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璐璐 于青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與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化技術也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將智能化技術與電子信息工程融合發展,不僅能夠提升工作效率,也為系統優化提供更多的數據支撐,提高智能化水平。
關鍵詞:智能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運用研究
電子信息技術對于現代社會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時電子信息技術與資源、能源一樣可以運用到管理當中。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對企業進行管理,能夠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提升現代企業的管理水平。與此同時,建筑工程也需要電子信息技術,建筑工程的管理也和電子信息技術息息相關。建筑工程施工過程相對復雜,所以可以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對其加強管理。
一、電子信息工程的含義
電子信息工程,是在社會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對現代社會的發展具有關鍵的推動作用,通過電子設備借助互聯網絡構建相應的信息傳遞平臺,涉及經濟、教育以及生活等各個方面。然而電子信息工程在我國正處于初步發展階段,為了擴大電子信息工程在現代社會中的影響范圍,需要不斷對其進行探索和完善,促使電子信息工程向著更前沿的方向不斷發展,提高國家的綜合競爭力。
二、智能化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運用研究
(一)積極完善電子信息工程產業鏈
推進并開展“三網融合”項目,提升電子工程的產業標準,提高產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確保行業的基本權益不受侵犯。并在發揮政府保護與扶持作用的過程中,督促企業完善行業標準,積極構建有助于“電子工程技術產業”創新發展、持續發展的產業體系。通過科技創新的方式,把握成品市場在技術驅動與市場開拓上的良性競爭,推動我國電子工程產業的現代化發展。而在完善行業標準,開展“三網融合”項目的過程中,我國還需要完善電子信息產業鏈,使上下游企業以高穩定、高精度的產品和技術為發展目標,與世界接軌,構建良好的國際化發展格局。而在盜版問題上,我國政府部門應通過制定并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的方式,提升盜版軟件的打擊與監管力度,降低盜版軟件對電子信息工程產業的影響,提升產業的發展質量。此外,在完善產業鏈的過程中,相關企業應從技術層面上降低盜版風險,通過宣傳手段,提高用戶的版權意識,規范市場秩序。
(二)智能通信
隨著現代智能化技術的發展,我國的建筑工程也開始利用智能化技術提高工作效率。不僅如此,建筑工程還建立了智能的通信網絡,以此來完善智能化的監管系統。除此之外,智能通信還是電氣智能化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智能通信的網絡,能夠加強建筑內部的建筑管理和內部通信的一體化。通過計算機技術對通信網絡進行控制,利用計算機將轉換的信息傳送到指定位置,這樣的方法能夠讓信息高效地傳遞。同時,在通信網絡建立過程中,應該嚴格地按照建筑的實際情況,確保智能通信系統的運行質量和效率。
(三)智能化技術輔助和檢修
智能化技術依靠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使電子信息工程能夠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輔助設備的運行,并根據設備實際運行情況優化系統內容。在電子信息工程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利用智能化技術來優化產品已成為企業解決問題的重要方式。電子信息工程與智能化技術的融合發展,可以提升設備質量,優化產品性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此外,智能化技術還可以在網絡中根據產品特點、名稱等信息來進行數據搜索,幫助查找問題解決方法。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幫助下,一旦出現相關問題,可以快速的解決問題,從而保證產品質量,充分發揮智能化技術的作用。這樣一來,在融入智能化技術的電子信息工程中,能對設計產品有更多的質量保證,也能在運行過程中實現成品的自我檢測與修正,豐富產品功能,提升產品質量,這也是傳統電子信息工程不可比擬的一點。
(四)推動技術創新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技術僵化、固化問題是影響電子信息工程設計的重要因素,要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對當前的技術進行創新和改進。從設計者的層面入手,設計者要根據當前市場的實際情況,了解和學習各項高端、精端自動化技術,同時還要結合當前電子信息工程設計自身的特點引進一些外來高新自動化技術,使得電子信息工程設計規模和質量都實現大幅度提升,并在一些關鍵設計技術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為電子信息工程設計營造更大利潤空間。設計者應當要跟隨時代潮流,革新理念,要特別重視高端技術、尖端技術對電子信息工程設計的重要作用。根據當前的實踐情況來看,其所應用的技術主要包括計算機技術和PLC技術,前者主要應用于規劃環節和計劃環節,其合理應用能夠最大限度的節省人力成本,計算機技術作為其中的關鍵因素,其在電子信息工程設計中的應用極其廣泛。PLC技術是通過模擬閉環控制的方式,對電子信息工程設計過程中的設計方式、數據分析等方面進行測量和控制,這一過程既需要對PLC技術進行進一步的革新和改進,還需要進一步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素養。具體而言,在PLC技術改進的過程中,其要對PLC技術應用于實踐中的各項數據和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及有待發展的空間,并在此基礎之上,對其中較為落后、效率較低的技術應進行更換,切實提升PLC技術的實際應用水平。
(五)降低現代化技術的研究風險
首先,國家可以采用降稅、減稅的方式,鼓勵資金雄厚的企業積極對我國的電子信息工程現代化技術研究提供資金支持,采用資金補貼和技術互換的方式,達到企業和現代化技術研究互惠互利的目標。例如,現代化技術的科研人員,可以將技術研究成果以及可以投入使用的技術項目,根據企業的資金扶持力度,提供相應的現代化技術研發技術支持。這樣不僅可以充分發揮現代化技術的市場價值,還能有效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促使相應的扶持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能夠獲得長遠有效的發展,增加經濟收入來源。其次,國家應建立完善的技術研究和資金投入法律制度,促使企業和電子信息工程之間能夠根據法律構建公正良好的交易平臺,當企業和電子信息工程單位簽訂進行合作時,可以根據相應的法律制度制定規范的合同,切實保證企業和現代化技術研究單位的利益,避免在后期技術研發的過程中,出現技術使用權限和分配的問題,從而影響了現代化技術的有序發展。
(六)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設計
計算機輔助設計又被稱作CAD,該技術主要是通過借助計算機來實現相關設計的自動化,從而促使設計工作變得更加系統化、智能化。簡單來說,該技術是自動化技術發展的產物,在進行應用過程中,首先設計師要根據需求進行大量的數據以及程序的分析,并選擇出最佳的程序,所以他們需要電腦能夠存儲大量的數據和圖像,并能快速檢索。設計人員需要做大量的計算、編輯、繪圖、素描等工作,如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電子信息工程等。通過自動化技術可以實現自動化和重復工作。設計師只需要輸入相關數據和需求規劃,計算機就能自主生成解決方案,從而降低設計師的工作強度,提升設計質量。
(七)故障預測和處理
在傳統的電子信息工程中,故障預測與處理是一個難點。當實際發生故障時,往往很難及時獲得故障的原因和位置等信息,使得實時、準確地分析和處理故障變得不可能。電子信息工程與智能化技術的融合發展,可以通過專家系統的應用來幫助工作人員預測和處理故障,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保證了自動設計的實際效果和水平。如果電子信息工程設備在工作過程中出現故障,將會對工程整體有著嚴重影響,所以在工作過程中對故障的檢查和處理的尤為重要的工作。傳統的電子信息工程工作模式,很難對運行中的系統進行故障診斷,這就導致系統很容易出現問題。而在設備維修工作中,需要先了解故障的具體原因,然后再進行故障維修處理,這樣會增加工作時間和成本,嚴重影響工作效率。而隨著智能化技術的應用,可以通過建立專家系統進行故障預測。這樣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更加直觀和快速地了解到設備故障的位置和原因,減少工作過程中的故障出現。此外,在工作過程中可以建立專業的維修團隊,利用智能化的故障預測進行檢測維修,提高設備使用效率。
(八)重視創新型科技研發人才的培養
在創新型人才培養上,我國相關政府部門應鼓勵企業與科研機構、高校融合起來,通過產教融合、協同創新的方式,為高校提供研究設備、實習基地及實習項目,從而提升人才培養的效率和質量。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政府、高校、行業及企業應注重人才培養與國際接軌的質量,要注重科研成果的市場化與產業化發展的程度,要將創新理念和創新能力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中,通過科技引領、科教興國、創新創業、國際化發展等手段,使人才培養與電子工程產業鏈建設及社會市場經濟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讓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逐漸補齊我國在創新型人才上的短板。而在具體的人才培養上,應加快信息工程相關課程的建設與改革,要根據產業發展趨勢及需求開展課程改革工作,以此提升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此外,還需要關注人才培養和核心技術研發之間的關系,明確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知識傳授、實踐實訓、技能培養等方式,滿足核心技術研發對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
三、結束語
這些年我國的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促使電子信息工程不斷向著現代化技術發展,但是現代化技術在我國正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管理不縝密、缺乏創新技術、風險性較高、缺乏專業型人才等問題,為了促使電子信息工程平穩有序發展,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國內電子信息工程現代化技術市場管理力度,有序拓展電子信息工程的發展方向,加強現代化技術的創新力度,借助多樣的電子信息工程控制方式,降低現代化技術的研究風險,采用企業與高校聯手的方式,提高專業型人才的培養力度。
參考文獻:
[1]朱月飛.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應用與發展趨勢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34):35.
[2]張文濤.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發展前景及其應用淺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31):248-250.
[3]王鑫.全面發展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的有效途徑[J].民營科技,2014(2):76.
[4]劉雅卓.試論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34):175.
[5]胡挺川.如何利用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提升城市泊車管理[J].中國新通信,2016,18(2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