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
基于素描造型的定義,簡單描述,素描造型能力即是在平面的物質上表現和刻畫形象的能力,對學生素描造型的教學即是對學生素描造型能力的培養。在高中美術教育中,從高中美術生考學以及未來藝術發展考慮,美術教學中對高中美術生素描造型能力的培養更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因此在素描教學中,美術教師應將“培養學生的素描造型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第一節 培養學生作畫時的結構與形體意識
結構與形體是密切相關的,結構是造型的本質,沒有結構就沒有形象。在素描中明暗等可變的因素都是受結構制約的,并且在結構基礎上產生的明暗才能表現物體的特征。而形體是解剖結構中的大塊面的基本形狀,素描造型的過程就是對形象結構、形體分析認識和概括表現的過程。因此,在高中美術素描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結構和形體意識,讓學生認識到掌握它們對于培養素描造型能力的重要性。
培養學生的結構與形體意識,首先得讓學生理解什么是結構與形體。教師可以設計一堂關于素描中結構與形體的課程,在課程中以圖樣或實物為例,對物體的結構與形體進行解說分析,按物體結構與形體的分析步驟與方法引導學生與老師一起進行理解。并在課堂中訓練學生在腦海中再現物體的3D模型,并對其進行結構與形體的分析,再將分析的結果在紙上再現。可重復對學生進行此課程訓練,以游戲形式或者其他有趣的形式。通過訓練讓學生逐漸形成物體立體空間構造的結構意識,以及先看到形體,再對形體各個面進行具體分析,最后分析邊緣和輪廓的形體意識。在平時的素描訓練中,老師注意也要注意將結構與形體掛在嘴邊,提醒學生在作畫時時刻注意。并且穿插難易程度不同的結構素描靜物寫生,來訓練學生的結構與形體意識,讓結構與形體意識成為學生作畫時下意識就會注意的習慣,來培養學生的結構與形體意識。
第二節 培養學生的整體觀
在高中美術素描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學生對于整體的把握也是素描造型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如果學生素描學習中缺少整體觀,學生就感知不到自己所畫美術作品的整體效果,一直停留在局部刻畫,也不利于表現完整畫面。
眾所周知在進行美術考試時,由于時間的限制和考生缺乏整體觀,很多美術考生的作品都是塑造完美的上半身搭配粗糙簡陋的下半身,抑或是一個近乎寫實的頭、手搭配寥寥幾筆的身體而草草的結束。從這就可以看出整體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注重整體從全局出發進行創作,拋棄所謂細節的“摳”,才能創作出一個有整體感、完整的作品,避免出現頭重腳輕的錯誤。繪畫大師徐悲鴻有一句著名的繪畫理論:“盡精微,致廣大?!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當你不斷去看畫面中大關系的時候,你就已經在做細節了,所以在素描訓練中美術教師就要注重指導學生樹立畫面整體觀了。
首先,要培養學生整體把握和局部刻畫相結合的能力。整體觀察和局部刻畫是辯證關系,整體觀察是為更好地刻畫局部,而局部刻畫又受限于整體觀察。比如,要指導學生畫一個陶罐和一個蘋果時,教師要先指導學生從整體去觀察這兩個物品的空間位置、前后關系等,讓它們成為畫的一部分,然后再詳細觀察陶罐和蘋果的細節。作畫時,也要先大體畫出陶罐和蘋果,再仔細地勾勒它們的細節。這樣畫出來的素描才能有整體感,不至于位置偏移,大小比例不一。
在素描訓練的過程中,不斷強調讓學生注重整體,不斷地去進行比較,切忌孤立的去看待某一個局部,我們對于整體關系的控制和把握正是在不斷的比較之中產生的。所以學生畫素描的每一步都應該是一個完整的畫面,并不是一個完整的單個。在塑造的步驟中,更要讓學生整體把握畫面,控制整個畫面的黑白灰、空間透視、大的明暗關系,使畫面處在一個協調的環境中,這一步至關重要,稍一不注意整體關系的控制,就會使整個畫面變得“亂”“花”。對整體感的訓練,就是訓練正確的觀察方法,提高對整體感的認識能力,培養整體的眼光修養。因此也要注意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素描作品的品質。學生觀察能力提升才能使物體和畫面的處理更為得當,并將素描的藝術特性充分展現出來。
第三節提升學生的鑒賞力和素描表現力
學生在進行素描繪畫中,其刻畫的內容雖然只是一部分物象,但其卻是構成整個畫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生只有在素描表現方面比較突出,創作出來的素描作品才會更加具有表現力。所以說,教師在開展素描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加強結構、形體以及整體感等方面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在繪畫時運用自如,還要對學生的藝術修養和素描表現進行訓練。
學生對事物的認知程度在極大程度上受他們所擁有的藝術修養和繪畫水平的影響,因此,美術教師在素描教學過程中加強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素描表現力也十分重要。對學生鑒賞力的訓練可以通過圖片、繪畫書籍、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各種類型的素描作品,這有利于學生接觸和了解更多素描知識,并通過對大師素描作品的鑒賞學習他們結構的表達、造型的表現和畫面的處理。在對各素描流派的整體發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后,從中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找到自己喜歡的素描風格,理解學習以至于形成自己獨特的素描風格。對高中美術學生來說,不需要他們精通素描繪畫技能,但要培養他們擁有自己的繪畫風格和獨到見解,避免像工廠流水線一樣千篇一律。還要積極引導學生賞析優秀的素描作品,通過不斷地接觸藝術作品,使學生的藝術鑒賞力得到有效提升,從而使高中美術素描教學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應試教育。
學生在對大師的素描作品鑒賞后,可以對大師作品進行臨摹學習。南北朝時期生活在南齊時代的著名人物畫家和美術理論家謝赫提出的“六法論”其中之一,“傳移摸寫”指的就是臨摹和寫生,對大師作品進行臨摹學習,有助于學生追尋自己的繪畫風格,完善學生自身的繪畫水平。前期對大師的素描作品的臨摹學習中,學生可以先進行臨摹作品的簡單復制,這個階段學生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作品臨摹,但這個階段的臨摹學習要做到目的明確并且臨摹作品的量要大,主要側重于對作品用筆技法、構圖、造型等方面的學習。中期的臨摹學習中,不求速度和量,只求質量。這階段學生要對喜歡的大師素描作品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揣摩,對作品中自己非常喜歡的點進行細致的臨摹學習,并可以嘗試結合自己的審美、繪畫特點進行創作。在前兩期的臨摹學習完成后學生就可以開始后期的學習了,這階段學生可以嘗試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臨摹學習的技法,進行歸納創作,完成后將自己的作品與臨摹的范本反復對比、思考??醋约旱淖髌放c臨摹范本有什么區別,作品中哪些東西是該舍棄的,哪些東西是該保留的。經過系統的臨摹學習后,學生的素描表現力與以往相比是有質的不同的,對于素描語言的理解更深,學生的素描造型能力也是有所提升的。
湖南科技大學 4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