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芳
摘要:現如今,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教育已經成為了主要趨勢,是教育現代化改革的重點。尤其是對于高職院校教育來說,因為高職學生都已經能夠熟練地運用互聯網技術,對互聯網教學資源的應用也不陌生,這為現代化數字資源教學的開展奠定了基礎。而在機械測量技術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因為教學方式具有很強的理論性,這就使得教學內容過于抽象,難以提高教學效率。而在數字資源的幫助之下,教師可以將抽象的教學內容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并利用數字資源的整合和數字平臺的開發體現教學的實踐性,在理實一體化教學中提高其專業水平。
關鍵詞:高職教學;機械測量;數字化資源
隨著現如今計算機技術發展的越來越迅速,互聯網技術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正是計算機互聯技術的不斷發展,推動了教育進步,為實現教育現代化提供了堅實基礎。在高職機械測量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基于互聯網技術對數字資源進行開發與整合,既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延伸教學實踐,也能夠將優秀的課程設計延伸到學生的生活當中,使其在生活中學習,體現教學的滲透性。因此,在高職機械測量技術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立足于課程教學,加強課程中數字化資源的開發與整合,在實踐延伸中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理念,在針對性教學中保障每位學生專業水平的提高。
一、著重于數字化教學平臺開發,開展立體數字教學
數字化平臺的建設是以網絡教學開展為基礎的,作為“平臺”,應該發揮教學課程集中反應這一特點,以此將其打造成集成、開放的教學系統。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數字化平臺的建設不再是教學方式、教學理念、教學內容的整合,而是更加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從教學的碎片化、滲透性出發開展立體式的教學活動。因此,在高職機械測量技術教學中,教師也需要從師生互動的數字化教學平臺出發,以課堂教學為基準點,將其延伸到學生的生活實踐中,進而做好數字平臺立體化教學的建設。
在教學平臺的設計上,教師要從對課程的掌握出發,以學生的學習進度為重要依據開展教學。以清華大學的“雨課堂”教學為例,可以將教學平臺設計為六大模塊,分別為“課前預習、課上檢測、師生互動、課后作業、數據分析以及重點教學”。通過六大模塊的創設將課堂教學分成課前、課上、課后三個階段,將教學貫穿于學生的始終。之后,教師著手構建一個具有多樣性和豐富性數字資源的教學平臺。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上傳復習資料和考試中出現的錯題,幫助學生進行重點復習和學習反思。最后,教師要著重于視頻資源的上傳,這其中包括教學視頻、重點難題解析視頻等。通過這樣的方式開展數字教學平臺建設,豐富教學資源,在課前、課上、課后開展立體的數字教學。
二、著重于數字資源內容的創新,開展3D虛擬教學
機械測量技術課程的開展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思維要求較高,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教學效率的提高。但是通過數字資源的綜合利用能夠將理論且具體的教學內容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學生,既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印象,又提高教學效率。而在傳統教學中,很大一部分高職教師會通過零件、木質模型以及PPT資源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在零件和木質模型有限的情況下,PPT的2D特點也限制了教學直觀性的發展,使得教學處于一個硬件條件限制直觀發展的階段。而現如今,3D數字資源的應用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因此,在現代化數字平臺建設的基礎之下,教師要著手于數字資源內容的創新,以3D為基礎,開展虛擬教學,實現教學內容的直觀性,提高教學有效性。
利用數字資源開展3D虛擬教學,不僅能夠減少教學成本,而且還可以由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自主地制造所需要的3D立體模型,進而適應不同的教學內容。例如在教學中教學模型或者是木質模型有限,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3D模型來構建機械零件,并且通過3D動畫的形式直觀地展示這些零部件的結構、鑄造規則以及制作原理等。并且要將已完成好的3D模型上傳到數字平臺的數據庫當中,以完善教學資源,從幾何、組合以及立體裝配三個方面建立完整的3D資源庫。最后,教師還要利用3D虛擬現實技術,讓學生進行虛擬實踐,使其在電子模擬的實踐中提高專業技能。
三、著重于數字化的針對性教學,豐富數字教學手段
在高職機械技術測量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面對的是幾十名學生,但是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確實根據整個班級學生所設計的,就導致了教學中“吃不飽和吃不了”現象的產生。最為直觀地體現就是在教學中,部分學生會出現因測量工序模糊和測量工藝操作不夠標準的現象。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采用多種數字資源教學手段,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保障學生成長的全面性。
要想更好地體現數字化平臺建設的針對性,教師就要利用數字教學手段針對不同的學生開展教學。例如在教學中,部分學生不能夠做好課后復習,此時教師就要利用數字化平臺的師生互動方式指導學生復習,對課程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進行解析,進而加深其對學習內容的印象。除此之外,在教學中部分學生容易思維定勢,此時教師就可以通過線上小組合作與討論,然后針對任務內容進行合作學習的方式彌補學生思維創新能力不足這一短板,使其在相互交流與探討的過程中發展思維。
綜上所述,字資源的不斷開發與整合,為機械測量技術教學指明了新的創新方向。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從數字化平臺的開發入手,著重于數字資源內容的創新,通過3D虛擬現實技術加強教學實踐,最后再利用豐富教學手段開展針對性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從多個維度整合數字化資源,在對數字化資源的不斷開發中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梅芳.高職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問題與對策研究[J].通訊世界,2017(15).
[2]徐萌.數字化教學資源應用與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000(0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