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祥 肖苗苗
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現代化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教師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本文基于科目單元整體教學中核心素養培育研究提出以下幾點方略:首先,教師應尊重學生認識規律,引導學生真正懂得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進而提高自我;其次,教師應從學習規律入手,向學生傳授知識,提高學生知識修養的同時影響核心素養的養成。
在小學學科單元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教育是當前新課改提出的新要求,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包括個人修養、道德修養、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等,這不僅是素質教育大背景下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師成功教育的關鍵。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基本狀況
學生在相應年齡階段學習接受一定知識過程中,自身慢慢形成有利于在社會中生存發展以及促進個人終身發展的重要品格和關鍵能力,這就是核心素養。核心素養在當今教育教學中影響甚廣,將學生培養為高質量人才,推進素質教育全面實施,促使教育質量全面提升,都依托于核心素養的指導。課程教學和教育方案在新課程標準指導下,將現階段的教育著重于發展高素質教育。
核心素養落實措施
教師應結合實際,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數學在生活中廣泛應用的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因此脫離實際應用去學習數學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師準備數學教學活動時,切忌閉門造車,應著重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強調教學的實踐性。例如,在學習小學數學二年級“數據收集與整理”時,教師可在課前以多媒體的形式,分別播放香蕉、蘋果、橘子等水果圖片并詢問學生喜歡以上水果的都有多少人,請學生分別收集數據并進行整理,使學生在實踐活動過程中真正理解數據收集與整理的內容,提高數學思維,發展數學意識,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應遵循教育規律,提高學生知識水平。教師在正式授課之前應當做好必要的準備工作,首先,要明確課程標準,熟悉教材知識點,在此基礎上撰寫適合學生的教學設計與教案。在開始每單元的學習之前,教師要把握單元整體和知識點二者之間的關系,確保在給學生講解的過程中在大方向上不會產生失誤;同時,應讓學生以在課堂上體驗數學知識的魅力為前提,把握單元教學進度,使學生充分理解學習內容。其次,在單元教學設計上,教師要充分考慮現階段一些學生對知識的接納程度,對于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要多讓其鍛煉,使其不斷前進;對于接受能力一般的學生,要多做鼓勵,耐心培養,不可急躁,使學生的學習層層遞進。就這樣,教師通過不同的方式傳遞知識、解答疑惑,既提高了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也促進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教師應以讓學生掌握單元教學為整體目標,滲透核心素養教育。小學數學知識點大多數較為雜亂分散,這使學生在學習時容易面臨較大的困難。例如,在學習五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時,學生先是學習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之后便開始學習圖形的運動,這樣跳躍式的章節不利于學生歸納總結知識,這時,教師便可以對學習過程進行適當調整,把握整體,對單元知識點作梳理,使知識點清晰明了,以便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解并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提升自我核心素養。
教師應增強師生互動,使學生共同進步。新課改當中的學生觀要求教師應認識到每位學生都是具有獨立意義以及獨特的個體,在數學教育上,每位學生對每一單元的學習都會有自己的想法;且素質教育要求新型教育要注重師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習慣,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主動與學生探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例如,在學習圓柱與圓錐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問學生圓錐與圓柱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聯系,指引學生展開討論,并在討論過程中與學生交流,使學生產生思想碰撞,這對促進學生的智力開發和改善交流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就總體而言,從備課到學生學業評價的教學過程都不能脫離核心素養的培育這一中心要求。在教導學生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夯實文化基礎、提升知識水平為目的,以興趣做主導,促使學生主動學習。除此之外,還應在小學數學講課過程中將素質教育貫穿始終,促進學生數學學習意識的養成,使其創建數學邏輯能力,提升其核心素養,實現核心素養的真正價值,促進其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系博山區域城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