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
摘要:隨著人們經濟收入的不斷上升,婦產科感染問題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手術室感染、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婦產科發生感染現象最多的因素,因此對婦產科感染因素進行分析、提出合理的護理措施異常重要,是保證醫院順利運行的有效舉措。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感染問題
最近幾年,我國醫療技術快速更新,醫源性感染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防治醫源性感染當前已經成為擺在全體醫護人員面前的主要任務,只有準確控制醫源性感染,將觸發感染的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內才能有效保障醫護人員安全[1]。我國各級醫院當前依然存在著一定數量的醫患矛盾與護患糾紛,婦產科醫源性感染在其中占有不可低估的比重,一旦婦產科出現醫源性感染則會導致孕婦或新生兒出現各種危急癥狀,甚至制約孕產婦或新生兒的生命安全[2]。有效應對醫源性感染,做好針對性護理工作,才能將感染人數降到最低,同時有利于幫助廣大患者節省治療費用、使其免受各種病痛的侵襲。本文主要研究了婦產科護理中的感染問題,希望對婦產科防治感染有所幫助。
一、婦產科發生感染的各類原因
(一)手術原因
婦產科手術同樣離不開各種醫療器械與手術方法的應用,而上述二類因素則是引發手術感染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由于婦產科手術引發的感染原因包括:手術中使用的醫療器械沒有及時消毒,或者使用的消毒液濃度不足、消毒時間不合理等;參與手術的醫護人員術前沒有嚴格依據洗手規范清潔雙手;由于醫護人員專業技術不熟練、手術中出現意想不到的情況等導致手術時間延長等。在上述各種因素的影響下,為出現細菌感染、增大感染面積提供了可能[3]。
(二)呼吸道感染
婦產科存在一定數量的呼吸道手術,呼吸道手術必須要提前進行麻醉、行氣管插管術等各種準備工作,這些因素極易導致病人出現呼吸道感染并發癥,勿庸質疑,呼吸道感染是呼吸道手術過程中極易出現的并發癥。在氣管插管的作用下,呼吸道黏膜遭受一定的損傷,其原有的過濾空氣功能顯著下降,在人員眾多、空氣質量難以保障的情況下,病人極易出現呼吸道感染。
(三)泌尿道感染
婦產科患者行剖腹產手術后必須要絕對臥床休息一段時間,留置導尿管是此類手術的必要措施,而留置導尿管不但會使病人遭受身體上的痛苦,而且在導尿管反復進出、護理人員插管技術欠熟練的情況下,導尿管還會傷及病人的尿道黏膜,為尿道感染創造了機會,感染細菌還會沿著尿道向上蔓延,進一步引發整體泌尿系統出現感染[4]。
二、婦產科感染的護理措施
(一)應對手術感染的措施
手術室使用的醫療器械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消毒,要求手術室護理人員在每天規定時間內嚴格依據醫院制訂的消毒程序對醫療器械進行消毒,不但有利于創建清潔穩定的醫療環境,而且也可以有效杜絕醫院醫療感染問題的發生。婦產科手術前,要求醫護人員還需嚴格依據消毒程度對使用的器械進行徹底消毒,這一環節體現了醫護人員高度重視病人需求的精神,同時也是將醫源性感染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的有效舉措。
(二)應對呼吸道感染的措施
婦產科病人所在的病房要在規定時間內打開窗戶,每天要定時更換室內空氣,有利于防止病房內空氣污染,而且護理人員要保證每天為病房更換空氣2-3次,每次開窗時間要超過半小時,同時還需關注病房內的溫度,病房內溫度不得低于25度,為病人創建安全穩定的治療氛圍。遇有病人親屬前來探視時,護理人員需要提前對其親屬進行消毒,然后才允許其進入病房,而且要嚴格控制進入病房的探視人數,每一名患者每次只能允許最多二名親屬探視。在住院過程中,護理人員還需叮囑病人每天定時更換衣褲,病人換下的衣褲要及時送到消毒處進行清洗與消毒。護理人員還需嚴格依據醫院制訂的消毒程序,每天在規定時間內對病房、手術室進行消毒,要保證消毒液的噴灑覆蓋全部區域,針對不同的醫院區域應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如洗澡間、換藥室等使用紫外線進行照射消毒,病房地面則通過噴灑消毒液進行消毒等[5]。
(三)應對泌尿道感染的措施
引發婦產科病人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菌包括大腸埃希菌與腸球菌,一般情況下,人類腸道中均存在一定數量的上述二種病菌,但不會引發感染問題,只有在特殊條件下,其菌群濃度遠遠超過了規定范圍才能引發感染問題,因此人們習慣稱之為條件致病菌。依據上述二種病菌的特點可以應用下面這些方法進行應對,防止泌尿道感染問題的出現:第一,病人住院過程中,要盡量不做陰道檢查與肛診檢查。第二,產婦分娩前,必須要對本身患有的細菌性陰道炎進行治療。第三,為了防止發生感染并發癥,針對采取剖腹產手術、胎膜早破、分娩時間過長等病人要及時使用數量合理的抗生素。第四,每天定時清理病人陰部,保證病人陰部干燥清潔。第五,醫護人員必須要對婦產科病人采取侵入性操作時,務必要在無菌狀態下進行。第六,病人接受婦產科手術后,要及時補充營養,提高身體免疫力,同時嚴格遵守醫生要求做好清潔工作。
三、結論
要想保證婦產科病人提前出院,加快身體康復速度,務必要高度關注護理過程中的感染問題。婦產科是引發感染現象較多的科室,對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要求較高,開展專業培訓異常重要。總之,婦產科只有致力于提高護理質量,才能有效減少醫源性感染,杜絕醫患矛盾與護患糾紛,本文主要研究了婦產科護理與感染問題的關系,認為醫院有關部門高度重視感染問題、提高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等是有效減少感染現象的主要措施。
參考文獻:
[1]盛方明,田金麗.妊娠期生殖器感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20(29)
[2]孫翠萍.婦產科護理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J]. 黑龍江科學. 2020(16)
[3]傅海珍.規范圍產期保健管理 提高產科護理質量[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20(15)
[4]耿珍.無縫隙護理管理對婦科院內感染的預防效果分析[J].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0(17)
[5]周欣峰.基層醫療機構婦產科感染的危險因素與管理措施[J]. 中醫藥管理雜志. 2020(10)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陜西西安?7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