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平
體育運動可以增強學生的體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對于校園體育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完成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任務,對此,出現了游戲式體育教學,給予傳統教學進行創新,更好的滿足學生的身心鍛煉需求。本文作者將著重探討高中體育教學游戲方法的運用,為此提出幾點建議,以供現階段高中體育教學的參考。
1 游戲教學方式對于體育課的必要性
1.1 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
高中階段的學習是屬于學習生涯的過渡階段,也是人生轉折點上最重要的三年。高中的課程難度比較大,對于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會非常大,很多學生因為心理素質不好,甚至部分學生出現抑郁癥的現象,最后承受不住強大的課業壓力而選擇輟學。新課程改革下的游戲教學,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完成體育鍛煉,不斷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對于學生的心態也會有一定的積極影響,45分鐘左右的課程可以讓學生忘掉課業的壓力,放松心情,在體育課中找回青春和自信。
1.2 激發高中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
傳統的高中體育教育方式都是會設定一定的訓練項目,要求學生達到訓練的標準,使很大一部分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導致學生的學習壓力不能得到緩解,反而愈加嚴重。采取游戲式的體育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出學生對于體育項目運動的好奇心,在游戲的帶動下,自主的參加體育鍛煉。這種方式可以為學生創建歡樂的課堂氛圍,學生會更容易接受,從游戲中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后,學生在高難度的體育項目面前,會更愿意挑戰,對體育運動會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也減輕了教師授課的壓力。
1.3 有助于培養高中生的思維能力
高中階段的學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是像成熟過度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對于學生的正確引導也是高中教育的重要內容。游戲式的體育教學方式不單單可以培養學生對于體育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教師通過對體育游戲的規律設計,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展開自主想象,努力達到游戲的目標,在不斷的嘗試過程中,發現規律,培養學生創新和自主學習的能動性。
2 高中體育教學游戲方法的具體應用
2.1 合理選擇游戲教學的類型
新課程改革下,游戲式教學應用于高中的體育教學中,為科學合理的設定游戲類型,體育教師需要在授課時做好備課工作。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要對班級學生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進行調查,抓住學生的心理需求,進而選擇符合大眾心理的體育游戲類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前準備過程中,需要多選取幾種游戲類型,對游戲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游戲的教學價值,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量,最后選擇最優質的游戲類型;由于學生性別的原因,男生和女生都會有各自的特點和興趣,對此,教師在游戲選擇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男生可以設置一些籃球、足球、排球等的體育活動;女生可以是羽毛球、健美操等;進而可以針對性的安排學生的體育運動,符合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更容易接受的游戲可以大大的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2.2 以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要目的
高中學生是整個年齡段中是對自己人生形成正確認知的關鍵時期,對于任何的社會事物都會有自己的行為認知。對此,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也是新課改背景下的重要要求。體育運動不斷可以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心智情況。除此之外,對于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和社交能力會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比如說:高中生的籃球訓練中,首先需要掌握打籃球的基本要點,其次,需要對籃球的每個位置進行合理分配,陣型的排列方式和隊友的合作默契是籃球制勝的關鍵,過程中,學生會逐漸了解到自身的長處和一些創新意識,進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創建輕松愉悅的體育課堂氣氛,鍛煉身體的同時,對學生的心理和其他能力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完成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
2.3 以學生為主體,針對性設定游戲
新課改下,體育教育需要創新,首先,需要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根據學生實際所需來制定游戲課程,創建體育游戲活動時,需要以學生為課堂主體,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需要保持時刻溝通,對于體育游戲中的漏洞及時調整,盡可能的完善體育鍛煉流程,是學生更好的參與到游戲中。比如:長跑是體育運動中讓學生最頭疼的,強制性的要求并不能很好地達到教學效果,因此,在游戲設定中,可以安排合作類型的比賽,比如說接力賽跑,鍛煉學生的跑步能力,為后續的長跑訓練奠定基礎,學生在此過程中放松身心的同時得到相應的體育鍛煉,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樹立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信心。
3 總結
高中體育課堂融入游戲式的教學方法,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度,還減輕了學校教師的授課壓力,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提供一定的積極意義,滿足我國高中生的體育教學需求。
(作者單位:山東省青州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