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鳳儀

站在2021年的開篇,回望2020,凡是過往,皆為序章。那些歡笑、淚水、收獲,此時都已成為所有蘇州人共同的寶貴回憶,成為蘇州衡量來路與去處的標尺。2021年的日歷已翻開,時光推動歷史的序章不斷向前,而蘇州每一個準時到來的明天,都會成為照亮今日的一束光。
蘇州,充實著溫柔和勇氣
2020年那些抗疫記憶,注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漠,而留在記憶深處的是那些事跡帶來的刻骨銘心的反思和認識。透過2020,看到的是蘇州這座城市的堅韌果敢、敢為人先、公共服務出色、溫暖且務實的城市底色。
疫情發生以來,整個社會都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原本過年期間熱熱鬧鬧的蘇州街道,擁有了久違的寧靜,為數不多的行人“全副武裝”地快步走在寂寥的街巷上。蘇州是一座溫情的城市,街道寂寥的背后是人心涌動的暖流。
疫情可以抹去一時的繁華,但無法湮沒充滿愛的心。“湯媽媽”幾天之內為武漢和蘇州籌集了61萬個口罩;48名醫護人員赴湖北支援;多家企業夜以繼日趕制醫療防護用品;志愿者們紛紛逆行而上,堅守疫情防線,守護萬家平安……越是風霜雪雨,越顯人間溫情,蘇州將溫情深藏于這座城市的家家戶戶之中,每一位蘇州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疫情的緩解貢獻自己的力量。這大抵就是蘇州溫潤和大愛的魅力所在。
蘇州,溫潤的底子下藏著務實與強悍。疫情來勢洶洶,而蘇州的應對及時且全面。蘇州的應對政策,也讓大家看到了蘇州公共服務體制的“蘇式速度”。為了有效防止疫情的蔓延與擴散,除夕當天,就取消了2020年春節“燒頭香”“迎財神”等宗教民俗活動。大年初二,蘇州就對入蘇通道實行24小時查控,24小時值班值守。在全國大部分城市沉浸在疫情越來越緊張的陰影中時,蘇州沉著應對率先發布了《關于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3號)》,延長假期,成為了首座推遲復工的城市;大年初三,蘇州臨時關閉了蘇州境內32個高速公路收費站出口。大年初五,所有出入蘇州省際和市際客運班車、包車暫停運營.......蘇州的種種措施引得全國人民紛紛點贊,引發很多城市“抄作業”。
“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正如這首歌曲《國家》中唱的一樣,敢為人先的蘇州人,以滿腔熱血、不負艱辛的實際行動證明著“家國情懷”。2020年2月蘇州共計派出300余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投身戰“疫”前線。而近一年后的2021年1月7日,蘇州23名醫護人員夜星出發,奔赴河北,支援當地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除了做好支援工作,蘇州還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保障措施,為市民提供每日新鮮食材、各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電梯間也會每日消毒等民生工作。在對企業的扶持保障上,蘇州也同樣到位。2020年2月2日,蘇州出臺了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利好政策,執行期為發布之日起的三個月內。這一動作不僅僅讓商務部點名表揚,更讓千千萬萬在蘇州創業的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真真切切地感到了溫暖。蘇州也成了繼首個延遲復工之后,第一個明確發布政策馳援中小企業的城市。
喜歡一座城,不只在于它各種奇景,而在于它彰顯的城市韌性。蘇州的溫柔與勇氣,也是蘇州最令人動容的地方。
所有美好,定格“高光時刻”
蘇州這座古老而安靜的城市,用富有獨一無二氣質的土地,在蘇式韻味的氤氳和城市的發展中,化身為城市的美好力量之一,一同締造了蘇州2020年的高光時刻。
蘇州在2020年憑借著更強的城市實力,撐起了“蘇大強”的一片天,為1000多萬蘇州人交出了優秀的成績單。疫情籠罩之下,蘇州創下經濟奇跡,2020年蘇州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48萬億元,穩居全國大中城市前三;據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0年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報告》顯示,蘇州市場環境排名第1位,營商環境排名第3名。
蘇州各個縣(市)區成就頗豐,編織出美美與共的蘇州模樣。姑蘇“一站式”養老模式和養老服務體系在全國推廣;相城元和塘文化產業園區,成為江蘇省唯一新晉打榜的示范園區;吳江區入選2020年度中國文旅融合發展名縣(區)案例名單;園區入選“國家5G車聯網城市級驗證與應用項目”;吳中七個古村上榜第三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公式名單,村落入選總共數量為全省第一;昆山獲評“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常熟高新區攜手京東打造全球首個無人配送區;太倉獲評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2020年,蘇州用更好的商業配套充實著堅實的城市肌底。5月份,蘇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宮正式啟用,相城喜迎網紅新地標;6月,吳中博物館開館,展開千百年吳文化的歷史卷軸;9月份,蘇州淮海街正式開街,一條集聚了日料店和居酒屋的500余米街區,在朋友圈一夜爆火,成為網紅打卡的知名日式風情商業街;10月,龍湖星湖天街正式營業,青劍湖終于迎來大型商業配套;11月,高鐵新城吾悅廣場開業,24萬方超大體量,再塑相城商業格局;12月,歷時7年細心雕琢,坐落于美麗太湖之濱的蘇州灣文化中心驚艷亮相,長三角區域又一文化藝術新地標誕生;作為全市1300萬人的菜籃子工程,蘇州市現代農產品物流園投入運營,將成為蘇州物流產業戰略布局的核心地帶........
蘇州的交通路網也再次升級。蘇州G524高鐵快速路工程相城段正式通車,從市區前往高鐵北站、工業園區、高新區、常熟、無錫將更加快速便捷;蘇州最大的立交橋,尹山湖立交也正式通車了,吳中、姑蘇區、園區、吳江出行將更為便捷;蘇州北站綜合樞紐建設指揮部正式掛牌,通蘇嘉甬高鐵正式動工,蘇州又多了一個交通樞紐。
教育事業是城市能級的重要體現,作為“德慧之城”的蘇州,同樣在教育方面持續發力,新建了一大批學校,來迎接長三角教育創新發展的新形態,包括新建校36所,改擴建校4所、幼兒園9所、小學13所、初中5所、高中3所。高端教育資源的引進讓眾多著名學校落戶蘇州,南京醫科大學姑蘇學院揭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蘇州高等研究院選址工業園區、西浦慧湖藥學院掛牌、南京大學蘇州校區落戶科技城。
2020年,蘇州產業蓬勃發展,千億級產業落地,打造出一個全新的產業之城。蘇州與阿里巴巴集團簽訂全面合作協議,16個項目現場簽約落地;京東豪擲47億在高鐵新城拿地,全國第三家京東智谷落戶蘇州;互聯網大佬騰訊集團落戶蘇州新區,長三角首個騰訊數字產業基地呼之欲出;微軟項目和360項目相繼落戶吳中區。
從人人都說江南好,到現在人人都說蘇州好。源遠流長的蘇州河,記載了無數的千古傳世佳話。如今,蘇州這座不斷崛起歷史古城,商業、產業雙雙爆發,教育、交通兩面開花。
懷揣熱愛與憧憬,迎接2021蘇州
上一頁浩軼長卷已經翻頁,下一幅美好圖景正啟新篇,2020所有成就都為2021 的到來打下基礎,屬于蘇州的2021年正揚帆起航,讓人心生向往。
如今疫情穩定下的蘇州,跑步和散步的人隨處可見,比以往不同的是大家都帶著口罩,秩序井然地進行著室外活動。這座城市的味道并沒有寡淡了許多,人們開始按照以往的節奏經營著各自的生活。回顧2020年的抗擊疫情,人們漸漸地意識到,在秩序和天意之間,它以及身處其中的人自有位置,將跨越年份與我們同在,而步調一致、同頻共振、協調聯動的“共同體”防范機制,依舊是新的一年抗疫最值得復制的路徑。
2021年,蘇州各個領域規劃正在路上,全面開掛。蘇州交通利好繼續呈爆發式兌現,蘇州軌交5號線是全省首條全自動駕駛軌道交通線路,與現在已開通的每條軌交線路都有換乘;實施市區道路通行秩序優化提升工程,對20處交通堵點進行治理,打造20條示范道路、200個示范路口;市區新辟、優化調整40條公交線路;實施平海路、虎丘北P+R換乘停車場建設工程。
教育方面,蘇州也響徹“全國教育看江蘇”的口號。南大蘇州校區今年開始招生;由園區與西交利物浦大學共建的西浦慧湖藥學院,計劃于2021年錄取首屆學生;除了高等教育上的重要突破,蘇州的基礎教育也在不斷完善,2021年蘇州六大區范圍內均有多家新校區將正式投入使用;完成100所義務教育學校教室照明改造等。
商業是反映一個城市發展和繁榮程度最直接的指標,2020年蘇州已經有不少新的商業體正在冉冉升起,前有相城吾悅廣場、青劍湖天街開業,今年還有Costco超市、蘇州華貿中心、迪卡儂旗艦店、龍湖東吳天街等一批重磅商業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蘇州將找回“江南文化”的精神基因,再現蘇州千年古城的燦爛輝煌。近日,蘇州啟動“運河十景”建設,“運河十景”作為“江南文化”一項重要的品牌工程,將用“數字化”激發大運河文化帶活力,通過數字化3D、在線VR云展,打造永遠在線的展覽,全方位重現大運河文化的蘇州風采。
蘇州作為“最江南”的文化名城,有著千年古城的現代活力,而這個漸顯風姿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最美窗口”所帶來的驚喜,遠不止你所看到的。
時代波瀾壯闊,蘇州激勇入局。2021年,歡迎你來,一起見證,更好的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