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萍
摘要:本文主要以10kV配電網為例分析其線損管理原因和相應的管理路徑,同時提出針對性的降損對策,希望能夠對相關專業人士有所幫助。
關鍵詞:配電網;同期線損管理;降損對策
引言
一般情況下,電力系統月度以及年度線損分析都是通過同期線損的方式來進行,此指標能夠真實反映出線損的情況。同期線損主要是指線損計算過程中供電量、售電量采取同一時刻的電量計算方式。受到某些技術手段的影響,供售電量無法同步實施,從而造成線損率月度間存在著部分時差電量影響,掩蓋了線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無法發揮其在配電網中所應具有的作用。所以要加強線損的管理,采取針對性的對策來降低線損率,這對于進一步提升供電單位管理水平以及經濟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1、配電網同期線損基本概述
1.1線損的構成
(1)整個電力系統的運行是非常復雜的過程,包括發電→配電網輸送→經過變電、換流、多層設備轉換之后輸送到用電戶當中。電能在經過每一級設備時都會發生較大的能量消耗,從而引發電能損失。線損就是指單位時間(一天、一個月或者一年等,按照便利的原則確定)內特定區域內消耗的電能總和。
(2)總的來說可將線損分為管理線損以及技術線損等類型。所謂管理線損主要就是指管理過程以及計量方面存在誤差而產生的損耗,同時也包括輸電過程中所發生的漏電、竊電等引發的管理線損,因此可以通過一定程度上增強管理效果來降低管理線損;所謂技術線損就是指電氣設備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消耗的電力,在電力系統中為了實現電能的有效傳輸,電氣設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需要提升技術水平來減少線損,但是在現階段技術水平之下是很難降低技術線損問題的。
1.2配電網同期線損分析
線損管理現狀分析。雖然從管理方面以及技術方面我國的電力企業近些年都有了較大提升,但是在很多方面還存在著問題,例如計量自動化系統數據采集不夠全面、雙電源計量點設置不夠規范、系統與線路運行方式變更同步不及時、營銷管理漏洞等等,這些問題很大程度影響了配電網線損管理的有效性。
2、線損率較高的原因分析
2.1技術線損
技術線損因素與用電需求有直接的關系,在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用電供需矛盾激烈,用電量也不斷增加,社會各界對用電質量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因此,在擴大配網基礎建設過程中,增加了區域迂回供電線路,巨大的電力負荷導致配電線路出現線損問題,影響配電網的正常運轉,長此以往,加劇線損問題的發生。同時,在配電線路檢修上存在一定的問題,未制定檢修周期計劃,忽視老化線路檢修,埋下安全隱患,大大降低了線路感抗值,線路問題更加嚴重;另外,部分區域在安裝變壓器過程中,操作規范和流程不合理、不科學,加之無功補償裝置運行弊端,導致線損增加。
2.2管理線損
電力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提升,直接影響配電網線損程度,受人為因素影響,未能制定嚴格的維護管理方案,忽視后期的運行管理問題,各個部門之間溝通不暢,信息傳遞不及時,忽視配電電路線損問題。同時,用戶竊電問題愈加凸顯,加上電力設備老化過期等問題,嚴重危害用電規范和用電安全,致使線損問題發生。
3、配電網同期線損管理路徑
3.1實施線損異常性排查
電力企業需要確保實現線路和臺區的全覆蓋采集,同時要確保生產GIS系統以及配網自動化主站系統可以進行較好的關聯,以此來明確相應的問題,包括變壓器負載率比較低、電量電費差錯、計量裝置故障等等,同時可以最終確定出造成故障的原因所在,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解決。
3.2確保不同系統能夠統一融合
有效的配電網同期線損管理需要確保不同系統之間的有效互通,所以電力企業一定要增強基礎資料管理以及各個系統的建設力度,避免發生信息孤島的問題。在對不同系統進行融合時,要確保數據檔案的同步性,要確保中間庫可以發揮應有的作用,要保證計量自動化系統和相關系統(包括配網自動化、營銷186、配電GIS等)的數據連接,這樣中間庫就能夠更加有效地服務于不同數據的互通,從而進一步提升配電網同期線損管理水平。
3.3增強線損過程的管理
有效的線損過程管理是配電網同期線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管理內容包括提升用戶數據采集的完整性、提升雙電源用戶計量檔案的規范性、提升線路和臺區線損異常排查的水平等等。例如想要有效提升用戶數據采集的完整性,最主要的是要擴展計量自動化的覆蓋面,最大程度實現自動化數據采集。沒有覆蓋的臺區要制定針對性措施來夯實線損計算和承包基礎;而提升雙電源用戶計量檔案的規范性最主要的是要確保計量點的設置以及安裝質量。由于目前存在較多不規范客戶行為,所以電力企業要實施統一性改造來確保線損計算的準確性。
4、配電網降損的相應對策
4.1實現全業務鏈條的貫通
(1)為了能夠有效降低配電網線損,要加強線損運營監控平臺的建立以及應用,通過此平臺對于線損數據進行監控、預警以及處置,確保線損數據能夠真正發揮作用,應用在配電網降損方面。
(2)要確保同期線損系統和運營監控平臺之間數據的有效連通,這樣就可以進行靜態化線損曲線以及動態化異常數據的分析研究,同時能夠確保業務流、信息流以及能量流之間的充分融合。能夠利用該平臺進行電網線損數據的實時展示,利用平臺所實現的專業數據融合可以建立起更加全面、準確的線損數據庫,能夠對數據實現共享,使其更好地服務于配電網線損管理方面。相關的電力企業需要在配電網同期線損管理和降損過程中建立起“運檢建檔、調度畫圖、營銷掛戶、線損校核”的全新管理模式,重點加強供電企業內部協同合作、分級管理職責的落實等。另外電力企業也要積極推進數據的治理等工作,能夠確保基于大數據的線損管理系統可以更加全面、專業地覆蓋到各個方面,實現問題的全透視、專業的全面統籌,這樣就可以確保線損全業務鏈條的貫通分析的實現。
4.2從管理層面上推進降損工作
(1)加大團隊管理力度。從單位員工用電情況開始著手,正人先正己,保證供電單位員工以身作則,規范用電行為。根據工作開展情況,對查實竊電大戶進行履職倒查,對履職不力的責任人按照相關規定做出問責處理。
(2)強化反竊電的宣傳力度。通過電視、網絡、報紙等新聞媒體加強對依法用電、嚴厲打擊偷竊電工作的宣傳力度;在社區、小區、表箱等明顯部位貼示依法用電的宣傳海報及標語,在小區、學校等現場開展反竊電宣傳活動;加大對舉報人員的獎勵力度,激勵電力用戶勇于竊電行為做出舉報;同時通過新聞媒體報導曝光較為惡性的偷竊電行為,群策群力,有效遏制偷竊電歪風邪氣。
(3)做好教育培訓工作。定期組織開展抄核收人員進行培訓,講解線損相關的專業知識,要求抄核收人員嚴格按照臺區制定的各項標準制度開展抄核收工作,基于源頭上控制線損問題的發生,定期召開人員技術交流會議,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經驗,不斷完善自身的專業技能,更好在臺區線損管理工作中,發揮自身的價值作用,從源頭上把控線損問題。
5、結束語
配電網的同期線損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競爭力,需要電力企業采取針對性措施來加強線損管理以及降損。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能夠對配電網同期線損管理以及降損提供一定參考和幫助,對于促進電力企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昂.縣供電企業配電網線損分析及降損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8.
[2]黃超文,肖榮貴.10kV配電網的同期線損管理及降損策略探討[J].低碳世界,2019,9(6):106-107.
[2]徐飛,孫明柱.基于電力大數據的配電網同期線損管理[J].安徽電力,2019,36(1):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