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改革使教師的教育任務不再以傳授知識為主,而是鼓勵學生在大閱讀課堂的參與中,使個性化閱讀更好幫助學生鍛煉思維意識,并通過情感的激發對文字材料進行整合,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助力學生健康成長。教師應在生本觀點的幫助下,根據小學生閱讀特點與心理需要對教育內容進行創新,更尊重學生價值觀點與閱讀需要的同時,保證教育工作的層次性、自主性與獨立性,鼓勵學生強化閱讀意識,利用課堂主體地位的體現提升學習效果,助力閱讀教育幫助學生學習質量得到快速增強。
關鍵詞:教育對策;身心發展;大閱讀課堂;生本教育思想
引言
生本教育是指教師所開設的教育工作,應更重視學生的情感需要與認知規律,在發揮其學習主動性的同時,為學生提供民主的學習環境,才能通過抽象思維意識的養成與學習主動性的激發,在把握學習節奏的同時完成學習任務。為了發揮大閱讀課堂的教育效果,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充分的學習空間,鼓勵其在閱讀意識的養成與學習積極性的發揮中,通過情感體驗的增加對課文內容進行探索,才能在富有趣味性的閱讀課堂中,使思維意識與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1生本課堂的開展意義
1.1尊重教育本質
生本課堂若想取得真正的教育價值,需要教師尊重學生學習規律與個性發展,維護其自主學習意識的同時,避免用僵化的教育思維對其學習活動進行桎梏,使學生學習潛能得到不斷挖掘的同時,通過創新精神的養成更好完成學習任務。所以生本課堂的開展,是尊重教育本質的主要體現,教師打破傳統語文課堂的禁錮,使學生在學習主動權的應用中,既可以按照自身的知識接受能力完成學習任務,又可以保證學習熱情的同時,體現素質教育的真正意義。這樣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平臺,也能養成樂于探究的學習習慣,避免被動學習環境影響自身主觀能動性,使充滿探究性、民主性的語文課堂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1.2激發自學意識
閱讀是增加情感體驗、提升思維意識以及認識世界規律的重要途徑。古語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明讀書可以很好幫助學生通過閱讀活動的參與增加知識儲備,為今后有序開展實踐活動打好基礎。傳統的語文課堂比較注重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所以教師很少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總是在緊張的授課節奏中將重點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無法使其在沉悶的環境下養成自學意識,導致教育實效性大打折扣,難以體現閱讀教育的探索性與趣味性。而生本課堂更需要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感進行尊重,不以灌輸理論知識為教育重點,而是激發學生自學意識的同時,通過主體地位的體現參與閱讀活動,并給予充足的討論空間,使學生能夠將閱讀體會積極的分享給教師與伙伴,保證自主學習意識得到快速增強的同時,使語文課堂發揮真正的教育價值,并為學生養成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良好習慣打下基礎。
2大閱讀課堂結合生本教育思想的主要路徑
2.1拓展閱讀材料
不同學生閱讀需要與知識接受能力有所差異,所以以教材課文為教學重點的大閱讀課堂,很容易使學生在單一的閱讀材料中,既無法通過思辨意識的鍛煉強化閱讀效果,也很難使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自主學習活動,使教育效果始終無法達到教師的要求。教師應在生本教育思想的助力下,選擇與小學生閱讀要求相貼合的材料進行對授課內容的拓展,使學生不光在大閱讀課堂中提升閱讀能力,也需要在自主參與閱讀活動中增加知識儲備,使有效的學習方法更好增強學生學習能力與探究積極性。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學習態度與興趣愛好,為學生推薦《論語》、《草房子》、《愛麗絲漫游仙境》、《海底兩萬里》、《城南舊事》等書籍,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課外閱讀任務,并做好閱讀筆記與讀后感的記錄。這樣很容易使學生在自主閱讀中,感受主動學習知識的快樂,也能積極發揮自身主體地位,在把握學習節奏的同時,不再以教師的教育思路完成學習任務,而是按照實際需要參與閱讀課堂,使明確的閱讀目標幫助學生既強化閱讀意識,又能體現生本教育思想的教學意義。
2.2增加寫作環節
有效的課堂教育工作,不僅需要學生學習基礎知識,還應該在應用中鍛煉自主學習意識,使學習效果在不斷提升中,幫助學生提升人文素質與閱讀意識。為了使大閱讀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保證,教師應改變陳舊的授課思想,通過生本教育觀點的引入,不再將教育重點放在鍛煉學生閱讀能力與分析意識中,而是通過寫環節的增加,用以讀促寫的方式使學生更加明確的對課文內容進行梳理,從而自覺養成主動學習意識的同時,在語文知識的靈活應用中提高學習效果。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時,需要在以生為本理念下,將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要求其按照中心思想與寫作邏輯性的分析,能夠通過創造意識的激發,對課文主題進行概括,并按照故事情節的發展方向進行續寫。這樣既能夠鍛煉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也使其更加認真的對課文中心語句與作者情感表達進行分析,才能保證創作出的續寫內容既與課文相呼應,又可以在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中,保證讀寫能力獲得提高。這種在以生為本理念下指導開展的大閱讀課堂,既體現出語文教育的應用性與基礎性,又給予學生發揮自主學習意識的平臺,使寓教于樂的大閱讀課堂,助力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得到快速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人文素質的養成與閱讀意識的增強,可以幫助學生在明確的閱讀目標下進行對語文知識的探索,并通過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在學習節奏的把握中使學習效果得到提升。教師應摒棄以自身為教學中心的授課思想,使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大閱讀課堂,更好營造充滿趣味性與民主性的教育環境,幫助學生發揮主體地位的同時,通過文本內容的分析提升閱讀效果,并保證學習任務的高效完成。這樣不僅可以使閱讀教育的基礎性與層次性得以體現,也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理念,使生本教育觀點助力閱讀課堂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茍曉華.生本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魅力中國,2018,(49):227.
[2]艾永學.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儷人:教師,2016,(003):17.
[3]裴慶大.生本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討[J].關愛明天,2015,(7):95-96.
[4]楊曉潔.生本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4,(3):7-7.
作者簡介:胡照霞(1969.03-)女,山東曹縣人,專科,學科教學: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