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夢婕 邊明亮 楊海東
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具有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趣味性以及場地器材的隨意性及安全性等特點,對促進農村地區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改善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以及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有重要意義。
田徑是所有運動的基礎,是人類最基本的運動能力,被稱為“運動之母”,是學校體育教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田徑運動正在從小學體育教學中消失,場地器材不足、缺少有效的安全保障等阻礙了田徑運動的開展。另外,田徑項目較為枯燥,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為了讓更多學生重回田徑場,創新田徑運動課程,引入趣味田徑運動具有重要意義。
1 農村田徑運動的教學現狀
1.1教學資源的匱乏
農村地區教育資源匱乏,甚至因為教師的缺乏而停開體育課程。農村地區的經濟較為落后,投入體育場館器材建設的經費微乎其微,導致農村地區整體體育場館資源嚴重不足,不能滿足學生們正常上課和活動的需求。
1.2少兒對田徑運動的興趣淡化
導致少兒對田徑運動興趣淡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是田徑運動自身的項目特點,田徑運動以生活所必備的跑、跳、投為主,很難引起少兒的興趣;第二是場地問題,農村小學場地器材標準化、成人化,對少兒而言在器材使用方面具有較高的難度和危險性,導致學生興趣淡化;第三就是農村地區田徑課程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創新。
1.3農村少兒體質問題并不樂觀
目前我國農村少兒身體素質呈下降趨勢,其主要原因包括學生及家長認識不到體育鍛煉對身體素質發展的重要性,認為體育鍛煉是不務正業;學校對體育不夠重視,只注重文化成績,不重視學校體育的發展;閑暇時間較少,農村少兒除了要完成學習任務外還要完成一些家務,尤其是農忙時節,家務占據了學生大部分閑暇時間。
2 少兒趣味田徑運動的特點
2.1可以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趣味田徑運動以團隊項目為主,可以培養少兒的團隊合作精神及集體意識,同時也可以使個人融入集體,將個人榮譽與集體榮譽結合在一起,提高活動參與的積極性;同時,在參與過程中常常伴隨著老師和同伴的鼓勵與表揚,可以增強其自信心,提高少兒參與的積極性。
2.2活動內容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趣味田徑運動最主要的特點,趣味田徑運動以游戲的形式開展,內容豐富多樣,通過趣味性的田徑游戲來吸引少兒參與,更符合少兒身心發展特點,更容易吸引少兒的興趣,使他們在游戲中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樂在其中,從而主動參加到運動中。
2.3場地器材的隨意性及安全性
趣味田徑運動對場地要求較低,有面積為60m×30m的平坦空地便可開展。國際田聯少兒趣味田徑各個項目都有其特制的器材,這些器材質地柔軟、輕盈、環保,比如充氣的標槍和塑料質的跨欄架,與傳統的標槍和跨欄架相比,更加輕盈、安全、便于使用和完成操作,為活動安全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3 少兒趣味田徑引入農村小學課堂的必要性
3.1少兒趣味運動促進少兒身心發展
埃里克森在心理社會發展理論中把人格的發展分為八個階段,6-12歲處于變得勤奮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少兒更希望獲得他人的認可,來肯定自己所獲得的成績。少兒趣味田徑將田徑運動的競技性和健身性充分結合,其活動開展多以團隊比賽形式,在比賽過程中相互鼓勵,比賽取得的最終成績是對每個人成績的肯定。團隊中的每一位成員都在團隊的鼓勵和肯定中全身心投入比賽,并在比賽中促進身心發展。
3.2將在改善農村少兒身體素質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通過體育運動的方式促進學生的身體全面發展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中心任務。少兒趣味田徑運動通過活潑的組織形式、有趣的活動內容,同時又有一定的運動強度,順應了目前學校體育改革的方向,將為全面改善農村少兒的身體素質發揮重要作用。
3.3培養農村少兒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和愛好
農村小學場地設施匱乏,體育教師短缺,學校的體育課程較為單一甚至沒有體育課程,使學生對體育鍛煉缺乏興趣。而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團隊游戲的形式開展,在保證田徑運動健身性、競技性的同時,增添趣味性和娛樂性,可以培養少兒對田徑運動的興趣,為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奠定基礎。
3.4豐富農村學校體育的內容
相對于少兒而言,投擲及跳躍類項目開展難度較大,而跑步項目較為枯燥,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通過將趣味田徑運動引入學校體育教學當中,可以將投擲和跳躍項目通過特制的器材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4 結語
農村地區小學教學資源匱乏,學校體育開展形式單一,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少兒趣味田徑開展內容豐富,開展形式新穎靈活,將少兒田徑運動引入農村地區小學課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少兒趣味田徑運動在農村小學的開展仍處于發展階段,需各方積極努力。
通訊作者:楊海東
(作者單位:東北大學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