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學生閱讀障礙主要類型:消除閱讀障礙,提高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英語;閱讀;策略
【作者簡介】劉立紅,甘肅省天水市第八中學。
出處: (NMET 2014 ),NMET 2014的閱讀理解B篇。
近年來的NMET,應用文Metro Pocket Guide。
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一直是高中英語教師研究的課題。下面就學生中普遍存在的閱讀障礙進行分析并探索相應的對策。
一、高中學生閱讀障礙主要的類型
許多學生突然接觸到較長的閱讀篇幅、生詞量打的文章,閱讀起來就感到吃力,長期以往就害怕閱讀就不愿在閱讀上下功夫,不花功夫在閱讀上,閱讀問題就越陷越深,導致惡性循環。因此,給學生分析閱讀中可能產生的障礙,幫助他們消除心理上得恐懼,才是輕松閱讀的前提。
常見的閱讀障礙主要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1.詞匯障礙。一部分學生因詞匯障礙而心煩失去閱讀的興趣和信心。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容易對英語閱讀產生負面影響,另一原因是學生在閱讀時不能熟練運用生詞策略。縱觀幾年高考閱讀試題,覺得詞匯障礙為:
a.“靈活”的常用詞增多,這些詞往往是一詞多義或有新意的生詞,必須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才能正確理解。
b.超綱生詞增多,主要是指文章所遇到的生詞,包括有些有中文注釋的生詞。
c.不超綱的“生詞”增多,主要是指一時難以理解的合成詞、轉化詞和派生詞。
2.句法障礙:主要表現在學生遇到長句時搞不清橘子的結構,遇復合句容易造成理解偏差;遇省略、倒裝、強調、部分否定等一些特定的句子結構時,學生很難理解句意。
3.題材障礙:廣告、新聞及故事類下昂隊來說存在障礙較小些,因為廣告、新聞類試題多為細節題,學生只要耐心、細心去找,一般出錯較少。故事類文章有細節、語言較淺。但科普文章和議論文對于學生來說有較大障礙。首先科普涉及中學各課程中未曾涉及的現象,語篇多為英語原版,有一定的生詞量和學生未曾接觸過的一些表達方式,給學生理解造成了困難。其次是缺乏英美文化背景知識,中外文化差異等,給閱讀帶來一定的障礙。
二、清除閱讀障礙,提高閱讀能力
1.重視英語詞匯和習慣用法的積累。美國語言學家Driller根據詞匯統計特征指出:如果我們認得25個最常見英文單詞,平均每頁紙上的詞我們會認得35%;如果認得2500個,則為78%;如果認得5000個,則為80%;一旦記得10000個,可達92%。可見,閱讀能力的高低和詞匯量的大小是分不開的,目前大部分學生的詞匯量偏少,這是影響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那么只要提高學生的詞匯量呢?(1)構詞記憶法。據估計,英語詞匯有100萬到120萬,但大部分單詞是由構詞法構成的。構詞法包括派生,合成和轉化。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常用的前綴,后綴的含義及用法,就可以根據已知詞猜出它的派生詞,從而達到擴大詞匯的目的。(2)聯想記憶法由一個詞聯系到和它有關和無關的詞。(3)廣泛閱讀記憶法。要有流利的閱讀,就必須有豐富的詞匯。大量的閱讀可以豐富你的詞匯。
2.牢固掌握語法知識。近年來的NMET閱讀理解短文的句式結構趨向復雜,語法知識在閱讀中的作用已經凸顯出來。如在閱讀中遇到令人費解的長句,難句,就可以借助語法,對句子進行適當的分析,搞清各部分的關系,從而準確理解整句的意思。
3.培養料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有效的預讀技巧。就要求學生平時多朗讀,背誦精彩段落和文章,以培養語感。另外,有的同學在閱讀時出聲讀、點讀或回讀,這些不良習慣都會影響閱讀速度和對文章的理解。所以要使學生克服這些不良習慣,做到不回讀,不聲讀,不點讀等。只有這樣,閱讀速度才能加快,理解的準確率才能提高。
除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外,也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
教師要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維方法。一般閱讀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略讀:即迅速瀏覽全文,抓住文章大意和主題句,明確作者的態度和意圖。
(2)跳讀:即快速查找某一相關信息,讀時要一目十行,對不相關的內容一帶而過。
(3)猜測生詞: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的會遇到生詞。如果一遇到生詞就去查字典,或跳過去不看,都會影響,都會影響對文章的理解。這樣就要猜測生詞的意思。不同的語境,單詞的意思也就不一樣。所以要根據上下文線索和構詞法等知識去猜測。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只要堅持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興趣,廣泛閱讀,積累詞匯,并且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一定會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