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寰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10日的全國教育大會中明確提出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略,所以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學生如何全面發展成為社會和輿論關注的文體,然而僅僅依靠學校教育難以實現此目標。青少年的發展要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所以必須引入校外“素質拓展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和延伸。適當開展戶外素質拓展可以增進青少年身心健康、培養積極向上的意志品質,不斷突破自身發展。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青少年出現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導向問題引發諸多家長關注,特別是男孩子缺乏“陽剛之氣”,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不得不出臺相應的應對政策。孩子害怕面對挫折、對自然缺乏主觀能動性的探索、不敢突破極限尋求創新成為阻礙“全面發展”的因素。
1 青少年戶外素質拓展教育面臨的機遇
從項目風險管理角度來說,面向青少年的戶外素質拓展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其一便是教育內容的不確定性,其二是教育保障的不確定性,其三是教育成果的不確定性。當前的戶外教育培訓行業競爭激烈,低價競爭、惡意競爭狀態普遍。
從機遇層面分析:一是戶外素質拓展培訓質量要保證戶外教育培訓機構的可靠性和質量。當前國家政策的優勢和社會環境的優勢會引導家長將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投入到青少年發站中來,這就要求所有的培訓機構要首先規范自身的經營管理理念和工作流程,制定出統一的行業規范和自身特色,在尋求發展的過程中突破創新,引入“社會體育指導”理念,聘請優秀的戶外體育指導員和管理者,對經營和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是要拓展生存空間。從戶外培訓機構發展的角度來看,要想教育項目生存空間,必須增加核心競爭力,從來源渠道就要進行資源整合,向外延伸產業邊界。簡單說,就是爭取校內校外的聯合與融合,從項目運營的各個環節入手,如:課題共建環節、校企合作環節、課程推廣環節等入手,與各類中小學校和政府部門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打造利益共同體。在保障共同體的同時也要學會做好校內工作。
三是整合優勢資源。這就要求政府管理者利用好資源管理優勢,成立工作專班和工作小組,整合優勢企業,舉辦具有地方民俗體育特色的戶外體育活動。在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時,與出版集團、文創公司合作,研發具有地區特色的文創產品和紀念品,從精神、物質、體驗三個層面增強該地區青少年對思想道德教育和模范典型人物的印象,從小培養優秀的價值觀。
2 青少年戶外素質拓展教育面臨的挑戰
戶外素質拓展要首先應對好自然資源風險。戶外素質拓展大多在戶外進行,天氣和地形因素將會影響青少年在實際拓展中的效果,特別是溫度寒冷和大風天氣將增加青少年患病的可能性,這就要求管理者對當地氣候和環境有充分的了解。其次是項目管理風險,作為新時代新興的行業,缺乏專業人士的運作和管理也會給實際的操作帶來不便,部分從業人員缺乏專業訓練,一旦出現負面新聞并受到關注將會引起一定的社會反響。最后是市場宣傳風險和大眾接受程度風險,一般來說,戶外素質拓展活動將占用大量的土地資源,經營者大多選擇在偏遠的郊區或者地租將對較低的地區,這給宣傳和交通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特別是許多家長對于長時間驅車并花費資金后如何取得回報產生質疑。
3 新時代青少年戶外素質拓展項目發展建議
在新時代,我們要堅持不懈走創新型戶外素質教育發展戰略。將業務定位在中小學學生與其家長上,促進認知、習慣、思維、人文精神和規劃意識發展上來,以體驗的形式為主,孩子們扮演職業角色參與實踐活動,通過行動感受和思考反饋,了解此活動對應職業的形象、價值、能力等特質,探知自己的職業興趣,促進生涯規劃意識的形成。
一是要搭建專業化的機構體系。政府引監管機構經營行為,為良性合作奠定基礎;定期組織培訓、組建信息互換平臺,降低風險。
二是購買商業保險。青少年素質教育經營項目以戶外活動為基礎,對自然環境依賴性強,戶外活動的風險較大,隨時可能發生危險,因此可通過購買戶外商業保險進行風險轉移,保障青少年生命安全。
三是加強項目組織管理。戶外素質拓展機構組織者要招聘專門具有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格的員工,定期組織培訓,確保活動質量的同時規范組織管理行為。
四是擴大宣傳規模和途徑,利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率先突破教育機構和中小學,形成口碑相傳打開市場。在宣傳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對體驗者的回訪和關注,定期了解青少年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并做好針對性的培訓和疏導。
(作者單位:青島科技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