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帥
摘要:隨著時代發展,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教學改革要體現時代特點,為了更好的促進改革的發展,我們要重新定位課程改革的目標,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關鍵詞:課程;理念;教學;改革;情景
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進教育的創新,構建具有中國特色、充滿活力的教育課程體系。把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緊扣學生未來職業發展作為課程改革的重要價值取向。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物理課教學過程中應建立新型的教與學互動關系。我認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一、轉變教學理念,把握課改目標
新課程標準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結合學科教學特點,力爭全方位的落實科學素養教育,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結合物理課的教學實際,我們應建立這樣一種理念:注重學生發展,關注學生個性需要;培養科學素養,體現與人文的結合;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多樣學習方式;注意學科滲透,改變學科本位觀念;構建多元化評價,激勵學生走向成功。
新課程把教學目標定位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特別是“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兩個角度,對于彌補現行教學中“重知識內容和結論,輕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重認知教學輕情感、意志和價值觀的培養”等傾向有很強的針對性。新課程十分重視學生的“緘默知識”的培養,要求學生在經歷和“實踐”中實現自我領悟,在反思中重構自己的經驗,形成自己的行動策略和方式。老師們如何在新課改中提升自身的素養?在聽課中我發現有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了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但沒有引起及時的關注,老師準備的內容沒有完全處理完就下課了。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是教師除了認真鉆研教材,詳細了解學生情況,精心準備課堂教學之外,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全面駕馭課堂的能力,對每堂課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要提前作出各種預案,靈活應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突發事件。
二、科學設計互動,實現協作學習
新課程下的教學特點可以概括為“重過程,重體驗,重探究”。最根本的核心問題是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如何兼顧全體學生?現在,一些課堂濫用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不給學生足夠的機會和科學的指導,使課堂流于形式。我認為,教師設計組織有效的、科學的活動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問題情境必須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活動內容必須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同步;其次要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觀點去充分地討論研究,發現自己的不足,構建完整全面的知識體系;還有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允許學生有不同的方法和觀點,讓學生在交流、探究、比較的過程中將知識優化組合,完成篩選,做出正確判斷。
三、創設情景教學,細化教學過程
1、以問題為線索,設置創新教學情景
創新教育要進入課堂,從要素上講,教學必須做到以“問題”為主線,教學中要善于創設問題情景。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不斷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要以問題為主線來組織和調控課堂教學,教師應善于設置問題情景。
懸念式:精心設計一種孕育著疑難問題而又引人入勝的情景,使學生進入求通而不得的憤悱狀態,使思維處于活化狀態,然后因勢利導指導學生去追根尋源,進行探索,培養思維能力。
探究式:設置一系列彼此相關、循序漸進的探索性問題,通過連續提問,讓學生思維步步深入,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創造性解決問題,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輻射式:以某一知識點為中心,從不同角度、不同途徑、不同層次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去發現、尋找與此中心有密切聯系的知識點,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激活學生思維,培養思維的發散性。
滲透式:從不同學科知識的交匯點、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點設置滲透式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滲透和綜合,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整體認識,訓練學生的綜合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精心創設探索性問題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高中物理實驗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精心創設探索性物理問題,且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初步具有實驗操作技能的條件下,由教師提出問題,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在實驗中去觀察現象,主動探索,然后得出物理規律的實驗方法。
2、以技術為背景,實現課堂多元整合
教學手段是教學過程運用的一種教學媒介。教學手段的多樣化、綜合化是以技術發展為前提。目前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是最重大的。它為教學提供豐富的信息教學內容,延伸了課堂教學的時空,開創了新的教育方式和學習方式。
總之,新的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我們應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及時轉變觀念,科學的利用先進的資源提高教學的效率,為了達到高中物理高效課堂而堅持不懈的努力。
遼寧省莊河市高級中學 遼寧 莊河 11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