.5%;每周除體育課外基本不運動,占34.5%;基本每天都在運動的學生占18.5%,說明該校學生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周鍛煉次數低于3次未能達到其鍛煉頻率的標準。每次鍛煉時間未達到30分鐘的學生占26%;其中不確定自己每次鍛煉時間的學生占20.5%。這一數據遠遠未達到國家教育部所提出的每日一小時運動要求。
3.1.4 學生參與項目情況分析
學生參與的體育項目種類較多,形式多樣。其中跑步占66%,球類運動約占67%,跳繩占32.5%等。學校在一定的程度上充分滿足了廣大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需求,并在其體育運動教學中特別開設了新興的體育活動項目,以便學生們自主進行學習,增加了學生們參與體育鍛煉的自覺性、主動性,促使他們能夠有選擇地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各種體育鍛煉中。
3.1.5 不同性別學生,對空閑時間體育鍛煉態度分析
男生對于體育鍛煉的態度集中在非常喜歡層面占42.17%;女生對于體育鍛煉持一般態度占49.57%。這可能是由于女生自身的生理因素,以至于大部分女生對于體育鍛煉抱有中立態度。體育鍛煉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助于我們的身體、心理健康,所以進行必要的體育鍛煉是非常重要的。
3.2 學生參與空閑時間體育鍛煉的影響因素
從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可以看到,主客觀因素影響著大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鍛煉,其中大多數學生都認為對自己的體育鍛煉產生影響最重要的就是主觀因素,這就說明他們沒有正確地認識到運動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體育鍛煉的意識淡薄未能培養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
3.2.1 主觀因素
(1)自我約束力差,自主鍛煉積極性低
66.5%的學生自我約束力差,無法堅持鍛煉;55.5%的學生因為怕累懶得動。現代生活方式的便利化及自身自主性差使大多數人不喜歡動,并且運動會消耗大量的體力,給身體帶來疲憊感,一部分人不喜歡這個感覺便直接在源頭否定,不去運動。同時由于體育課的運動量相比其它課程運動量較大,一些不喜歡運動的學生就厭煩上體育課,心里有抵觸情緒,從而也不會主動去進行體育鍛煉。
(2)體育鍛煉興趣缺失
23.5%的大學生沒有了體育興趣,對于運動興趣的過度缺失,造成其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不高。興趣往往是我們大學生在從事學習實踐活動過程中的重要精神和心理因素,古今中外的教育專業人士都很注重培養學習的興趣,興味不是與生俱來的,而且需要依靠培養。良好的體育興趣可以促使大學生積極的參與體育鍛煉,是推動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動力。
(3)心理素質差,容易放棄
大部分學生空閑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由于目標具有階段性和相對可變性的特征,使得這個結果可能達不到自己預期,造成心理偏差感到失落從而放棄體育鍛煉。又或者會受外部語言或環境刺激,產生自卑從而放棄。
3.2.2 客觀因素
(1)學生鍛煉受時間因素影響
16.07%的學生認為自己雖然有時間但會受其它因素的影響不去鍛煉;6.89%的學生是因為學業繁忙,沒有閑暇時間去運動;5.02%的學生認為學習壓力過大,沒有過剩的精力去運動。大部分的高校學生雖然已經有了空閑運動業余時間卻又不甘心去努力做業余體育休閑活動,歸根結底的還是因為業余體育鍛煉沒有逐漸發展成為我們的廣大學生如何利用業余空閑運動時間熱身進行業余體育鍛煉的唯一首選,在這個消費電子和移動互聯網迅速發展普及蓬勃發展的工業現代化和信息化網絡社會下的時代,學生更多地還是傾向于將自己密切地活動封閉在一定的現場和實際活動空間內,諸如只是上網或者說只是打游戲。
(2)學生鍛煉受場地、技術、方法等影響
學校人數較多鍛煉場地、器材有限,許多學生沒有合適的場地、器材進行鍛煉。同時學生獲取運動技能的滿意度會直接影響他們參與到實際體育鍛煉活動的程度,部分學生認為自己技術水平和鍛煉方法不行,會影響自己的鍛煉的效果,索性就不再參與體育鍛煉。
(3)天氣狀況,不確定因素影響
天氣炎熱,寒冷等會給鍛煉造成一定的困難,而且霧霾天氣并不適合進行戶外運動,容易對呼吸道造成一定的損傷,這就違背了鍛煉的初衷。同時女生在生理期時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不適,這就使得自己無法進行鍛煉;在生活中學生可能會受傷,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不便,也沒有辦法去進行鍛煉。
(4)身體素質差無法鍛煉
部分學生身體較弱,如跑步跑一兩圈就上氣不接下氣,身體出現種種不良反應,或者害怕自己會受傷,索性不參加體育鍛煉。
4 促進高校學生空閑時間體育鍛煉發展對策
4.1 開辦特色課程,吸引學生參與
學校可依據自身情況開辦特色課程,在培養學生多方面運動技能的同時又能達到體育鍛煉的效果。例如我校開展游泳課程,在教會學生簡單游泳技能的同時又吸引大多數學生參與其中,為體育鍛煉提供更多的途徑。
4.2 需要增加場地器材投入,為學生提供技術指導
設施不完善,運動設備不配套是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體育鍛煉的設施與器材與運動場地的缺失,使得大部分學生不能開展他們自己真正喜歡的運動與體育鍛煉活動項目,從而極大地減弱了對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注意力與興趣,加大場地保護器材投放,打造良好的體育鍛煉環境。高校若沒有足夠的師資為學生提供科學鍛煉指導的情況下,可以組織成立一個體育指導協會,培訓一部分學生做體育指導員,在他們的課余時間為同學們的自主鍛煉提供指導。
4.3 需要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習慣
部分學生缺乏體育鍛煉興趣,體育鍛煉意識薄弱,自主性差未能重視體育鍛煉的效果,不能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們在上體育課時,充分激發學生們進行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引導和鼓勵每個學生們主動參與自己的體育運動,培養他們對于體育鍛煉的熱情和興趣,確保每個學生都積極地主動參與投入到自己的體育活動當中,使得學生們真正感受到了體育活動和自己的體育鍛煉興趣,使得學生們在空閑時間里培養形成一個主動參與自己空閑時間的體育鍛煉。
4.4 需要在空閑時間開展各類體育活動
學校內的各級體育活動賽事是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這些大大小小的賽事能夠有效地對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產生驅動作用。加強學校體育組織活動的能力增加體育活動,學校,社團等積極開展有關體育活動。例如各種趣味性的運動,提高了學生對于體育的參與程度以及對于運動訓練的熱情,逐步培養了個人的體育興趣和習慣,促使我們的學生培養和形成終身體育的含義和意思,終身體育也能夠有效促使我們的學生在校期間進一步增強了體育意識,積極主動地開展體育活動,增強了體質,培養了健身的能力、興趣和習慣,為終身體育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為順利完成各項學習任務而言,是人們的心理保障。
(作者單位:河南開封科技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