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琴
幼兒言語能力指幼兒在與他人交往時具備的條件,包括傾聽、表達、理解、前書寫四個方面的能力。幼兒期是幼兒言語能力發展的關鍵期,在這個時期,教師有效的培養策略可以推動幼兒言語能力的發展。
在實施“垃圾分類”微項目活動前,我班部分幼兒在言語能力上表現出語言表述不清晰、語句不連貫、對語句理解不準確、前書寫能力弱等特點。在“垃圾分類”微項目活動中,教師實施的一系列培養策略,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言語能力。
教師應創設輕松、愉悅的言語環境
在實施“垃圾分類”微項目活動中,我用班級討論分享的方式,讓他們自由發言。在微項目活動開展前期討論垃圾如何分類的問題時,我發現,幼兒如果發現教師在關注自己,容易產生壓力,會欲言又止,也會不自覺地減少和同伴的交流。在后面的討論過程中,我盡量不引起幼兒關注,讓幼兒放松地、沒有壓力地互相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到有幾個平時很調皮的幼兒一直在往我的方向看,確認了我沒有看他們后,立刻和伙伴們聊得火熱。教師在幼兒的眼中通常是有威嚴的,很多時候,幼兒面對教師的提問,會出現“不敢說”“怕說錯”的心理。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要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在幼兒表達時,認真地傾聽并做出積極回應,給幼兒更多安全感,讓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
教師應重視同齡人的榜樣示范作用
在進行垃圾分類的宣傳活動時,幼兒拿著自己的宣傳單走進社區。看到社區活動中心有一些爺爺奶奶們在一起聊天、曬太陽。幼兒一開始是膽怯的,停在那里,用充滿期待的眼神看著老人們。一位爺爺大方地問幼兒:“你們這是在做什么?”丞丞立刻回答:“我們在宣傳垃圾分類。”說完立刻跑向這位爺爺,將自己手里的宣傳單塞給了這位老人。有了丞丞的示范,其他的幼兒也開始慢慢走向這些老人,伸出自己稚嫩的小手,給這些老人發宣傳單,雖然話語不多,但也愿意開口說幾個詞,個別幼兒還跟老人們聊了起來。丞丞的示范起了很大的作用。作為同齡人,幼兒會不自覺地相互比較,在看到丞丞大方地表達后,很多幼兒也被帶動了。班級的幼兒處于同一個年齡段,伙伴的榜樣示范作用比成人的示范更具效果。
教師應豐富項目活動的內容,在交往和運用中提高幼兒的言語能力
教師在實施項目活動前,應預設多種形式的活動,以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幼兒天生對藝術活動有著很濃厚的興趣。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在開心的游戲環節中更愛表達,語言的表述更加流暢自然。因此,在后期,我將有關垃圾分類的內容和藝術活動結合,增加了垃圾分類的繪畫活動,并進行比賽,幼兒的興致高漲,在繪畫的過程中也在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平時不愛表達的幼兒也能在這樣愉悅的活動中主動向伙伴表達自己繪畫的想法和創意。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愛玩的天性,在設計活動時將活動和游戲結合,讓幼兒在玩的過程中既能獲得有益的經驗,又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言語能力。
教師應培養幼兒對語言的興趣
垃圾分類活動中包含很多語言活動,在活動中,言語能力較好的幼兒更喜歡表達和傾聽,言語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在活動中更容易走神,注意力分散。發現這個問題后,我將語言活動進行了修改,加入了一些游戲。幼兒在游戲中哈哈大笑,也會針對哪個“垃圾”放錯了進行爭論,會為了自己的觀點說出自己的理由,說錯的地方還有其他同伴進行糾正。幼兒對活動的喜愛,增加了其對語言活動的興趣。教師在和幼兒進行對話時,要鼓勵幼兒多表達,并且給予積極回應和肯定。有了教師的肯定和表揚,幼兒會更加樂于去表達,這樣就形成了良好、積極的循環。幼兒在語言方面的自信心增強了,能增加對語言的興趣,提高言語能力。
教師應及時糾正幼兒的語言錯誤,并給予正確的示范
幼兒期是幼兒言語能力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幼兒還沒有完全具備邏輯思維能力,有時語言表述會出現顛倒、錯誤的情況。這個時候,教師要及時糾正幼兒的語言錯誤,并告訴其正確的表達方式,同時要求幼兒重復,讓幼兒不斷積累正確的語句,這樣,幼兒才能做到學以致用。當幼兒的表達不連貫時,教師應該起到積極的作用,給幼兒示范。幼兒知道什么是正確的,才能做到正確。
言語能力是幼兒發展的一項重要能力,對幼兒的終身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通過多種類型的活動和不斷實踐,總結對幼兒言語發展最有利的培養策略,利用身邊的一切資源,抓住一切契機,培養幼兒的言語能力,為幼兒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
(作者單位系蘇州市吳江區蘆墟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