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先江
摘要:語文是小學的基礎學科,是用語言文字表達、理解思想的一種知識途徑。語文水平取決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運用能力及創作能力。而理解能力是語言的基礎,只有對語言深入理解,才能夠學會如何運用以及如何創新。基于此,以下對小學語文分級閱讀開展的策略及意義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分級閱讀;開展策略及意義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3-332
引言
閱讀對于學生這些素養和能力的培養起著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應樹立大語文觀,打通課內外,將課外閱讀納入課程,納入語文教學研究,實現課內外聯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質量。
一、關注閱讀體驗,激發“悅讀”興趣
閱讀的過程不僅僅是“解碼”和理解,更是“悅讀”的過程。目前的閱讀教學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學生缺乏閱讀體驗,具體表現為缺少閱讀思維、獨立閱讀的機會及閱讀的內部動力。筆者在一項分級閱讀調查研究中發現,有些學生進行閱讀是為了考試、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甚至是為了教師準備的獎品,這脫離了閱讀的本質。外部動機固然重要,但教師需要努力引導學生將外部動機轉化為內部動力,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知名作家及其代表作,為他們選擇適切的閱讀材料,開展各種讀書交流活動、閱讀比賽或閱讀分享活動等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回歸閱讀的本質,讓學生不僅閱讀,更要“悅讀”。
二、完善閱讀教學評價體系,推動教學質量的合理提升
從發展的角度分析,為了進一步實現階梯式發展閱讀質量的提升,教師應在教學工作的同時做好教學評價體系的建立與完善,以便依據學生表現合理實現對于教學要點的及時調查與修正。例如,在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小馬過河》一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教學評價工作的開展與落實,語文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表現有效對其課文閱讀理解情況進行合理的分析與評估,繼而依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實現對于教學方法的科學調整,以便為教學工作綜合水平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與保障。與此同時,對于學生而言,通過相關教學工作的落實,有利于幫助學生進一步實現對于相關教學內容的理解,對于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量身定做”,為學生推薦適切讀物
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還應深入了解學生閱讀素養的發展水平和思維發展特點,如他們適合讀什么書、這些書有沒有超出他們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他們是否對這些書感興趣、這些書是否對他們的學習與成長有幫助等。小學語文課本所提供的閱讀素材有限,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不能完全依賴課堂教學,還要為學生補充不同題材和體裁豐富的讀物,這些讀物要滿足學生的認知發展需求、適合他們的語言發展水平,使他們在開展分級閱讀的過程中逐漸掌握各種閱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在課外讀物的選擇上,教師可以結合不同學生的特點和教材內容、要求,給他們提出適當的閱讀建議,及時進行課外閱讀拓展,這樣更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
四、了解并重視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階段性因材施教
小學生的閱讀水平存在差異是正常且常見的。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基礎不同,閱讀的理解能力也不同。在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教學中,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教師應關注的一個重點。在幫助小學生養成閱讀習慣并不斷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方面,教師要首先了解小學生的閱讀現狀。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些書籍的理解難度很高,不適合剛入門的小學生閱讀。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指導教學之前,應該先了解清楚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并對此做出合理的安排,避免不良后果的產生。閱讀是一件長久的事情,是一個學生一生的伴侶,絕不能在最初讓學生對閱讀形成錯誤的認識和畏懼心理。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可以先與學生進行一個簡單的溝通,為了了解更加準確和詳細的信息,教師也可以與學生的家長聯系,進行相關問題的了解和溝通,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然后,在課堂上根據學生平時的閱讀情況以及性格特征推薦不同類型的書籍和不同閱讀難度的書籍。教師也可以將書籍難度畫好等級,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水平自行選擇。在閱讀講解時,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淺入深出,讓學生慢慢體會文章的奧妙。
五、做好先進教育理念引入,發揮學生群體的教學價值
在階梯式發展閱讀教學工作中,為了進一步實現教學質量的優化,教師應積極做好對于教育理念的調整,以便充分認清學生群體的教學價值,從而合理實現師生交流互動的設計,繼而為生本課堂的合理開展提供助力。例如,在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黃山奇石》一課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教育理念的合理轉變,語文教師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自主閱讀。在此期間,通過相關問題的設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文章內容、結構、修辭手法等角度進行合理探索,從而幫助學生實現對于文章的合理理解,以便引導其實現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與優化。
結束語
分級閱讀是學生發展的需求,也是創新的閱讀模式。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給予學生科學的方法指導,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條件,使學生的閱讀素養和閱讀思維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參考文獻
[1]高維偉,劉本紅.小學語文梯式分級閱讀教學研究[J].新課程,2020(48):79.
[2]駱文俊.基于互聯網環境下的小學語文分級閱讀方法分析[J].課外語文,2020(18):98-99.
[3]張蓉暉,梁海穎.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分級閱讀策略[J].教育信息技術,2018(11):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