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殿宇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智能生活概念的出現,大數據的應用驅使著各行業展開技術性的創新與變革。圖書館作為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亟待大數據技術的蓄力。基于這一背景,在傳統圖書館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是智能技術發展和應用的現實需求,未來圖書館的發展也與大數據密切相關。本文結合目前圖書館管理現狀,剖析傳統管理與服務模式上存在的問題與漏洞,進而根據在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中應用大數據技術的優勢與特征提出相應策略。
關鍵詞:大數據;圖書館;管理與服務
1引言
大數據是IT行業的術語,通常稱之為海量、巨量的數據及資料,具體指無法以常規模式處理的海量數據集合,其本身具備快速、海量、多種多樣、豐富價值的特性。伴隨著互聯網、信息化的迅猛發展,大數據時代如約而至,知識信息成為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的催化劑,實體圖書館曾經是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如今在大數據時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發展的機遇。由于互聯網智能化設備的普及,人們更加傾向于從網絡上查找資料獲取信息,更加注重實效性和便利性,而傳統的圖書館式信息傳遞及儲存方式都無法滿足快節奏的社會生活的需求。因此,圖書館應當及時變革信息傳遞模式,豐富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創新管理模式,加強信息化建設,在先進信息、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協助下,實現藏書數字化,圖書館服務信息化,強化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功能,深入推進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變革,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知識和服務價值。
2大數據環境下的圖書館管理
大數據的出現及應用可以將紙質媒介數字化,通過網絡數據的存儲和傳輸等方式完成提供服務、管理數據等工作,大大提高了圖書館的管理效率,在很大程度上為傳統圖書館管理上的難題提供了解決途徑。另外,大數據工具可以對數據進行實時搜索、更新、分析等,有利于圖書館的長效管理。在知識經濟與內容為王的時代,圖書館在提高人的素質、促進社會文明進步和發展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在圖書館管理和服務中引入大數據技術是必要且必然的[1]。
從服務層面看,圖書館的數據和資源信息數字化能充分滿足讀者的需求,并能分析讀者的檢索記錄,根據讀者的需求,及時介紹各種前沿知識資料,為讀者提供綜合性的個性化服務;從管理層面看,傳統的圖書管理、圖書引進、盤點等一系列工作都依賴于手工記錄與制表,工作效率低、出錯率高,大數據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所有的資源都實現了數字化并可查詢分析,大大提高了準確性和資源管理效率;另外,在讀者管理方面,大數據也可以發揮作用,圖書館不需要安排專人對借閱的數據進行登記和查閱,利用讀者自助和信息管理記錄等方式就可以完成這些工作,在節約人力資源成本的同時,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質量。從圖書館資源的角度來看,紙質媒體通常不利于保存,具有一定的安全風險,而數字記錄則可以充分保證資源的豐富性和完整性,避免珍貴資料被認為損壞。
3大數據在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中的應用策略
3.1利用挖掘技術實現個性化管理
隨著國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加之豐富的圖書與信息資源,圖書館逐漸成為集學習工作和休閑為一體綜合性公共場所,成為信息化時代的寵兒。即便如此,數據管理仍舊是圖書館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圖書館的資料與數據過多,給用戶帶來了查找方面的困難,用戶也無法對圖書館的豐富館藏有全面的了解,同時,圖書館數據管理的維度也有著一些差異。大數據技術的發展為解決以上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將大數據技術應用到圖書管理和服務中去,并讓圖書館管理者利用數據挖掘技術實現圖書館的個性化管理,從而以新的圖書館管理和服務模式服務用戶,達到圖書館高效的數據管理和用戶高效檢索的雙重目的。具體來講,圖書館管理的海量數據可以通過云計算技術和計算機軟件處理技術進行連續處理,以此讓用戶對館內的圖書和信息資源數據有全面的了解,迅速檢索到自身所需,從而使圖書館管理更加完善,服務質量與效率更高,用戶體驗更好[2]。
3.2建立新的知識服務引擎
傳統的知識服務引擎為垂直式引擎,當前的時代發展和用戶需求已經拋棄了這種技術,因此,為了提高圖書館的管理水平和質量,迫切需要建立一個新的知識服務引擎來服務于圖書館用戶。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普及,一些電子商務可以根據用戶的瀏覽記錄,推出符合用戶喜好和需求的產品,從而提高銷量,該技術也可以應用于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中,大數據技術可以為圖書館建立新的需求預測系統、資源和服務推薦引擎,發現用戶喜好與需求,根據用戶喜好與需求優化整合相應資源與數據,為用戶推送更多相關圖書與數據信息,用大數據技術了解用戶的實際需求才能更好地為客戶服務。
3.3圖書資源精細化管理
傳統模式上的圖書館管理往往偏向人工化,其落后的管理形式給用戶帶來一定困擾,用戶很難迅速且準確搜尋到自己想要的書籍或資料,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也較低。大數據技術的出現可謂是一箭雙雕,能同時解決上述問題,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圖書館的圖書資源進行精細化管理,無論是圖書管理還是用戶服務都因此變得更合理,更有針對性。
(1)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圖書進行分類,整合一類圖書,使每一本圖書都有自己的編號,并對一類圖書的編號進行排序。用戶可以根據書號快速找到書的位置。一些由于讀者隨意擺放而難以找到的圖書,也可以根據其獨特的編碼快速找到,大大提高了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2)大數據技術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應用還能使館員及時了解到用戶的借閱情況,了解哪些書籍是借閱的熱門書籍,并有針對性地對這些書籍進行管理,讓用戶能迅速找到心儀的書籍,也提高了管理者的管理效率。
(3)圖書館管理者不僅要在日常工作中統計用戶的借閱信息,還要對借閱信息數據進行分析,了解數據背后的意義,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并進行合理改進,確保圖書的準確合理流通。圖書資源的精細化、合理化、科學化管理是圖書館高效工作的基石[3]。
4總結
“全民閱讀”的新風尚激起了我國廣大群眾的閱讀興趣,群眾對圖書的需求與日俱增,圖書館需要管理的資料數據也隨之增多。因此,在當前傳統的管理與服務方式無法有效滿足讀者需求的情況下,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必然會登上圖書館管理的舞臺,進而實現圖書館資料與數據高效檢索與查找以及信息的海量儲存等,以期為圖書館管理人員減輕工作壓力,同時給予圖書館用戶更為優質的人性化閱讀體驗。
參考文獻:
[1]熊武金.論大數據在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中的創新,文物鑒定與鑒賞,2020(9):189-910.
[2]崔躍華.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的創新服務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24):107-108.
[3]紀紅艷.大數據在圖書館管理與服務中的應用[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20(1):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