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低年級小學生正處于觀察、模仿、好奇心重的成長階段,借助語文課程對小學生進行傳統美德的滲透式教學,能幫助學生從小樹立熱愛祖國,助人為樂,團結友善等精神、品德,進而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融入傳統美德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3-219
引言
基于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跟緊時代發展的腳步。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著重培養小學生的道德素養,促使他們形成正確的三觀。基于此,教師要把多樣的德育教育內容引入到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活動中,并立足于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完善課堂教學模式,保證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增強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效果,為小學生健康成長與發展夯實基礎。
一、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美德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幫助低年級學生形成良好的美德觀念
低年級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均成長于科技、經濟迅速變化發展的時期,習慣于備受寵愛的狀態,盡管小學生對于新鮮的科技事物會有更多的包容性,但就社會關系、人際關系而言,還沒有形成獨有的價值觀念,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潛移默化融入傳統美德的教育,可以提升低年級學生對社會關系中人們的精神、道德的認知,在學習語文基礎技能時逐漸形成良好的美德觀念。
(二)促使低年級學生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美德的教育,不僅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生字、古詩文等,還有利于小學生建立道德、價值觀體系。“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小學生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關鍵,是國家未來人才的根源,我們要從小灌輸正確的傳統美德思想,促進中國傳統美德得以傳承。
二、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美德教育的策略
(一)立足于文章插圖,實施德育教育
因為小學生年紀較小,他們的思維方式與成年人有所不同,他們形象思維更重,因此,在編制教材時就與學生該特點有機結合,在文章內插入了很多圖片,文章內所含有的插入均是結合文本內容合理設計的,其中還有十分豐富的德育素材。在常規教學中,教師應進一步引導學生觀察語文課本內的插圖,充分發散自身思維,進而融入德育教育。例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媽媽”時,在該篇文章內就有一副小蝌蚪找媽媽的插圖,在講述完該篇文章的基本內容以后,就要引導學生細致觀察文本插圖內的小蝌蚪形態,引導學生產婦發揮自身想象能力,想一想為什么小蝌蚪一直都找不到自己的媽媽?小蝌蚪是出于什么原因要找媽媽?體會小蝌蚪想要找到媽媽的迫切心理,進一步感受親情的可貴。
(二)抓住低年級語文教材內容中傳統美德教育素材
教師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傳統美德因素,有效的融入理論知識的教育中,讓低年級小學生不僅能獲得知識技能如學會拼音、朗讀、識字、默寫等,還能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受到啟發,凈化小學生的心靈,讓小學生產生思考,擁有辨別意識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關于《aieiui》復韻母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小學生學會復韻母的讀音、用法,還要有效地結合教材內容融入傳統美德教育。帶領學生打開課本,看教材中“幾個小朋友圍坐在一起,聽老奶奶講故事”的圖片情景,并提問:“圖片里的小朋友聽故事都很認真,你們喜歡聽故事嗎?”引導低年級小學生說一說圖片的情景里有“桌子、小朋友、書本、老奶奶”,讀到老奶奶時指導“ai”的發音,小學生掌握“ai”復韻母發音之后,提問小學生:“看到老奶奶,有沒有想到自己的奶奶?除了愛奶奶之外,你還愛哪些人呢?”教師預設小學生表達欲強烈,可能會說“愛爸爸、愛媽媽、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等,在鍛煉“ai”的發音的同時,引發學生對于傳統美德的思考,提問學生:“如何向你說的人表達你的愛呢?”教師隨后展示一些“小朋友幫家長做家務、幫助同學、尊重教師”的視頻,啟發低年級小學生學習和模仿,并讓學生形成兩人小組,模擬表達。促進小學生學習掌握復韻母“ai”讀法和寫法的同時,獲得孝敬父母、尊重師長、熱愛勞動等傳統美德。
(三)立足于朗讀活動,開展德育教育
開展高效的語文朗讀活動,能夠幫助小學生提升理解能力,在常規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與文章內容有機結合,若學習的是感情豐富的文章,那么這便是很好的朗讀文本。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朗讀活動,通過不斷朗讀來使他們進一步體會我國文化的音律。且深刻感受文本所含有的思想及情感。例如在教授“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該篇文章有著極強的教育意義,學習雷鋒是所有學生都要學習的,因為雷鋒精神深入人心,在教授此篇文章時,由于此篇文章包含著十分豐厚的情感,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該篇文章進行充分朗讀,進而讓學生對雷鋒無私奉獻的精神進行學習,在常規生活當中保持著樂于助人的良好精神。這些均是我國比較典型的傳統美德,而學生在學習這篇文章時邊朗讀邊思考雷鋒叔叔的英雄事跡,如此他們便能形成十分深刻的認識,盡管雷鋒叔叔已經離我們而去,但是他的精神卻長存于世,我們應積極學習雷鋒精神,繼續弘揚雷鋒叔叔無私奉獻且樂于助人的良好精神。
結束語
綜上分析,若想實現小學生日后全面發展,加強學生道德品質培養十分重要。低年級小學生正處于接受系統性、正規性語文教育的階段,有效地融入傳統美德是素質教育的目標。通過深入挖掘課本德育素材、立足于文章插圖、朗讀教學滲透德育,來實現既定目標,提升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英哲.論中華傳統美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傳承策略[J].新課程(中),2019(12):220.
[2]朱清.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美德教育探討[J].小學生(下旬刊),2019(08):30.
[3]苗雙榮.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美德教育的研究[J].祖國,2018(0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