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茜
摘要:閱讀與語言是伴隨幼兒成長發展的兩大要素,在幼兒園一般都設置活動區域,尤其是幼兒閱讀區,在區域中幼兒能夠更好的閱讀與成長。從閱讀區的功能和內容出發,研究閱讀帶來給幼兒幼兒語言能力發展和進步的幾個方面,促進和發展幼兒語言能力。
關鍵詞:閱讀區;幼兒語言能力;閱讀理解;故事敘述;思維拓展
一、閱讀區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作用
閱讀區是幼兒園中幼兒成長環境中的重要功能區域。閱讀區的評價包括閱讀區的安靜度、閱讀區的空間色彩的合理應用、閱讀區的空間適宜情況及舒適度等等,這幾個方面才共同促成了幼兒閱讀區。閱讀區的環境打造主要是想實現幼兒舒適閱讀的目的,讓幼兒熱愛閱讀,在閱讀中汲取營養,從而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通過讀書與閱讀,能夠為幼兒語言能力積累很多素材,促進幼兒日后語言能力的提升。
二、在閱讀區選擇適宜幼兒年齡的閱讀文本
3~6歲的幼兒在讀物的選擇上更多仍要依靠成人的幫助,自主選擇的能力并沒有完全展現。所以,為幼兒選擇適合的閱讀文本是非常必要的必經環節。幼兒讀本多是有圖有故事的書,在故事書的選擇上,教師要從挑選故事上認真把關。選擇適合幼兒學習的故事以一條轉旋律展開的,情節簡單,語言重復,人物鮮明,結局美好的故事更適合幼兒閱讀。所以,需要教師有選擇有針對性的選擇適合幼兒階段的繪圖讀本,更加有助于激發幼兒的興趣,促進幼兒身心成長和進步。
幼兒教育階段有很多優秀的故事作品被廣泛的應用,比如《三只蝴蝶》《金色的房子》《三只小豬》,講述了很多幼兒耳熟能詳的人物,這些故事中人物都比較少,個性都比較突出,語言比較簡單,容易記憶,深受幼兒們的喜愛。如果將這些故事與兒童的年齡和理解力進行細分還可以選擇出適合幼兒閱讀的小班、中班、大班的不同作品呢。比如《圓圓的帽子》因為情節簡單故事單一的特點更加適合小班的幼兒學習,《三只蝴蝶》《金色的房子》中的人物和情節內容都有所增加,故事情節中引入了對話的形式進行故事的講述,更加適合中班的幼兒開發語言和閱讀能力。《三只小豬》 《和甘伯伯去游河》這樣的故事在情節和人物上都更加的豐富多彩,故事情節也有適當的起伏,更加引人入勝發人深省,特別適合大班幼兒的思維和智力的開發。可見同是幼兒在不同的階段也應該選擇不同的與閱讀相適合的讀本,在能讓幼兒在身心,思維,語言等多個方面得到長足的進步。
三、運用閱讀中的故事講述,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
幼兒時期比較容易記憶故事中的主角故事的結局等等內容,只有多次反復的聽與練習才能對全文的學習內容進行充分的掌握,理解才會不斷的加深。幼兒園教學中,教師要運用幼兒思維的這一特點,通過故事結構,語言教學以及閱讀區活動的正確運用等完善幼兒語言教學,促進幼兒語言能力長足發展。
(一)運用故事講述,促進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發展
幼兒對圖畫的熱愛就像對玩具的熱愛一樣,是一種癡迷。在幼兒圖畫閱讀中教師可以描述故事的人物和內容,在閱讀中幼兒逐漸的建立起意識和思維,從而形成遐想和回憶。閱讀中,幼兒一旦進入情境就會不斷的追問,結尾呢?之后呢?等等,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對原有的故事進行故事新編等等。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互動等方式,鼓勵幼兒的思維和能力的培養,從而提升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
比如教師與幼兒一起閱讀《月亮的味道》這本書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閱讀遐想,“月亮到底是什么味道的?”諸如此類的問題,同時還可以提問幼兒還看過那些這樣的小故事沒有?幼兒可以從以往的課程讀本中選擇出自己喜歡的小故事與其他小朋友一同分享。通過這樣的活動開展幼兒很好的分享了自己,教師也拉近了與幼兒之間的距離。從而引導幼兒展開自己理解的小故事敘述,放開了思路更增加了深層次思考的同時,培養和提升了幼兒語言能力。
(二)運用故事講述,促進幼兒復述能力的發展
教師教學中經常用到故事的主人公,他們在做什么,故事的結局怎么樣等等講述,在掌握故事情節的同時,也增加了幼兒的思考能力傾聽能力等等。在練習中,幼兒可能一時無法回答全部問題,但他們可以建立這樣的一種閱讀習慣,潛移默化間即使自己閱讀也經常思考其中的故事與內容。同時,在幼兒閱讀區的活動中,教師也可以將故事結構和內容轉化為示意圖的方式投放在游戲中,對幼兒來說即學到了知識又實現了游戲,在快樂中汲取營養,快樂成長。故事情節和人物也因為游戲的關系讓幼兒更加記憶深刻,從而更加熱愛學習,認真成長。
故事情節的連接有幾種方式,有連貫為主的故事敘事手法,也有比較常見的插入式講述方式,還有情節交替轉環的故事敘述,連貫事也是兒童故事中最為常見的,這樣的故事情節比較單一,更加適合幼兒理解能力。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幼兒作品《拔蘿卜》就是典型的不斷深入傳遞故事情節層層遞進的幼兒故事,也是幼兒百聽不厭的優秀作品。《三只小豬》則是重迭式代表作品,故事中三只個性鮮明的小豬是故事的主體,身受幼兒的喜歡;《蘿卜回來了》是連鎖式的講述方式故事的情節和內容更加讓幼兒心生漣漪。閱讀區的陳列和展示是非常必要的,能讓幼兒在短時間內找到適合自己閱讀的圖書角,方便幼兒的學習與成長。教師教學中,強調知識的提煉與總結,引發幼兒的思考與內涵,鼓勵幼兒的思維與想象運用,從而促進幼兒實現閱讀區幼兒語言教學的進步和提高。
參考文獻:
[1]蔡銘津.文章結構分析策略教學對增進兒童閱讀理解與協作成效之研究[D].
國立高雄師范大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8.
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香江國際幼兒園 ?628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