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茂啟
摘 要:路基路面本就是公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作為根基所在,其穩定性及承載能力關系著公路的整體安全性,而且當前我國對于公路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施工單位應當強化各種先進技術手段的影響,對其質量進行檢測與控制。本文圍繞路基路面的檢測技術及質量控制展開了探討,并提出相應建議,具體如下:
關鍵詞:路基路面;檢測技術;質量控制;措施
1 路基路面的檢測技術
1.1 觀察檢測法
觀察檢測法顧名思義就是通過視覺來查看路基路面的平整度,該方式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有著較高的要求,需要其有著豐富的經驗,能夠找出細微處存在的問題,但是由于受到觀測者自身的影響,所檢測的結果可能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運用該技術時,相關部門需派遣技術水平相對較強的工作人員,以便于能夠及時得出精確的檢測結果,通過以往工作經驗來看,對于一些特殊的路基路面該技術手段還是起到了較大的效用價值[1]。
1.2 鋪沙檢測技術
離析以及非離析作為當前路基路面的兩種類型的主要表現形式,其在紋理上會有一定的區別性,使用鋪沙的技術手段可以有效的測量出路基路面的結構上的深度,同時利用相應的數據信息能夠及時查看其離析的實際情況,而且離析情況與道路的質量有著密切的關聯,這種具有客觀依據的技術有著一定的科學價值,根據工作經驗來看,該技術手段因有著精確性、簡易的特點,當前公路檢測中運用相對較為廣泛[2]。而通過TD平均法測量后能夠及時發現當前路基路面所存在的問題,并為其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此來提高公路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及強度,使其具有較強的承載能力,為后期出行車輛的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從而達到提高公路建設整體水平的根本目的。
1.3 核子密度儀檢測技術
混凝土作為路基路面施工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強度、密度、承載力直接會影響到公路的質量及耐久性,在此不僅需要做好前期的材料質量控制工作,還應當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對其進行有效檢測,查看其路面內部混凝土結構密度實際情況,以此來了解該路段離析實際情況。因核子密度儀檢測技術手段有著高效、高質的優勢特點,能夠及時將密度變化以圖像的方式展現出來,在對其進行分析后,能夠直接判斷出其密度分布以及離析反應,并且在檢測過程中并不會對路面造成損壞[3]。但是對于瀝青路面而言,其檢測效果缺乏價值性,因公路的瀝青使用數量相對較低,而且因配級與標準有著較大的差異性,若采取該技術手段進行檢測的話,不僅無法有效的檢測出其密度的實際數據,更會擾亂整體結果的精確性,因此施工單位需根據公路鋪設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測技術手段,從而才能讓各項數據趨向準確性及全面性方向發展。
1.4 紅外攝像儀檢測技術
眾所周知,溫度會直接導致混凝土結構出現離析反應,因公路施工有著規模大、施工周期較長的特點,涉及的環節多且繁雜,若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給公路質量造成較大影響,而且為了提高路基路面的密實性,一般會采取重型設備碾壓的方式,而在該設備的作用力下,混凝土結構的體積以及密度都會隨之產生較大的變化,因此就引發了溫度上的差異性。根據以往經驗來看,一般發生溫度差異的區域基本在攤鋪機設備行走、停放位置以及路面拼接處[4]。針對這一問題,現場工作人員可運用紅外攝像儀,其能夠路面的離析程度直接表現出來,施工單位可以根據溫度差異查看該路段的實際質量情況,并精確的找出存在溫度離析的具體區域,以此來為后續的施工建設提供有效的依據,確保公路建設能夠在原定計劃內保質保量完成。
2 路基路面質量控制措施
2.1 完善試驗檢測制度體系
若想有效的提高檢測質量,首先應當根據公路的實際建設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檢測體系,確保后續檢測工作有據可依,在此過程中還應當明確各部門的責任范圍,并將其落實到個人,以此來增強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使其能夠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展開操作,降低各種違規操作問題的發生,避免因個人因素所導致的檢測結果不精確的現象存在。同時還應當對檢測流程、工序等進行明確的規定,要求工作人員遵守檢測流程,逐步展開檢測操作,一旦發現檢測過程存在徇私舞弊的問題時,應當嚴厲懲戒,并追尋相關負責人,以此來從根本上保證檢測結果的精確性及相符性。其次還可以利用相應的獎懲措施來起到有效的強化作用,并建立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并將其與個人薪資待遇及獎金相掛鉤,以此來激發檢測人員的積極性,使其能夠嚴格執行。在此過程中,施工單位還需要加大檢測設備的引入力度,為后續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5]。
2.2 科學制定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作為公路工程施工建設的重要依據,其合理性與公路的質量有著密切的關聯,因此相關部門需對此加強重視度,根據公路的實際情況制定相符性及可行性較強的施工計劃方案。因公路有著系統性、繁雜性特點,需要多個部門協同完成,各環節對技術、工藝的要求都有著較大的區別,再加上我國各地區的地形地貌、地質條件、氣候環境、水文、地下管道的分布等都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在此施工單位需提前對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及技術勘測,以此來為后續方案的制定提供相應的數據信息,同時因公路施工時基本暴露在外部環境中,這也致使外界各種主客觀因素會對其造成一定的影響,若未能及時做好預防工作,可能會直接影響施工進度及質量,因此施工單位還應當提前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并且對細節處進行詳細規劃,以免在后期施工時忽視遺漏[6]。而且還應當根據設計圖紙計算出總工程量,并做好季度、月度、周度、每日施工計劃安排工作,并將所用的技術、材料、設備進行明確標注,從而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路基路面的整體質量,確保其能夠發揮出最大效用價值。
2.3 強化施工環節監督
在施工過程中,相關部門還應當加強現場監督力度,對于一些對工藝要求較高的環節需進行嚴格檢測,若如發現工藝及技術手段不夠合理,與原定計劃標準有所差異時,就需要求其及時的進行調整,以此來降低對公路質量所造成的影響。同時因公路施工有著隱蔽性及覆蓋性特點,若單純的依靠外部檢測的方式很難發現所存在的問題,而且還會造成質量隱患問題的發生,在此可全面落實三檢制度,在每一環節施工完畢后續進行全面檢測,確保其無誤后才能進行后續操作,以此來提高公路路基的整體質量及耐久性。其次還應當派遣專業能力較強的工作人員在現場進行實時監督,以此來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還能夠有效的提高施工進度,確保公路工程能夠在原定計劃內保質保量完成。最后,還需要組織現場施工人員進行脫產培訓,并做好技術交底工作,邀請該領域專業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切實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全面提高施工隊伍的整體技能水平。
2.4 加強設備材料的控制
材料作為公路路面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優劣決定著公路的承載力及耐久性,在此施工該單位應當做好嚴格檢測工作,對于不符合質量標準的材料應當及時聯系商家進行調換,并且盡量選擇價格低性能質量高的產品,以此來降低企業的成本支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同時因公路施工任務較為繁重,若單純依靠人力很難完成,這就需要設備的輔助,為了保證其能夠時刻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及時人員還應當定期對其進行維修養護,更換一些損耗較大的零件,從而才能保證施工建設的順利開展。
3 結語
綜上所述,公路在我國發展過程中本就起到了橋梁的作用,因此施工單位需做好全面質量控制工作,采取相應的檢測技術手段查看路基路面所存在的問題,并以此數據來調整后續施工,最大程度降低質量問題的發生率,避免其對公路的穩定性造成影響。同時還需要做好材料、工藝、技術、設備的把控工作,加強制度的制定及現場監督,從而才能推動我國公路施工技術水平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陳發達.市政道路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控制要點及通病防治技巧芻議[J].四川水泥,2019(11):25.
[2]陳朝魁,鄭陽航,陳志雄,等.路基路面回彈彎沉檢測中存在的問題研究[J].四川水泥,2020(2):61.
[3]吳勛,侯文騰.云梧高速公路K171~K187段高液限土路面路基病害調查及原因分析[J].甘肅水利水電技術,2021,57
(2):60-65.
[4]陳志華.市政道路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探討——以德化縣城東新區整體城鎮化建設項目為例[J].廣東建材,2019,35
(1):41-43.
[5]陳禮游.公路路基路面質量通病成因分析及施工加固技術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42(7):39+41.
[6]張羅,汪益敏,李林生,等.基于專家調查問卷的公路路基病害預防及養護技術現狀分析[J].公路工程,2015,40
(6):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