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燁林
摘要:肩周炎在我國是一種常見于中老年群體中的疾病,患者年齡多為55歲以上,且女性發病率高于男性,在臨床上肩周炎表現為肩關節疼痛以及肩關節活動范圍有限,不僅如此,患者肩關節疼痛在夜晚表現尤其明顯,影響到了患者的睡眠質量。當前關于肩周炎是如何形成的,尚未發現明確的致病機制,但在長期的研究中發現了肩周炎患者通常呈現盂肱關節囊增厚,伴有部分攣縮,部分患者可伴有關節囊周圍韌帶組織彌漫性炎癥及纖維化[1]。由于尚未明確肩周炎的發病機制,因此目前醫學界尚未研究出肩周炎的治愈方式,當前關于肩周炎的治療主要集中在緩解患者疼痛和擴大患者肩關節活動方面。
關鍵詞:肩周炎;運動治療;中醫治療;西醫治療
當前我國中醫和西醫均對肩周炎的治療方式開展了相關研究,西醫在治療肩周炎的過程中,主要采取口服藥物治療、輸液治療、手術治療以及物理因子治療等多種方式,而中醫對肩周炎的治療則主要有針灸治療、推拿治療、重要熏洗治療以及其他治療方式,不僅如此,中醫和西醫在研究過程中均認為針對肩周進行適度的運動有利于減輕肩周炎病癥癥狀,特別是在擴大肩周運動范圍方面患者堅持運動治療能夠取得較強的效果[2]。
一、現代西醫治療手段
(一)口服藥物治療
口服藥物治療是西醫在肩周炎治療過程中最常用的方式,目前已經被普遍應用于臨床肩周炎治療過程中,經過研究表明,肩周炎早期患者主要呈現出肩周疼痛的表現,此時給患者服用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能夠有效緩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感,使其肩周能夠正常活動[3]。
(二)注射治療
注射治療法在肩周炎的治療過程中主要是通過為患者的肩關節腔注射類固醇激素,并在注射完畢后配合肩關節功能鍛煉來進行。注射治療對于肩周炎早期患者能夠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不僅能夠緩解患者的疼痛,而且對于擴大患者肩關節的活動范圍也具有較強的效果。
(三)手術治療
當前針對肩周炎的手術治療有多種方式,包括:關節鏡下松解、神經阻斷術、關節囊擴張術等多手段
(四)物理因子治療
物理因子治療是指通過高頻電、激光、超聲波等方式作用于患者肩周部位,使得肩周部位在這些物理因子的作用下減輕疼痛。物理因子治療法在肩周炎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通常是與其他治療方式組合進行的,這樣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五)麻醉下手法松解
麻醉下手法松解是當前治療肩周炎較為有效的方式之一,具有較好的近期和遠期治療效果,但麻醉下手法松解在治療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風險,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骨折情況,因此在采用這一方法進行治療的過程中,醫師應該將治療風險告知患者,在與患者進行充分的溝通后再進行治療。麻醉下手法松解的主要治療過程如下:首先醫師需要對患者的肩關節進行局部的麻醉,操作者握住患肢肱骨近端,將患 肢肩關節進行充分前屈,利用肩胛骨對抗胸廓的力量松開關節 下方的粘連,然后通過體側外旋和外展 90°外旋將肩關節前方 松解和關節上方粘連,最后采用外展位內旋方式進行后方關節 囊粘連和松解[6]。
(六)小針刀松解法
小針刀松解法是指通過小針刀直接作用于患者肩周出現病變機理的部位,通過對這些部位進行松懈來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使組織粘連、水腫等情況得到充分的改善,進而達到緩解患者肩周炎癥狀的目的。
(七)開放手術治療
在臨床中開放手術治療使用的次數和頻率較少,通常是在關節鏡下松解治療等方式失敗之后才會考慮,這主要是基于開放手術的創口面積較大,肩周炎患者后續恢復比較困難且時間 較長,除此之外還可能出現肌肉攣縮等后遺癥,因此在肩周炎臨床治療過程中較少使用這一方式。
二、傳統中醫治療手段
(一)針灸治療
針灸是中醫治療肩周炎最為有效的方式,通過針灸刺激肩周炎患者對應的穴位能夠促進肩周炎患者血液循環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作用。中醫認為不同的穴位對于患者的作用效果并不一致,因此在采用針灸方式治療肩周炎患者的過程中,不同的中醫研究者所使用的方式并不完全一致,向詩余等人選取肩髃、肩貞、肩前三穴,運用齊刺法治肩周炎,而肖紅玲等選取健側陽陵泉,配合患側對應經脈的滎穴或輸穴治療肩周炎,盡管兩者使用針灸的穴位并不完全一致,但在治療肩周炎的實踐過程中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除了傳統的針灸方式之外,部分中醫研究者開創性地提出了電針持續刺激法、耳針、火針等治療肩周炎的針灸方式。
(二)推拿治療
推拿也是緩解患者肩周炎疼痛的有效方式,通過在患者肩周附近進行推拿能夠有效促進肩周血液循環,加速對滲出液的吸收,幫助患者疏通經脈,緩解疼痛。例如:封迎帥在治療肩周炎的過程中,通過在患者肩外側和肩前部實施由輕漸重滾揉法,并按壓肩甲、肩髎、肩髃,同時配合牽、抖手法,使患者周圍的肌肉和相關組織得以放松,減輕肩周炎患者的疼痛感。
(三)中藥熏蒸汽治療
中藥熏蒸治療是指,將相關的中藥處方熬成藥湯,并將熬成的藥湯趁熱作用到患者的病痛位置,通過“藥力”和“熱力”的雙重作用幫助患者祛風濕、緩病痛。中藥熏蒸治療的過程具體如下:首先需要將調配好的中藥藥包放置在熏蒸機中,然后將熏蒸機內注滿水,并將溫度調節到45-60℃,然后調整熏蒸機的位置,將熏蒸機的噴頭對準患者肩關節并打開,熏蒸時間需要持續20—30分鐘左右,由于進行熏蒸的溫度較高,直接熏蒸機噴頭直接接觸患者可能會導致患者燙傷,因此在進行操作之前,需要用布將患者肩關節包裹起來,形成保護。
三、總結
當前關于肩周炎的治療中醫和西醫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能夠幫助患者有效緩解病癥,但是由于對肩周炎發病機制尚未研究成果,當前鮮少有手段能夠治愈肩周炎,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集中更多的科研力量研究肩周炎的發病機制,以求從發病機制入手找到治愈肩周炎的治療方式,除此之外,在肩周炎的臨床研究中還可以將中醫治療和西醫治療有機結合起來,找尋治療肩周炎更為有效的組合方案。
參考文獻:
[1]方漢軍,林新曉,陳思,蔡靜怡,曲曉勇,董永麗,劉育成.肩周炎的中醫治療研究進展[J].現代中醫臨床,2017,v.2401:41-44.
[2]劉西紡,王瑾,楊民毅,宋依芯,姜媛,梁東升,趙聰喆,韓為華.物理療法、手法和針灸治療肩周炎優選方案的正交設計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8,v.15;No.49436:62-66.
[3]陳慕遠,蒲沁沁,劉申易,蔣再軼.不同刺激方法治療肩周炎療效比較[J].中國針灸,2013,v.33;No.29302:109-112.
[4]王思遠,葛瑞東,郭京偉,李致衡,葛麗君,尹玨,楊淼.一種三維運動平臺對肩周炎臨床療效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4,v.2912:1146-1150.
(吉林醫藥學院?吉林吉林?1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