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宗正
摘要:通過對醫院建筑室內裝飾設計的特征分析,探討醫院公共空間、門診部、急診部、醫技部、住院部等室內裝飾設計,最大程度給患者、患者陪護家屬和醫護人員提供一個綠色、舒適、溫馨、優美的醫療環境空間。
關鍵詞:醫院;建筑裝飾;室內設計
引 言
醫院建筑室內裝飾設計是室內裝飾設計領域中相當復雜、專業性極強的項目,它既要滿足院內醫療技術功能、各部分合理管理、操作的體系,又要為患者、醫護人員等提供一個舒適、溫馨、優美的醫療環境,在建筑室內裝飾設計領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1 醫院建筑室內設計特征概述
1.1 功能性
功能分區明確,公共性與私密性既有聯系也有區別,交通流線設置應合理便捷,有較強的指引性,能合理的滿足使用要求。
1.2 醫患關系
醫院整體環境要求簡潔明快,在室內環境的設計中體現環保、明凈、清新、簡潔的主題特點,予人心情舒暢,利于患者改善心情,形成良好的醫患關系。
1.3 人性化
醫院是最能體現人性化的建筑室內裝飾設計項目,在人體工程學、用材、配色、智能化等各個方面都追求極致,最大限度滿足患者、陪護家屬和醫護的需求和使用。布局合理,配置齊全,交通導向簡明,安全規范及環保、舒適等。
1.4 經濟性
在整體設計的風格中宜簡約大方,大量采用綠色環保的普通材料,在降低造價的同時,通過色彩與燈光等細節來突出重點,營造氣氛。加強耐久性材料的使用,并且在使用中便于清潔和維護,為日后醫院的物業管理節約成本。
2 醫院公用空間的建筑室內裝飾
2.1 停車場
最好在門診樓地下,且為機械停車式。地面停車場應有出租車專用等候位及出入流線。
2.2 門診大廳
大廳是醫院多種流線的交叉點,人員最最密集的公眾場所。按現行《綜合醫院建設標準》,就診人數應是該醫院床位數的 3 倍(60~64m 2 /床),門診部面積占醫院總建筑面積的 15%。安排幾個相連的廳,且區分出交通與滯留空間—— — 便于人流組織與疏導。
自然采光與通風,共享空間為宜,且為天窗形式。掛號、交費、取藥,設置欄桿,窗口比正常人使用低一些,以 1050mm為宜。
大廳應設置大屏幕,顯示各種相關信息。設置智能自我服務設備。服務臺應將站立式改變為坐式。業務辦理臺應安排足夠數量的排椅,配備叫號服務器,結合聲光實現叫號服務。排椅由硬質改變為軟質,排椅向沙發轉變。
2.3 公共衛生間
在解決視線干擾問題的前提下,提倡無門衛生間。設立專用清潔間,并使打掃工具從病員視線中消失。
墻面用材可選用光潔塊材,盡量減少寬縫。宜用專門填縫劑。也可用背面烤漆的鋼化玻璃。地面可用石材或地磚,大塊不宜排水。
2.4 護理單元
基本上四類活動人群:患者、護士、醫務人員、探視人員。護士站臺面宜為 760mm 高,為方便醫患坐著交談,可部分保留 1100/760mm 雙層臺面。綜合布線應與護士站密切配合。護士站臺面可選用人選石材,內部膠板貼面。地面可用 PVC 可橡膠塊材,也可采用防污地毯。病房內設置獨立衛生間。可坐式沐浴間。樓層布置中醫護工作人員用房應與病房有一定分隔。
2.5 特殊醫療用房,如CT、X 光室等
這類空間重要的是滿足防幅射的要求,依據設備廠商提供的維護結構鉛當量選用鉛板,將鉛板復合在鋁板背面。所有墻面除門和鉛下班窗外,均可用色彩談雅的鋁板架空安裝,注意固定螺絲孔導致防護漏洞,最好為粘貼式。鉛板門宜采用膠板裝飾面,垂直方向一般無防幅射要求,可用鋁扣板吊頂。
2.6 醫用家具和環保裝飾材料
座椅高度宜 90~420mm,家具材料應考慮耐用性、耐污染性、耐化學腐蝕等環保特點,如荷蘭的千思板。裝飾材料如環保型涂料漆、地面鋁制防靜電地板、進口地膠板等。
病房——橡膠地板。衛生間、開水間、消防梯及通道——地磚。門診樓、行政辦公、科教室——防滑地磚。科研、檢驗——防靜電地板、防腐蝕地磚。天花,除門診大廳、電梯廳、過廳等公共空間外,可采用半隱式輕鋼龍骨防水石膏板吊頂。墻面——抗菌彩色涂料漆。
在樓層走廊、衛生間走廊、窗臺板以下、病人床頭、暖氣面板等容易發生碰撞磨擦之地,裝木扶手、木墻裙、貼 PVC 墻膜。所有墻陽角均應安裝防撞護角。
3 醫院門診部的建筑室內裝飾
滿足醫療功能和先進醫療設備技術的要求,營造患者及醫護人員治療、享受的生活環境,是醫院建筑室內裝飾設計觀念的轉變,也是設計師的工作重點。這不僅是對病人心理上的滿足,同時也樹立了醫院的形象,提高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為醫院的競爭創造了積極的條件。
3.1 門診部
門診部設計時要正確處理好各科室相對獨立又必須聯系方便的空間關系。要考慮按門診功能劃分就診路線,消除患者和醫療人員不必要的來回奔波之苦。門診部的建筑裝飾是一個向患者每天提供初診、復診的場所,如內、外科、婦產科、治療室等。
3.2 診室設計
要根據功能不同,服務對象不同在色調風格上表現方法各異。比如,婦產科要表現女性的溫柔和纖巧,環境要平靜安逸,裝飾色調淡雅;兒科要適當處理以較豐富的色彩裝飾飾面和造型,布置設計些兒童壁畫和飾物。
4 醫院醫技部的建筑室內裝飾
為患者提供檢查、治療的服務科室,如手術區、理療室、急診室、影像室等,對建筑裝飾有嚴格的標準要求,即建筑裝飾的布局設計、材料選用、施工工藝等,必須服從于各個科室的特定規范要求。
(1)手術區、治療區。這些區域最主要的技術因素就是根據其使用功能嚴格執行國際、國內有關的衛生標準。因此,使用的材料首先必須符合國家環保規范要求,并且在使用過程中易于清洗,安全可靠。手術區有潔凈的要求,設計隔墻時必須采用雙層設置,且表面層所采用的材料必須符合不易開裂、阻燃、易清洗和耐碰撞等標準。手術區的內墻必須平整,防潮防霉,通常采用彩鋼板、彩色滅菌乳膠漆等。手術區的地面應采用耐磨、防滑、耐腐蝕、易清洗、不易起塵和開裂的材料,通常采用 PVC 同質透心膠板和橡膠地板等。另外,潔凈手術室內部與空氣直接接觸的外露材料,不得使甩木材和石膏,且其內部嚴禁使用可持續揮發有機化學物質的材料和涂料。治療區要在環境氛圍中力求表現舒適的親切感,能夠給患者心理上帶來安寧平靜,緩解緊張的情緒,以配合治療。
(2)影像室、理療室及藥劑室等。這一部分并沒有過于強調的規范要求,可參照以上診室的裝飾內容。但是,裝飾必須適應設備的要求,在燈光處理上要切合科室實際,設備的管線及末端要處理好,既保證使用時方便檢修,又要美觀好看,因此墻面要包飾隱蔽好,要通過地面管線應在木地板或防靜電專用的鋁合金地板下面。如影像室或核醫學室,存在核放射源,墻體必須做防輻射處理。
5 醫院住院部的建筑室內裝飾
住院部(病房)是患者較長時間治療的場所,也是體現醫院服務水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裝飾的設計需要考慮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的需求,通過整體色調和室內環境布置等,向他們提供一個溫馨親切的空間,給人以豐富的舒適感。
5.1 功能性要求
病房空間內要合理的分配私密空間、公共空間,也應滿足護理、治療等功能要求。病房入口可設置護士工作站臺便于護理或治療,起居空間側面設置靈活的儲藏空間。病房空間內應具備有助于患者自理的設施,如足夠的空間便于輪椅患者活動,房門采用推拉門(或折疊門)以方便輪椅患者使用。衛生間內設置扶手方便患者使用,地面要采用防滑措施等。
5.2 舒適性要求
為住院患者創造安靜的康復環境,除進行合理的總體布局外,還需在病房內有效地運用建筑材料與構造手段,降低噪音的干擾,如采用柔性地面,隔墻、窗門采用隔聲材料與構造方法。病房窗玻璃應滿足設計規范要求,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日照環境。房內用色時,采用色彩純度較低、明度較高的柔和色調,能有效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給患者輕快、潔凈的感覺。
6 結束語
總之,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身體狀況甚至不同性格愛好的人都會對醫院建筑物的功能、造型、空間布局、室內布置產生不同的要求,從而形成千變萬化的建筑室內裝飾設計,但無論室內設計的潮流、手法、材料如何變化,其本質都是為了最大限度的為患者、患者陪護家屬及醫護人員提供舒適環境,使其身心健康,認真工作,安心理療。
參考文獻:
[1]張宗堯,李志民.現代醫院建筑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6.
[2]陸震緯,來增祥.室內設計原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浙江寶業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