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娟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持續改革,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的教學需求。為了能有效的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必須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將互聯網+技術與傳統教學相結合,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本文針對高中階段互聯網+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進行了深入分析,旨在通過創新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階段;互聯網+;數學課堂
引言
現如今,信息技術已經在我國的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此,教師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這樣才能發揮互聯網+技術在高中數學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互聯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為此,本文對互聯網+技術在應用過程中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互聯網+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現狀及分析
(一)教學方法有待提升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教育行業也已經進入了信息技術時代,這對傳統教學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挑戰。新課改提出以后,高中階段的數學課程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教師也在不斷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但是課堂質量依舊得不到提升,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教學觀念并沒有得到改善。高中階段的很多數學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觀念,在課堂上始終選擇“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高中階段數學可能本身就比較枯燥,且邏輯性也很強,傳統的教學方法就會讓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長此以往,不僅會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受到限制,還會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在課堂上只能按照教師的思路學習,創新能力也會受到制約,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升
隨著信息技術時代的到來,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設備進入了高中階段的數學課堂。在傳統教學中,數學課堂并沒有過多的融入信息技術,教師在講課時都是通過板書和教材來開展教學活動,教學內容相對比較保守。然而,傳統的教學內容終將會被大環境淘汰,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求,學生更加喜歡新穎的教學模式。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師一般都是經驗非常豐富的教師,年級也比較大,對于新穎教學設備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差,但是學生的接受能力就比較強,而且在他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有各式各樣的終端設備,這與教師的傳統教學就會出現很大的偏離。因此,為了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教師也要學會與時俱進,將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這樣才保持和社會發展的一致性。[1]
二、互聯網+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的運用措施
(一)通過互聯網+技術構建交流平臺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們的生活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也為人們獲取信息增加了更多的渠道。為了能有效的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可以將傳統教學與互聯網+技術充分結合,摒棄傳統教學中的弊端,為學生構建了互聯網知識交流平臺,這樣就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和便捷性?;ヂ摼W上有很多交流平臺,例如微信平臺、貼吧、論壇等等,教師可以建立一個專門交流數學知識的平臺,讓學生全部都進入平臺中。每次開展新的教學內容時都會遇到一些重點或者是難點,教師就可以將這些知識發布到數學交流平臺中,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鞏固。于此同時,教師也可以在數學交流平臺中分享一些實用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料,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還能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另外教師也鼓勵學生將自己認為比較經典的習題或者學習資料發布到交流群中和同學進行討論,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2]
(二)通過互聯網+技術構建習題庫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每個個體之間也存在著一定差異。然而,傳統的教學方法都是一概而論,并不能照顧到每個同學的實際能力,導致學生在學習能力上出現了很大的差距。因此,教師就可以通過互聯網構建一個數學習題庫,根據教材的內容將不同難度的練習題全部收入到習題庫中,同時還要根據習題的難易程度進行歸納和整合,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進行系統性的練習,這樣才能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之上得到提升。
例如:教師在開展關于《二次函數》的教學活動之后,教師就可以根據班級中學生的實際能力將知識點根據難易程度進行分類,然后通過互聯網搜集一些與二次函數頂點或者對稱軸相關的練習題,同時要將這些習題進行整合,建立二次函數的習題庫。之后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在習題庫中找到對應自己的練習題,如果學生能夠順利做完與自己能力相對應的習題,還要嘗試提高一個難度等級的習題,這樣才能幫助他們加深對教材中知識點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結
總而言之,隨著高考的臨近,高中生的學習壓力日漸增加。為了能有效的提高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效率,教師要充分將教學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通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從而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還能促使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賈旭望.芻議互聯網+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融合策略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06):181.
[2]王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數學課堂創新性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3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