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海英
摘要:英語雖然不是一門主要以德育教育為主的學科,但其里面的內容大多數與生活習慣有關。因此,教師要精心研讀教材,深入挖掘其中所蘊含的德育元素,然后將德育工作完美融入至英語教學活動中。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正處于形成正確三觀、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所以教師一定要非常重視課堂中的德育教育工作。
關鍵詞:德育之花;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前言:
文化教養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保障學生在任何環境下都做到品行優良,這不光是針對傳統文化,同樣也影射了外來文化,所以英語教學也是需要滲透德育思考的。教師要善于開發教材中有價值的可用元素,結合初中生的成長狀態,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適當的調整和轉變,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和道德品性。
一、從教師出發,用言行引導學生
初中生具有較強的模仿性、可塑性,所以他們極容易被教師的言行舉止所影響。教師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引領者,不僅要提高自身的基礎知識能力,而且還要時刻規范自身的行為舉止,以此在學生面前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總而言之,教師要不斷的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意識,提升道德水平。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利用言行去引導學生,讓他們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良好的道德品質。
以“making friends”為例,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切記不能使用粗暴的語氣批評學生,因為這必然會對學生造成一些壞影響。例如,如果某些學生上課交頭接耳,那么教師要上前去提醒這位學生,而不是直接用強硬的語氣指責該學生。在書寫板書的時候,教師要認真對待,用工整、優美的字跡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難點,例如本單元的重點單詞:world;Japan;friendly;anyone等等。重點短語:welcome to……;be from等等。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時刻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互動。總而言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以此讓他們形成正確的學習、行為習慣。
二、引導學生感受,培養學生愛國情
英語教育相對于其他學科教育的獨特之處,就在于英語教學或多或少的會對國外的一些文化和發展歷程進行介紹,介紹的目的除了讓我國學生加大對文化的包容性,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中國文化和外國文化之間形成對比,更加凸顯出我國制度的優越性,從而提升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整個民族的凝聚力。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適宜地對國外的歷史事件進行講解,以此來教化學生朝著主流意識形態發展,培養學生的愛國理念。
三、剖析挖掘教材,加強文化引導
初中教材是經過許多教研工作者精心編排而成的,其中的教育含義值得人去深入挖掘的,英語教學同樣如此,教師要善于發覺教材中與思想的品相關的素材,將其融合進課堂教學。其實德育并不是非常深奧的內容,它就體現在日常的言行和思想觀念之中,一個善意的舉動,一句充滿關心的話語,這都是德育的實際體現,所以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元素也是處處體現的。一種文化的發展必然是經過歲月的洗禮沉淀的,英語作為外來文化也是如此,只是表達方式和邏輯思維稍有出入,但是本質上的精神內核都是相似的,英語和中文一樣都是能夠在文化性和精神性上體現出本身品質的。初中英語的內容不算深奧,但是為了針對學生的年齡層次和特性,其中蘊藏了不少值得發掘的文化德育引導。
以“Friends”主題教學為例,牽扯到主觀情感的表達,關于“friends”總是帶有感情因素的,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教師就應該深入挖掘,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提升精神內涵。教師可以讓學生描述自己的朋友,此時學生本就有主觀感情的影響,就會使用一些美化的表達方式,比如“She has long hair and beautiful eyes”、“She is an amazing friend”、“He is so smart”等,學生會不吝贊美去形容自己的朋友。教師借此契機可以教會學生很多關于贊美表揚等富含積極正面意義的詞匯,比如“great personality”、“one of a kind”、“good/great job”、“so proud of you”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需要激勵贊揚的,只有心態樂觀健康才能夠給予別人溫暖,才能涵養自身的品質。所以說學習環境和學習心態很重要,當然這離不開身邊人的陪伴和鼓勵,英語也可以在特定環境下發揮引導作用,讓學生在文化學習中獲益良多。
結束語: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萬萬不可刻意追求成績,將英語教學變成枯燥的“文字游戲”。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地改善教學方法,積極去探索新形勢下的初中英語教學發展模式,立志于追求高質量的完美德育滲透教育。要注重對學生技能素質的培養,在此基礎上向學生灌輸正確的主流發展觀,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為社會資源的有效分配與整合以及教育事業的發展鞠躬盡瘁!
參考文獻:
[1]施光宗.淺談初中英語德育教學[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85-86.
[2]劉云虹.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德育滲透[J].神州,2020(1):178-178.
浙江省溫嶺市第四中學 31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