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亞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信息技術在各大領域嶄露頭角。《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積極搭建出信息化的學習平臺,完善資源開發形式,從而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本文以用網絡學習評價平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為主要基礎,簡要提出了利用學習資源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策略,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更加廣泛的教學參考。
關鍵詞:網絡學習評價平臺;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果
一、網絡學習評價平臺的有效價值
(一)網絡評價的必要性和保密性
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不斷提升,教育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在中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們都能夠實現與教師的單獨交流和溝通。通過網絡學習評價平臺,教師可以觀察到學生的階段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及時提供指導和學習上的幫助。另一方面,網絡評價具有保密性。對學生的評價要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切記偏心評價的同時,也要積極的鼓勵學生,而網絡評價的良好保密性能夠讓教師對每個學生的評價都是一對一的,并且達到了良好的隱性分層評價效果。
(二)網絡評價的公平性和競爭性
在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當中,操作題的評分標準是非常嚴謹的,不存在相對的可變性,因此對于許多基礎良好的學生而言,能夠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完成操作,就能夠得到相應的分數。但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這樣的操作題會讓學生感到非常困難,而網絡學習評價的公平性便能夠起到一定作用,降低學生的作弊幾率。在另一方面,要關注到的是網絡評價的競爭性。網絡具有非常強大的資源共享力度,并且交流和互動的方式非常的新穎,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當中,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開展定期的小組競爭活動。通過活動訓練的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例如開展學習大數據信息活動,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工合作學習。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及時地充當企業學習觀察者和記錄者的角色,將大數據所包含的知識內容向學生進行講解,以某一主題為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向,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學習資料,查閱和搜索大數據相關信息,并且要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給予每一個學生最標準的評價,這樣的競爭性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速度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并且達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效果。
二、利用學習資源開展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運用Python教學提升學習興趣
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是關鍵。在信息技術課堂當中,課程本身有一定的優勢,網絡化的教學環境能夠吸引學生關注學習內容。但在具體的實踐教學當中,也存在老舊教學內容無法吸引學生注意的問題,對此,建議教師可以運用合理的情景教學方式改善這一不良現象。例如在講解編程程序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探索編程課程的奧妙,鼓勵學生可以通過學習計算機相關知識的內容提升自身的編程能力,例如開展“Python”的活動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活動要求和素材,讓學生在處理文本和圖像的過程當中,做一些可行性較強的開發,并觀察記錄學生的活動情況,當學生遇到困難和問題時,鼓勵學生先自我思考,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鼓勵學生建立“錯題集”,集中復習知識
信息技術學習科目雖然不像其他教學科目般需要非常嚴格且定期的考試和抽查,但如果讓學生抓住信息技術學習的機會,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各項能力。其中可以體現在端正學習態度,尋找正確學習方法方面。與其他科目相同的是,信息技術學習科目的學習內容也并不是淺顯易懂的,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建立“錯題集”,引導學生將課堂學習過程當中所留下來的問題記錄在錯題集上,鼓勵學生在課下積極的思考并與他人進行討論和交流,交流過后,將討論的結果數寫在錯題集上,并在第二次的課堂中向教師發起提問。這是一個能夠培養學生自我思考、合作交流以及主動學習的良好過程。
(三)建立學習資源共享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學習資料
信息技術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對于許多軟件的學習和探索也并不是暫時的。因此學生學習和探索的過程當中,學習資源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學習資源共享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學習資料,教師可以發布相關的階段學習資源,為學生提供課前預習的素材。教師也可以在開始教學前在學習資源共享平臺上發布本堂課所需要討論的問題內容,鼓勵和邀請學生進行在線作答,集合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念讀學生的回答,并與學生們進行交流和互動。
(四)開展線上互動學習,培養師生良好情感
良好的師生情感關系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動力,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線上互動學習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可以在課余時間或假期中利用網絡學習評價平臺開展話題討論,就某一個學習話題教師和學生可以共同進行交流和探索,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平等交流,發表各自言論的機會。在與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并耐心等待學生的回答,尊重學生的觀點和看法,并與之進行交流和溝通。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通過開展線上網絡教學的方式培養師生良好情感關系,可以在線上教學當中為學生復習所學過的內容,預習即將要學習的知識,做好學生的觀察記錄者和學習道路的引路人。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網絡學習評價平臺,教師可以觀察到學生的階段學習情況,并根據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及時提供指導和學習上的幫助。因此教師要關注到網絡評價的必要性,公平性,競爭性和保密性等優勢,積極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通過創設一定的活動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活動要求和素材,并觀察記錄學生的活動情況,鼓勵學生先自我思考。鼓勵學生建立“錯題集”,集中復習知識,建立學習資源共享平臺,為學生提供豐富學習資料,教師也可以通過開展線上互動學習的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師生良好的情感關系,最終達到促進和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戴玲,董翔,王鈺網絡教學平臺輔助課堂教學研究實踐[J]合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1):78-8
[2]倪向東,等.網絡教學平臺在課程輔助教學應用中的利弊[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0,4:70-7
[3]管剛,焦樹國,王闖淺析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的互補[J].中國集體經濟,2009,9:7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