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永桂 高雁
課外閱讀在小學教學中十分重要,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五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現狀
為了解五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現狀,發現五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存在的問題,筆者對H市某五年級學生和家長進行隨機調查并進行方便抽樣,調查方法以問卷和個人訪談為主,共發放調研97份問卷,其中學生問卷54份,占55.67%;家長問卷43份,占44.33%;回收89份,有效率91.75%。
五年級學生的課外讀物主要靠外部提供。“你會自己購買或者租賃課外讀物嗎”的問題反饋結果顯示,五年級學生自己購買和租賃課外讀物的比例僅占8.9%。很多家長表示經常利用周末時間帶孩子逛書店并購買課外書,這些都體現了家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支持。通過訪談,筆者發現隨著年級的升高,五年級學生識字量提升,家長對其課外閱讀重視程度明顯降低,這是五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興趣隨年級遞增而削減的原因之一。
五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范圍不夠廣泛。從筆者近一年的觀察及問卷中“你喜歡讀下列哪些類型的書”反饋的結果看,五年級學生課外讀物的類別主要有:教學輔導、故事小說、動漫游戲,其中教學輔導書主要是各種教學參考書、習題選、試題集及作文選等。五年級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日益提升,因而偏愛故事性較強的書目。
五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問題分析
閱讀興趣的缺乏往往是導致課外閱讀難以開展的一個重要原因。現在,人們已普遍認識到,只有培養兒童的閱讀興趣,才能造就一代愛讀書的人。但在問卷調查及平時的觀察中筆者發現,29.8%的五年級學生閱讀的主觀能動性不強。此外,雖然現代科技的發展使人類文化知識的傳播載體日益豐富,但其中書籍仍然是傳播人類文明最主要的載體,仍然應該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所需的精神食糧中的“主食”。當前,部分小學生對出版界認為的“少年讀物”并不完全認同,但由于他們知識水平有限,閱讀的主要是大眾通俗文學作品。
學生課外閱讀興趣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正確選擇課外讀物,能培養學生自信的閱讀心理。如果學生只能讀懂書本的1/3的內容,就應該借助參考書,先讀同類性質的內容較少、較淺的書,以提高自己的知識經驗,減少閱讀的難度,再讀難度較大的書。讀來感到有收獲,學生自然就會產生閱讀興趣,有了興趣,才能使閱讀堅持下去。
閱讀的意義不僅在于能獲取知識,還在于將閱讀獲得的信息相互交流,分享讀書過程中的喜怒哀樂。教師和家長應把握交流與共享的契機,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交流活動,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交流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如把時間設置在茶余飯后,一家人坐在一起聊一聊最近讀書心得體會;學校可以在學校禮堂里舉行一個朗誦會,讓學生對優美的文段進行配樂朗誦;教師可以組織以名著為基礎進行故事的再創作,讓學生表演課本劇,鼓勵學生充分挖掘文本,形成課外閱讀和交流的良性循環。
興趣的持久性在閱讀中尤為重要,但閱讀興趣本身并沒有長久保持的功能。現實情況表明,對大多數學生而言,光靠自己難以形成濃厚的、持久的興趣,他們的閱讀興趣往往和家長一致,如果家長重視閱讀,孩子讀書的興致也高。學生把自己的期望、價值觀和教師、家長的興趣結合起來并納入自己的頭腦,就強化了自己的興趣。
要培養課外閱讀興趣持久發展,除了學校教育的積極作用,還要充分運用家庭和社會己有的閱讀條件和教育力量。閱讀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學校及家庭對于課外閱讀的關注程度。不同的家庭背景對孩子建立什么樣的閱讀方法有著深遠的影響。家長應積極創設一個合適的閱讀環境,提供合適的閱讀材料,和孩子一起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重視家校聯系的同時,更要運用社會力量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要凈化社會環境,為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興趣提供社會物質條件,充分發揮社會對大眾傳播作為學生課余文化生活施加積極影響的監督和評價作用,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