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
摘要:公路路線策劃可以為國民的日常交通出行打下穩定的安全基礎,并且其還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障作用。因此,在有關人員開展公路路線策劃工作的過程中,要重視其中的每一個環節,要以公路的具體狀況為基礎來設計路線,進而確保每個車輛的行駛安全。與此同時,的確保公路路線可以實現城市化進程,還要滿足國民日常生活的各項需求,并且還要全面增強對公路路線的科學合理策劃程度,避免由于公路路線的策劃問題而導致交通安全事故。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線設計;要點
引言
最近幾年,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社會經濟地位的不斷提升,給我國交通行業發展帶來很大壓力。經濟的發展使得我國交通事業得以快速發展,因此需要對交通事業進行合理監督。為更好發展國民經濟,需要對公路路線進行合理設計,控制重點問題,有效推動公路行業發展
1公路工程中路線布設的重要性
對于整個公路工程的設計工作來說,路線布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特別是高級別的公路,因為隸屬于國家公路骨架部分,其設計質量會直接影響國家公路建設水平。另外,公路路線布設的合理性也會對后續的公路橋隧施工、路基施工產生一定的影響。只有科學、合理的路線設計才能為行車方向提供正確的引導,并且充分利用視距等信息,確保駕駛員能夠獲得全面的駕駛信息。
公路路線設計工作主要包含:構造物位置設計、幾何線形設計、安全設施設計以及路面設計,這幾項因素都屬于會影響公路交通安全的關鍵性因素。在設計公路路線的時候,設計人員應該注意不能將設計工作僅僅停留在公路幾何尺寸上面,還需要綜合考慮汽車駕駛力學要求、駕駛員駕駛過程中生理、心理方面的要求、乘客舒適度、環境保護、自然條件平衡性、運行經濟性等方面的內容??梢哉f,公路路線布設工作不僅重要,而且復雜。
2公路路線設計基本原則
2.1比選原則
路線設計具有很高的復雜性、技術性和綜合性,即便設計人員在主觀上有良好設想,但也無法避免路線存在問題,而發現優劣的最有效的途徑即為比選選擇。路線設計中的所有階段都要引入先進技術對方案實施細致的對比分析,最后根據對比分析的結果選擇出最佳的路線方案。
2.2安全原則
路線設計應能保證在正常使用時不會造成太大破壞。對公路有影響的因素有很多,對例如軟土、滑坡和崩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為保證公路的安全性,在路線設計過程中需要避讓這些路段,并縮小穿越的具體范圍,同時輔以有效的工程措施。
2.3經濟性選線原則
與其他類型的工程不同,公路工程施工流程復雜,而且工程量特別大,公路工程建設期間,對人力與物力的要求均比較高,工程建設成本也特別高,因此,在公路選線過程中,設計人員要遵守經濟性選線原則,結合公路所在區域的地理條件,節約成本,提升公路工程的總體效益。為了進一步降低公路工程建設成本,設計人員在公路選線前,還要遵守最優選線原則,進行實地勘察,經過綜合對比與論證之后,選取最優路線。
3公路路線設計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緩和曲線設計比較短
公路路線的設計一般包含兩種形式,即直線與曲線。緩和曲線主要包含的是直線與圓曲線的形式,圓曲線在設計中,應該保證其曲率是連續變化的曲線。緩和曲線為當前的道路設計的主要選擇線路形式,其設置在直線與圓曲線之間,或者是設計在轉向相同且半徑尺寸相差很大的線路中?!豆饭こ碳夹g標準》(JTGB01-2014)規定,除了四級線路不能設計緩和曲線的形式之外,其他的各級公路都應該合理的布置緩和曲線的形式。當前高速公路的運行中,有些情況下緩和曲線所占比例是最大的,成為了當前的平面線形主要組成結構部分。城市道路的規劃設計中,緩和曲線也被大量的應用到實踐中。但是如果緩和曲線在設計中,其里程比較短,就會導致曲率的快速變化,進而影響車輛運行的安全性。
3.2線位調整有著明顯不足
公路路線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要深入到現場中國進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從多個角度出發來確定合適的公路路線設計方案。設計人員如果沒有綜合分析現場的具體情況,就會導致設計方案無法滿足現場的實際情況要求,施工中會出現工程變更的情況,導致項目建設周期延長、成本的增加。
3.3地形適應性不足
在對公路路線規劃設計過程中,要強調立足實踐,與當地地質協調一致,這樣能夠充分利用地形,在減少公路造價的同時減少外界環境對公路的影響,避免后期公路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滑坡和裂縫等一系列問題。
3.4環境協調度有限
公路在進行設計規劃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和周邊環境的協調性。由于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可能會和當地的水土資源、礦產資源存在一定的沖突。這時就需要和周邊環境相協調,不能僅考慮公路本身,要從宏觀層面,圍繞周邊環境,結合公路使用情況,做好環境綠化綜合設計。
4公路路線設計要點
4.1曲線設計
在規劃公路工程路線的時候,首先需要注意盡可能地避開居民區,在設計之前,設計人員必須做好全面的勘查和分析工作,確保公路項目不會對自然環境帶來破壞和不利影響,進一步提高公路工程項目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為了增強公路線路的自由度,在對公路路線進行定線的時候,盡可能將公路設計成曲線。但是應用曲線定線形式時也有一定的缺點,例如曲線半徑的設計和確定有一定的難度,需要設計人員格外留意,在實際設計工作中必須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做好優化和調整。
4.2超高設計
在設計公路項目的時候,超高設計是保障車輛形式安全的重要內容。因此,在設計公路超高時必須提前對公路路線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和了解,然后分析行駛速度以及通車構成情況,計算和分析超高值。另外,因為下坡路段經常發生超速問題,所以在對公路下坡路段進行設計的時候,還需要充分考慮反超高曲線問題。總的來說,在公路項目設計初期階段,必須全面、綜合地設計、控制和調節公路長度以及坡度。
4.3爬坡設計
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公路設計涉及到橋涵設計的情況有很多,在設計橋涵的過程中,需要設置人行通道。另外,在設計坡度時還需要考慮車輛載重、坡長度以及車輛形式性能等因素。在具體的公路運營過程中,部分路段往往會承受較大的通行壓力和荷載壓力,對此可以通過增加設置車道或者設計爬坡車道的方式來緩解該路段在使用過程中的壓力。設計連續陡坡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保證車道爬坡距離設置的合理性,另外要綜合考慮坡度范圍的合理性。在對整個公路項目進行優化和設計時,必須以保障車輛行駛安全為基礎,施工條件允許情況下可以將明涵都改為暗涵,以起到進一步降低公路工程施工建設成本的作用。
4.4視距設計
公路設計工作中,確保車輛行駛安全是最為重要和關鍵的內容。而公路視距會對車輛行駛安全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在設計公路的時候,設計人員應重點考慮行車視距,提高公路項目設計的合理性,保障車輛行駛過程中的安全性。另外,在設計公路的過程中要對車輛行駛時和路面產生的摩擦力進行分析和計算,分析坡度對摩擦力的具體影響,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通過構建三維影像,設計和優化各項參數,進一步提高公路工程項目設計的合理性。
結論
綜上所述,公路路線設計是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對公路工程的后續建設、運營與管理都有很大影響。在實際的路線設計過程中,首先要明確并嚴格遵循各項基本原則,包括比選原則、安全原則、經濟原則,然后充分考慮自然條件和公路路線之間的相互影響這一要點,最后可采用先全面布局、再逐段安排、后具體定線的思想開展路線設計,最終得到理想、可行的路線設計成果,為之后的工程建設及運營管理等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郭采豐,王詩揚.道路工程中路線布設與路基設計要點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11):22-23.
[2]余紅杰.城市環境地下道路工程的設計方法與要點[J].工程技術研究,2018(04):225-226.
[3]張模林.山區公路路線設計要點與實例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11):29-31.
[4]龔星午.探究改擴建公路路線的設計要點[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08):36-37.
[5]黃俊文 . 公路路線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研究[J]. 工程建設與設計,2018,46(13):54 -25.
湖南鴻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長沙市 41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