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濤
摘要:農村基礎設施主要服務于農業生產,與農村經濟發展之間形成良性協同關系。依托農村基礎設施的持續完善,為農業經濟增長提供優質的環境,以適應農村發展需求的變革。據此,本文結合農村發展背景及趨勢,探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業經濟增長間的關系,以理順農村可持續發展思路。
關鍵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經濟增長;關系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屬于民生工程,支撐著農村各領域的有序發展。如今,伴隨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踐,農村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擺脫了以往生產落后、保障不足、產業局限的窘境,極大提振了農村經濟發展活力,使農村發展進入全新的形態。據此,如何理解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業經濟增長的關系,已然成為當前的重要研究方向,尤其對農村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業經濟增長的關系
1.1 基礎設施建設提振農村經濟
傳統的農村經濟發展視閾下,受制于農村基礎條件、經濟體制等因素,農村豐富的產業資源無法得到挖掘,造成了極大的浪費和埋沒。而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開辟了農村經濟發展的新路徑,其中的重點在于突出農村發展的協調性,避免一條腿走路的問題。具體而言,農村交通、水利、公共設施等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基礎性保障,讓更多的外部資金、資源及人才,能夠向農村地區傾斜,突顯了農村基礎設施的功能,更盤活了農村產業發展渠道,為農民增收提供了保障[1]。
1.2 基礎設施建設服務于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是農民主要經濟來源,因此對于基礎設施建設具備較強依賴性。從農業生產的過程來看,無論是家庭耕種還是產業布局,均需要以完善的基礎設施為前提,只有這樣才能夠使農業生產創造效益,以完成由生產向銷售的銜接。一般而言,基礎設施建設涉及面廣,均圍繞農業生產而展開,包括農田水利、交通運輸及農產品市場等。在良好的基礎設施保障下,農業生產可以更加便捷,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降低運輸成本,控制市場市場風險等,基本保障了農業生產的穩定性和可拓展性,賦予農村經濟發展良好的基礎。
1.3 經濟增長助推基礎設施發展完善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屬于長期性、系統性工程,需要充足的資金予以保障。一般而言,如果農村地區經濟滯后,則勢必會反映出落后的基礎設施現狀,而如果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迅速,則基礎設施也將跟隨經濟發展步伐不斷革新,以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各項新需求。整體來看,農村經濟增長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屬于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任何一方的剝離和滯后,均會造成農村經濟發展的失衡,進而阻礙農村整體的發展和變革。由此可見,在農村經濟增長的前提下,必須要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根據農村經濟發展需求完善基礎設施布局,以更加穩定、持續、有效的保障功能,服務于農村經濟發展,助力農村產業的進步,最終實現農村生活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2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的互促策略
2.1 優化農村發展政策導向
政府是農村綜合發展的主導者,是農業經濟振興的引領者,是深化全面小康社會成果的統籌者。針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協調問題,必須要以解決“三農”問題為根本導向,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充分結合農村區域發展實際,統籌規劃和科學布局,將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模式,納入到政府的發展規劃之中。一方面,要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協調,積極吸引外部投資和內部補貼,加大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建設農村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環境,優化水利、交通、市場及公共文化服務保障功能;另一方面,要明確農村發展責任,嚴格落實各項優惠政策與規定,明確統籌管理責任與城鄉融合發展責任,保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增長處于協調狀態,營造農村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
2.2 完善農田水利設施保障
眾所周知,無論是農民生活還是農村產業發展,農田水利設施均屬于先決條件,必須予以重點關注和建設。我國農村地區地域廣闊,農產品類型豐富,自然條件優越,但這些均需要以完善的農田水利設施作為前提,通過高效、穩定的農田水利設施,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農業生產,帶動農村產業的布局和發展,確保各類農產品和農業服務有條不紊地。當前,我國已經逐步加緊農田水利建設布局,大力興修水利工程,有效保障了農業生產用水,使農村經濟資源得到開發和利用,進一步實現了產業振興、農民增收的目標。
2.3 重點加快公路設施建設
要致富,先修路。農村道路是人員、產品進出的關口,也是民生工程的核心所在。隨著產業興農、科技興農政策的提出,要求農村必須要加大交通路網的建設布局,打通農村與市場之間的連接通道,進一步夯實農業發展的基礎,保證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快速形成[2]。目前,我國農村道路正處于興建和改造升級階段,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享受到了政策紅利,也讓更多的綠色逐產業能夠進入市場,這些均源自于農村交通設施的完善。因此,在未來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交通工程仍然是重點內容,必須抓緊、抓實、抓好,打通農產品到市場之間的“最后一公里”,真正為農村經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開辟道路。
3 結語
綜上所述,根據農村基礎設施與農村經濟增長間的關系,在未來的農村全面發展中,必須要各有側重、協同發展,保持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序推進,確保農民生活與經濟收益穩步發展,從根本上解決長期困擾我國的“三農”問題,切實通過對農村資源的開發利用,使農業產業化、現代化落地生根,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
參考文獻:
[1]吳愛珍.試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業經濟增長的關系[J].農村實用技術,2019(9):8.
[2]王璐.試析農業基礎設施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的動態關系[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4(4):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