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美浙
摘要:繪本以其豐富的畫面、簡潔的語言和有趣的故事情節深受幼兒的喜愛。教師巧用繪本開展數學教育活動,可以讓幼兒通過觀察、討論、探索來理解數的相關概念,從而獲得感性的、具體的數學核心經驗,并應用于日常生活與學習之中。那么,如何將繪本有效融入到數學活動中并充分發揮其多元價值呢?下文我將結合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的具體實踐談談相關經驗。
關鍵詞:繪本 數學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幼兒五大領域的學習和發展提出明確要求,其中科學領域(數學)要求兒童對周圍環境中的數字、數量、形狀、時間和空間等現象感興趣;構建數字的初步概念,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的一些簡單問題。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對發展幼兒的智力尤其是數理邏輯思維具有特殊的價值,但它的抽象性與幼兒思維的
具體形象性存在矛盾,因此,在幼兒園開展數學教育活動,一方面要引導幼兒理解數學領域核心經驗,另一方面也強調關注兒童在情境化、游戲化和生活化的活動中進行社會互動。繪本這種文學性、藝術性強的讀物恰恰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一、熟讀繪本,挖掘潛在數學資源
繪本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資源與多元化的教育價值,教師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多重價值為幼兒園教學所用;要讀懂繪本內容,認真觀察、思考并挑選適合幼兒年齡特點及發展需要的繪本,充分挖掘繪本中的數學元素來開展數學教育活動。
1、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的繪本
繪本里中蘊含著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各年齡段的數學目標,有目的地挑選繪本中的數學元素來開展相關活動;而繪本中隱藏的數學概念能激發幼兒的學習愿望,為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提供有利條件。《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小班幼兒的數學目標是:“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以內的物體,并能說出總數。”如在繪本《好餓的毛毛蟲》中,毛毛蟲吃掉了1個蘋果、2個梨子、3個李子、4個草莓、5個桔子,這里面所含的都是5以內的數數活動,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發展特點,因此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來選擇繪本是尤其重要的。
2、選擇蘊含豐富數學元素的繪本
數學繪本中蘊含各領域的知識,教師要讀懂繪本、深入挖掘,根據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幼兒年齡特征,適時甄選出繪本的相關內容并設計活動,從而更好的發揮繪本中豐富的多元教育價值。例如:《有魔法的哈哈阿姨》中,它的故事情節最受中班幼兒歡迎。其以神奇的哈哈阿姨為線索,運用魔法將圖形排列組合為主線展開教學活動,幼兒不再面臨枯燥、教授式的數學學習,而是一個個有趣的數學魔法游戲,幼兒沉浸在這個有趣而神秘的故事情境中,自然融入圖形和空間的數學核心經驗,習得數學知識。
二、融入繪本,合理設計數學活動
1、圍繞數目標,科學設計繪本引發有效提問
在以往的繪本教學中,幼兒看完繪本后,老師總是會問幼兒這樣一些問題這個故事叫什么名字?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說明了什么道理?這樣的提問固然對幼兒記憶故事有一定的作用,但太表面化、模式化,沒有給幼兒更多的思考、想象和選擇的余地。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應探索如何“圍繞本次活動的數目標,科學的設計繪本所引發的有效提問”。如在繪本《圖形餅干》教學活動中,圍繞“各種形狀的餅干”以遞進式的主線貫穿進行提問設計。如阿姨口袋里的餅干是什么形狀的的?最后個別操作前提示幼兒:想一想把什么形狀的餅干分給誰,為什么?形式多樣、層層深入的提問方式讓幼兒在表述過程中,有更多的機會表達。
2、精心安排與繪本所相融的教具
在數學教學中,需要必不可少的教師演示和幼兒操作的教學材料的配合。在我們進行的繪本數學活動中發現,教師的教具準備,突顯出了與繪本文本的美相配的特點,要真真切切地為教學目標服務。如在繪本數學《好餓的小蛇》活動中,我通過繪本情節創設了一個活動場景。孩子必須根據小蛇的帽子來給小蛇相應形狀的食物。不對就進入不了食物王國門。讓幼兒通過模擬的情境,一一對應地找到相同形狀的食物,在與材料的互動中主動學習、探究、驗證,讓孩子們在這樣的場景中進行二維分類學習。整個活動生動有趣,孩子們在邊玩繪本邊學數學,享受著成功與喜悅。用繪本故事創設游戲化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使幼兒容易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孩子在這類活動中也有游戲般的體驗,自然而然地就會自主參與,主動建構,可以使幼兒更好地體驗數學內容中的情感,使原來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在輕松中達到一定的預定效果。通過一學期的繪本數學研究,讓我們清晰的看到繪本將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最初淺的、最好玩的、最實用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概念,都蘊藏在美妙的故事中,用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優美的畫面和簡潔的文字,將抽象的數理知識蘊涵在其中,讓孩子們輕松地獲得知識。繪本在數學活動中運用,不僅能讓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繪本的魅力,為教師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搭建了一個展示的舞臺,也為孩子們開心、快樂地學習創造了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繪本,讓數學活動更生動,有趣。但同時也讓我們感悟不足繪本數學教學沒有更恰當的與當前主題相結合,如能和當前主題中的數學相融相應就會更貼切;在當前在功利主義教育觀的影響下,我們教師只注意繪本對于幼兒的顯性價值,忽視了孩子的情感和審美層次的熏陶。今后我們將更大力度鉆研主題下的繪本數學,更注重對孩子心靈的構建。
3、創設真實、自然的情境,激發幼兒真實的情感
數學情境教學要達到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真實情感,則要求所創設的情境是給人以“真實的”感覺,而要引發真實感的情境,則“自然”是情境必然要義。具體做法有二,一是尋找法與創設法結合,即不僅人為創設特定情境,同時可以通過在幼兒周圍環境中尋找與數學活動內容相關的情境。由于周圍環境是一種真實的、自然的生活情境,利用尋找法不僅可以節約教學資源,而且可以使幼兒的數學學習與幼兒的真實生活建立聯系,如在點名環節融入數數的內容,在教室中尋找具有各類圖形的物體等。如在一個分類的數學活動中,活動的核心目標是讓幼兒認識到“可以按照物體的不同屬性進行分類”。我充分挖掘了幼兒身邊的熟悉生活資源一以幼兒腳上穿著的各式各樣的鞋子作為分類的對象,引導幼兒按“拉鏈的與系鞋帶的”“靴子與非靴子”等標準進行分組游戲活動,并不斷延伸到按照幼兒的衣著和身體其他特征進行分類游戲。活動的最后,幼兒主動提出了更多的與教師不同的分類標準。這樣的情境,由于是幼兒個人熟悉的,實現了教學與幼兒真實生活的結合。二是,人為創設自然的情境。情境創設的要求除了是幼兒熟悉之外,還應該是數學知識點產生、運用的特定情境,由于這樣的情境是數學問題與情境自然融合的,有利于幼兒自然地經歷數學學習過程。如在一個大班數學活動《蜘蛛和糖果店》中,其核心目標是培養幼兒經過統計進行推測。活動中,我創設了“糖果超市”情境,活動的主體部分是幼兒根據蜘蛛的記錄表,推測出顧客會購買的東西。故事情節發展的背后蘊含著的是一系列由易到難的數學問題:從“你們相信蜘蛛知道顧客買什么嗎?”無根據的低級猜測,到“根據記錄表”的經由統計有根據推測。這樣的情境創設,故事情節設計自然,特別是其所蘊含的數學問題自然地成為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一部分,幼兒在故事情境中“自然地”進入積極猜測者的角色,“水到渠成”地感受到了統計推測的意義和有趣。
把繪本融入到數學活動之中,在精彩的故事中還原數學的本身魅力,為孩子提供更多觀察、操作、游戲的機會,使數學活動因繪本更精彩!
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平水鎮中心幼兒園 ?浙江省紹興市 ?31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