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平
語文屬于基礎學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語文學不好對其他學科也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學習語文,課堂是關鍵,因此教師必須重視語文課堂,在課堂上實現教學效率的最大化,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帶著興趣學習,才能實現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課前準備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準備才能有成效,教師課前一定要做好準備。那么,具體又該如何去做呢?一般來說,教師可以先準備好教具,很多時候教具未必是齊全的,那就要動手自己來做一些。同時,教師要搜集所需資料,網絡時代資料的搜集并不是個難題,關鍵是要有心,想得細、想得全。此外,教師還要準備課件以及制作生詞卡等。當然,備課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說前面的準備算是物質上的,那么備課就是精神上的,教師要懂得厚積薄發的道理,為了講好一節課,一定要花大量的時間來準備,事無巨細、親力親為,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充分考量每一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這樣才能保證為學生上一節高質量的語文課,才能有效應對各種情況。教師要注重形式的多樣性,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確保他們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去學習。如此,學生和教師才會在一堂40分鐘的語文課里有所收獲。
創設愉快、輕松的學習環境
環境往往有著良好的誘導作用,教師在上課時要懂得對環境的運用。教師要努力去創設一個積極向上、輕松愉悅的環境,使課堂氛圍濃郁、學生興趣盎然。如何才能實現呢?首先,教師要跟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彼此信任;其次,應構建和諧的班集體,確保班級的平等、向上,學生之間互相尊重、團結友愛;再次,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發展與變化,小學生的心理往往較脆弱,教師要密切關注,及時了解學生遇到的問題,找出原因、加以解決,確保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此外,教師還要善于表揚,善于發現學生的可愛之處,對其每個微小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鼓勵。
比如,在教授《四季之美》時,教師需要考慮這篇文章的畫面感,學生如果只通過文字去理解文章,則可能會限于自身知識儲備,腦海中難以形成畫面。教師可以考慮借用多媒體等工具,以圖片或視頻的形式展示給學生看,這比干巴巴的文字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學習積極性。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先讓學生看課件,課件中應該包含不同季節的內容:春天是那樣充滿生機,夏天是那么多彩,秋天充滿情趣,而冬天也有其嫵媚之處……如此,可以營造出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這樣良好的氛圍中展開教學,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營造愉快、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方法有很多,重要的是找到最恰當的方法。同時,教師也需知曉:每個年級、每個單元、每一課都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切忌“千篇一律”、不思創新,不然可能會帶來“畫蛇添足”的負面影響。
開展多種形式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
課堂上,教師要努力使學生處于一種主動、積極、興奮的狀態,讓學生樂于學習。方法有很多,如通過故事引入正題、通過圖片或視頻巧妙引出正題、以一首歌或一個游戲導入……方法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只要是生動活潑的都是可以采用的,不要千篇一律,要找準學生的興趣點。比如在教授《草原》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展示美麗的草原,通過讓學生觀看草原上遼闊天空的情景,把學生的思維牽引到內蒙古茫茫無際的綠色草原中,使其“親身體驗”到草原上壯麗的景象,既直觀又形象,使其產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善用鼓勵與表揚,給予正向激勵
鼓勵和表揚是教師最不應該吝嗇使用的。在鼓勵和表揚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會更積極、陽光與自信。在語文課上,教師要善于使用表揚:“你回答得很準確”“你總結得很全面”“你的聲音有播音員的感覺,不錯不錯,但要再接再厲!”……這些表揚的話語,能極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而言,學生最在乎教師的評價,教師的鼓勵、表揚與肯定,最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也最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的牽引,學好語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誠然,語文課堂上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與策略,絕不僅僅局限于上述幾種。語文教師應在實踐中持續探索、努力探尋、反復實踐,找出適合自己使用又易于被學生接受的好方法。探尋語文課堂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策略任重而道遠,但只要教師足夠努力、始終堅持,好的方法與策略定能如雨后春筍般持續涌現出來。
(作者單位系昆山市石牌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