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登山
長期以來,我國廣大教師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嘔心瀝血,默默奉獻,為健康中國和教育強國提供智力支持和知識貢獻,贏得了全社會廣泛贊譽和普遍尊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老師應有四個標準,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要有扎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在高中教學中,學校體育教學具有相應的復雜性和特殊性,有著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對體育與健康教師的職業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更要以“四有”好教師標準來要求自己,提升自己。筆者根據本人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實施育人的案例,來剖析“四有”在教學中的指導意義,服務于體育教學,引領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發展。
體育與健康當前是學校非常受重視的一個學科,注重培養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它所承載的任務也日益繁重。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體育教師,牢記“四有”好教師標準,與學生一起共同學習成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修養。只要我們真心付出,認真研究課堂教育教學,就會發現體育教學中存在各種問題,針對體育課堂主人的變化而應不斷的調整與之相適應。
1 高中體育教學現狀
我校在本市普通高中行列屬于薄弱學校,學習習慣不太好,興趣性不高,在體育教學方面,以我校作為研究對象。通過校內師生訪談及調查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我校師生存在的現象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學生方面
升學壓力大,學生和家長更重視文化課。由于升學的壓力大,高中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課學習上,他們上體育課有的是迫于紀律的壓力,有的是為了單純的調節,有的是為了從緊張的文化學習中得到暫時的解脫,更多的則是因為學校對體育課的安排而出于無奈,不得已去應付。另外社會、家庭給予學生的升學壓力對學生的影響比較大,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重點大學,而考大學的唯一標準無非還是文化課成績。所以絕大多數家長都不希望學生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運動場上。學生應有的體育鍛煉時間被剝奪,參與體育鍛煉的習慣很難養成。
1.1.1 學生身體和心理素質現狀
學生身體素質差,運動鍛煉的基本技術技能薄弱,意志品質脆弱,怕吃苦受累,很難體會到體育鍛煉帶來的成功喜悅。大部分學生沒有掌握相應運動技能,個人項目和團體項目根本參加不了,很難具備良好的體育品德。另外隨著出行交通工具的多樣化,交通越來越便利,學生出門步行的機會都很少。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通過調查發現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不善言表、缺乏自信、沒有激情活力、適應能力弱,有心理疾病的學生也越來越多。現在國家日益繁榮富強,高中生身體和心理素質亟待加強,令人擔憂,應引起社會、學校、家庭各方面的高度重視。
1.1.2 學生對體育與健康課的認識
體育與健康課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門十分喜歡的課程,但實質上并不是如表面上的那么美好,這和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教育是離不開的。他們喜歡的是體育課上的自由活動,也就是愛玩什么,玩什么;愛干什么,干什么。他們不想要老師的干預,甚至不想學習教師教授的內容,同時存在很多不良惡習在體育課堂中蔓延。
1.2 教師方面
1.2.1 備課不充分
由于體育與健康教材內容的復雜性和特殊性,缺乏統一的衡量標準,備課組不能統籌安排上課內容。教學內容沒有新穎性,趣味性不高,沒有精心設計教學組織。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感到高中體育教師疲于應付課堂的現象較普遍。
1.2.2 學習能力弱,汲取新知識新技能少
體育與健康課得不到社會、學校、家長的重視,沒有升學的壓力,沒有評價的統一標準。體育教師懈怠的現象自然存在,不愿在工作中鉆研專業業務,不主動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參加學習培訓也疲于應付。上課動作示范不規范,和儲備的技能技術密切相關,不能新的知識和技能教給學生。具調查發現不少體育教師身體素質一般,也沒有鍛煉的習慣。
2 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體育教師要不間斷的學習理論知識,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能,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斷的創新能力。本人認為學校體育教育目的要與社會的發展緊密聯系,重視培養學生的健康行為,運動能力,體育品德。
2.1 利用室內理論課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端正學習態度
加強思想教育是搞好體育教學工作的保證,思想教育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體育教學的成敗。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這段話明確告訴我們體育不僅僅只是鍛煉身體,更應該注重品德的教育。通過理論學習,讓學生明白體育鍛煉的功能和育人目的,只要有健康的身心,才能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體育鍛煉是學生人生學習工作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學生明白為何而學,弄明白這個問題,自然會主動投入到體育與健康學習中去。
2.2 結合體育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教育
在進行各種運動項目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基本要領,還要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進行教學。在體操山羊分腿跳躍這一教學中,會出現大多數學生膽怯、畏難的現象。教學前應首先進行啟發、鼓勵,要求學生克服膽怯的心理,進行輔助教學,向學生進行講解、示范,讓膽大的學生先跳,完成后及時鼓勵。對膽小和身材小的同學,加強幫助和保護,鼓勵他們嘗試克服恐懼的心理。在教學中,通過保護和幫助,進行團結友愛教育。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抓住各個環節,注意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經常鍛煉的習慣。
2.3 通過體育游戲和比賽,對學生進行教育
體育游戲是體育教學中常用的手段,它具有一定競賽因素,趣味性強,形式多樣、內容活潑、簡單易行,而且思想性強,能夠很好的進行集體主義、團結友愛、組織紀律教育。通過教學,使學生在活動中體現出相互聯系、親密合作的團隊精神,每個學生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合作意識。
2.4 通過執行課堂常規對學生進行教育
體育課堂常規不同于其它學科,課堂常規起著很關鍵的作用,同時也是最起碼的要求。上課時衣著、鞋帽、圍巾、裙子等均要按要求嚴格執行。當然學生能否自覺執行,關鍵在于教師是否以身作則。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我在體育教學中,處處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學生上課穿球鞋、運動服的同時,我自己都會首先做到。冬天迎風站立,夏天朝太陽站立,長跑教學等我都會和學生們一起進行訓練,這樣既鍛煉了自己,又教育了學生;既提高了教學效果,又培養了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養成了良好作風。
2.5 加強集體備課
集體備課要真落實,而非流于形式化,體育教研組備課應注意年級學段的區分。制定統一的教材、單元教學計劃、課時計劃,讓班級學習內容同步化,有利于教師之間的交流探討,更有利于學生的反饋。實行年級班級凝聚化、統一化,師生共同參與緊密聯系,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發展。
2.6 提高不斷學習能力
體育教師面對學生時更要有淵博的學識,隨時對學生都有可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專業理論方面的、專業技能方面的、其它方面的,只有不斷的加強技能理論方面的學習才能夠很好的注入新鮮的血液,才能成為學生仰慕的對象。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具備良好的體魄離不開平時的鍛煉,體育教師更應該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強健的身體和健康的心理是體育教師從業的兩大法寶,指導學生掌握運動技能,養成鍛煉的習慣,自己應先做的到。
3 “四有”標準的意義
結合習總書記到北京師范大學看望教師學生,向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慰問和祝賀,并提出“四有”好老師標準。根據個人的工作經歷,粗略談及自己的一些淺薄看法。
3.1 要有理想信念
堅定的信念意味著教師肩負著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在職業生涯規劃中就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交際能力和集體主義榮譽感。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目標,掌握新時代中學生具備的能力,學生需要在社會實踐中去認識社會,了解社會,必須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體育與健康課堂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項運動項目具有獨特的社會交往特性,其實相當于人生路上的一個縮小版,可以體會成功的喜悅與失敗的沮喪,在跌跌撞撞中成長。在教學過程中教會學生認識體育的實質,認識社會,學會競爭、學會合作和相互尊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適應能力。
3.2 要有仁愛之心
愛是教育的靈魂,教師肩負著立德樹人的任務,要有仁愛之心。關愛學生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義務,把愛貫穿于教育教學中去。在體育活動中無論是個人項目或集體項目,都要具備良好的體育品德。遵守規則,尊重裁判,學會尊重對手,要有仁愛之心。并在教學實踐中去真心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注重學生個性的培養,做到有愛心、有耐心。
3.3 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道德情操高尚的教師,他的學生也會是道德楷模。學生正確價值觀、人生觀是個體進行行為調節和控制的參照系。正如總書記指出的: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并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我們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以身作則,給學生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通過教學實踐和運動項目比賽,遵從事物的客觀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靠能力、毅力克服學習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不斷提高自己。
3.4 要有扎實的學識
教師不能只滿足于師生之間“一桶水和一碗水”的知識傳授關系,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由于體育專業的特點,體育教師不可能掌握所有運動項目的技能和專業理論,但必需具有一專多能的技能本領和融會貫通的教學與課余訓練能力。要有扎實的運動能力,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教師的專業技能是讓學生產生魅力認同的第一印象,學生對教師專業魅力認同的提升,主要依賴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能力、組織與管理能力、教會學生掌握專業技能的方法,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養成參加各種體育活動與體育鍛煉的習慣。
3.5 新時代的體育教師
新時代體育教師更不能思想觀念落后,育人道路上與時俱進,注重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學組織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手段要多樣化、創新化。學校體育發展任重而道遠,新時代體育教師理所應當的擔起該擔的責任。健康的身心是每個學生筑夢的基石,雖然未來責任重大,習總書記提出“四有”標準堅定了新時代教師的自信心。
4 結論與建議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要無愧于這一光榮稱號。作為一名新時代體育工作者,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扎實的學識,要有仁愛之心。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要為學生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在體育教學中我們要采用多樣化的教法,為學生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健康、快樂的成長。養成終身的鍛煉習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努力奮斗!
(作者單位:合肥八中教育集團銘傳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