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榮里
這個世界是簡單又復雜的世界,說簡單,是走遍天下,自然界的一切,規律依然沒變;說復雜,不斷催生的新事物,在改變著人類的認知。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再到信息社會,人類在自我革命的征程上,不斷向世界發起挑戰。數據化時代的到來,又在改變著這個世界的一切。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只要你用心感受一下,數字每天都在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無論是網絡訂購,還是健康碼掃描;無論是通行卡識別,還是微信付款……數據化和人工智能,正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對企業而言,幾乎再原始的生意,都會遇到數據化的挑戰(如農民賣菜用微信收款);再不愿接觸現實生活的人,也會被數字記下生存的軌跡(如微信記錄、乘車記錄);再固執的企業,也會遇到大數據的挑戰。盡管各個企業所遇到的境況不同,但對大數據的感受早晚,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前途。年初參加中小企業協會舉辦的數據化論壇,聽專家們侃侃而談,對數據化時代的蝶變效應,感受很深。在這次會議上,巧遇數據化專家趙興鋒先生,他對企業數據化的認識見解獨到,認識深刻,從很多方面發出了振聾發聵之音。
初識趙興鋒先生,你就會被其濃郁的山東人風格所感染。真誠、直率,說話直抵問題的本質,對數據化的認識一針見血。即從技術層面,又從管理層面,也從企業家和員工層面,對數據化的推廣,做了多維解讀。會后,興鋒先生郵寄來他的大作《數字蝶變》,這本專門敘述企業數字化轉型之道的大作,讀來讓人耳目一新。
作者認為“技術紅利只屬于早期使用新技術并成功推動變革的企業(當然也包括個人)”;“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兩個‘勢’:一個是‘趨勢’,一個是‘優勢’”。針對市場上關于數字化轉型的書較少的實際,作者采用“總結法”和“推理法”并散點式討論法,為中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優秀的范本。這位從2012年開始就從事企業數據分析、挖掘和應用咨詢工作,2017年開始做企業大數據推廣,并于2017年開始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咨詢公司掌門人,他的經驗所著,不僅有理論的前瞻性,更有實踐上的可操作性。
也許是泰山腳下小山村出來工作的原因,少年時代農村生活的艱苦,練就了趙興鋒先生學習上的吃苦精神和善于鉆研的工作態度。大學的蹭課讓不僅豐富了他的學識,也從化學工程專業課程的學習中,觸類旁通,找到了日后自己科學工作的方法。從目標倒逼的方法中悟出了大數據之于企業管理的重要性設計。趙興峰先生認為“企業數字化轉型不是為了在未來贏得競爭的‘加分卡’,而是為了在未來獲得生存的‘入場券’”。“數字化可以幫助企業提升用戶體驗、優化業務流程、實現運營管控、為企業進化帶來一場‘范式性革命’”“利用數字化的技術解決方案能夠為企業節約大量的成本;企業在轉型時要有一定的專業性和前瞻性,要采用最新的技術和方法。有更寬闊的視野,了解更先進的解決方案。”作者認為“在這個數據技術快速創新應用的時代,企業必須加速擁抱數據技術,并且必須持續地跟進應用最新技術實現企業從經營方式、管理方式、商業模式到生產方式的徹底變革”。“擁抱數字化技術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或者是一個投資決定。而是一個重大的企業變革,對企業的整體經營和管理體系具有巨大影響,這個影響是不可逆的,一旦選擇就沒有倒退之路。”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堅定了數據化工具推廣應用的信心。作者進而說到“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種利用數字化技術,針對產品與服務、生產方式、管理方式或商業模式而進行徹底重構的顛覆性創新”,并聲明,這本著作提供的是方法而不是答案。每個使用方法的企業,通過信息加方法,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答案。指出本書為企業管理者提出了“思路、套路和出路。”
全書只有五章,但作者的邏輯層次清晰,敘述具有豐富老道的咨詢工作者的功底。在第一章企業為什么要進行數字化轉型的提問里,對企業順勢而為提出了層層遞進的分析框架,對數據化的實施提出了把握機會、洞察本質、謀局而定、高效管理,從而建立起數據時代管理的新模式,資源共享化,產品服務化,服務智能化,員工社會化,客戶員工化,公司平臺化是數據化追求之道,并提出了維度融合對三維企業的生態化建設做出了描述。
針對企業數字化轉型涉及的技術,作者在第二章里娓娓道來。提出數據的本質是智慧,要構建“感知—思考—響應—反饋優化”閉環。要用數據發現問題、規律、未來和規范(范式),并對企業發展離不開的七大數據技術(互聯網通信技術、物聯網技術、社交化技術,大數據分析和挖掘技術、區塊鏈技術、云計算技術、虛擬現實強化現實和數字孿生技術)進行了解讀,提出了數據化轉型構建了企業“跨界打劫”的新趨勢。
在第三章里,作者對轉型的方式與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對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四種方式(精益式、增強式、創新式、躍遷式)做了分析,提出了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的實力(資本決定速度、環境決定選擇、巨變行業求創新、穩定行業求突破性發展),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數字化轉型路徑的選擇一要看數據應用能力,二要看資本實力,針對企業現狀,提出了由外而內(從客戶和供應商關系入手)、由內而外(從生產、管理和決策入手)和內外兼修的三條路徑,并對相關案例進行了分析。
對企業經營的數字化升級則在第四章里進行了更加詳細的分析。從客戶體驗的數字化,到業務流程的數字化,再到市場洞悉的數字化,發展到運營管控數字化,最后過渡綜合到數據平臺系統化,構成了一個嚴密的經營運轉框架的數據化體系。
在第五章里,作者對企業管理的數字化升級提出了從模式、體系、架構的構建思路,提出了上下貫通,技術管理雙推動,既要利用式學習,又要探索式學習的創新管理模式數字化升級的新路徑,對平臺型組織和生態型組織做了分析。從而對構建數據運營新資產提出了四化(標簽化、指標化、可視化、模型化)要求。
全書可以看出作者對數據化的熟稔程度,敘述風格樸素易懂,可操作性強,即使一位對大數據相對陌生的讀者,也可以非常明白易懂大數據之道,作者在后記里,將自己寫此書的過程和自己的成長經歷聯系起來寫,給讀者花絮般的閱讀享受。如果作者對企業大數據推廣中的倫理與推廣難問題,做單獨闡釋,則會讓讀者感受到更多意趣。對急切知道企業大數據改革路徑的企業家而言,《數據蝶變》這本書,無疑值得認真閱讀一番!
(作者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教授級高級政工師,北京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師范大學MBA校外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