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麗麗
摘要: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逐漸發展,教育教學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促進了課堂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其中,信息化技術在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應用,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吸引學生興趣,而且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美術學習資源,拓展視野,培養創造性思維。本文主要對信息化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進行探究,旨在進一步提升美術教學有效性,優化課堂教學質量,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大有裨益。
關鍵詞:信息化 ?美術課堂教學 ?具體運用 ?對策
信息時代,實現信息化教學成為美術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也是提升美術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路徑。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是對傳統美術課堂教學形式的創新與優化,拓展了美術教學形式,增加了美術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能力具有重要推動意義。
一、信息化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先進的信息化科學手段在教育教學中的全面應用,可以為學生創建更加優質的學習環境和氛圍,促進課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和靈活性,豐富教學內容,吸引學生參與興趣,是提升可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徑。信息化在美術課堂中的有效應用,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和改革,能夠為學生創建真實的教學情境,吸引探究興趣,幫助他們更加直觀化的觀察和理解學習對象,促進教學水平的全面提升。信息化教學模式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有:(1)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主要通過課本教材中的內容對學生進行教學,平面化的教學內容難以引起學生的心理共鳴和學習興趣,更是無法引導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細節性觀察和欣賞,教學效果不佳。信息化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設備,為學生提供視頻、圖像、動畫等教學內容,讓學生更加直觀化和形象化的對美術作用進行觀察與學習,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設備的動畫功能,為學生提供立體式的美術作品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夠對課堂教學進行渲染,滿足學生心理需求,優化教學質量。(2)促進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網絡信息技術,對美術專業知識、經典作品等進行優化整合,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化、系統化和針對化的課堂教學知識,并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直觀化、形象化展現,對學生視覺感官形成刺激,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與學生內在情感心理產生共鳴,對學生情操具有重要的感染和陶冶效果。此外,信息化技術的有效應用,還可以降低美術教學難度,把抽象的美術概念轉化形象化的語言、圖像等,強化學生的美術認知能力,培養藝術欣賞能力,為學生全面藝術素養的提升提供幫助。
二、信息化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策略
(一)整合網絡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在網絡上具有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需求,對這些教學資源進行查找、提煉、整合,使其成為系統的教學資源,在美術課堂上向學生進行展示,不僅可以增加教學內容,增加美術課堂教學趣味性,而且可以拓展學生藝術視野,激發學習興趣。[1]例如,在學習“敦煌莫高窟”的相關內容之前,教師可以在網絡上查找敦煌相關的資料,包含文字、風景圖片、紀錄片視頻等,并對其進行優化整合,形成完整的教學資料,進行播放,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敦煌莫高窟具有更加具象化和全面性的認知,也能夠從直觀化的圖片、視頻中產生視覺沖擊,對學生心靈產生震撼力,激發其內在情感共鳴,促進學生學習熱情和動力,也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促進情感體驗的提升。
(二)應用網絡技術,開展美術作業
計算機網絡技術功能是多樣化和靈活性的,教師可以充分挖掘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勢,實現網絡技術與美術教學的全面融合,如可以利用PS軟件,引導學生在網絡上進行美術學習和創作。網絡化的藝術創作是信息時代的重要趨勢,也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引導和鼓勵學生利用計算機網絡上的繪畫軟件開展美術創作,也可以利用相關軟件對繪畫進行優化處理,既可以提升美術創作和繪畫處理的效率與質量,通過線上提交作業、批改作業,也方便教師進行集中修改,提升教學效果。
(三)創建教學情境,營造教學氛圍
教師可以綜合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為學生創建真實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內在情感共鳴,使其對美術知識和美術作品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領悟,拓展學生學習視野,促進其藝術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全面提升。例如,在學習“送子天王圖”對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現具體的作品形象,并讓學生進行細致性觀察,還可以鼓勵學生小組討論,對繪畫技巧、創作意圖、內在思想等進行分析和探討,強化學生對美術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對三大原色進行講解時,可以播放相關的音樂歌曲,與不同顏色的情感基調形成對應,讓學生在音樂情境中深化對色彩的理解和應用。
(四)強化課堂互動,培養創造能力
信息化技術手段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全面應用,為課堂互動教學提供了便利。教師可以綜合利用多媒體的交互動能,增加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促進其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全面提升。[2]如,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軟件引導學生進行色彩練習,把課本上抽象性的專業術語轉化為形象化的內容進行理解和掌握。此外還可以利用VR技術,對學生的美術作品進行立體化展現,讓學生對彼此的作品進行互相評價或者是自我評價,取長補短,促進美術欣賞能力和創作能力的全面提升。還可以構建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可以上傳相關的教學知識、作品等,并利用該平臺與學生保持實時互動與交流,為學生的學習問題提供及時的反饋,對學生上傳的美術作品進行及時點評,優化美術教學模式。
結語
綜上所述,信息時代,網絡信息技術手段對社會各行各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信息化技術手段與美術課堂教學的融合應用,對于提升美術教學效率,優化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習熱情具有重要的推動意義。在具體課堂教學中,要對網絡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利用網絡技術開展美術作業,綜合利用多媒體技術創建教學情境,并積極推動課堂互動,促進美術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錢文秀.信息化教學模式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藝術家,2020,{4}(03):43.
[2]王君.芻議信息化資源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時代教育,2018,{4}(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