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來說,大學生絕對是最為中堅的推動力量。在當前重視創業與創新的時代,注重對大學生的雙創教育能夠有效提升高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并幫助大學生的成長變得更加順利。在對大學生進行雙創教育的過程中,高校要重視引導學生對工匠精神進行解讀與踐行,學生要不斷提升自身在學習方面的自主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探索欲望,從而助力學生在創新與創業上能夠有所收獲。
【關鍵詞】工匠精神;雙創教育;大學生成長;大學生教育
引言
人才對于當前時代的社會發展來說是極為稀缺且比不可少的,而人才所具備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則是社會進一步前行的巨大推動力,因此在培養大學生人才的過程中對其進行雙創教育是極為必要的,隨著社會各界對于教育認知的不斷加深推進,這一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更多高校的重視。高校教育者在落實大學生雙創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工匠精神的傳承與弘揚,幫助相應的人才培養水準可以獲得進一步提升,推動學生雙創教育的成果誕生,幫助學生成為對社會更有作用的人才。
一、在學生的雙創教育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工匠精神
高校在對學生進行雙創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自身的意愿以及主體性有足夠的尊重,應該通過設計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來幫助學生對于雙創精神與工匠精神有更多的了解,最后幫助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發揮到極致,最終使得學生的創業創新能力有最穩固的基礎支撐[1]。工匠精神對于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增強,對其創新意識的不斷增長有著不可忽視的帶動作用,而學生要獲得這種作用的第一步就是去了解工匠精神。在實際進行該項措施落實的過程中,高校需要進行以下方面的具體工作: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引導學生意識到工匠精神對于自身創業創新能力的發展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這方面高校可以借助于學校中的一些媒體宣傳工作來幫助將工匠精神的內容迅速在整個校園文化中滲透開來,全方位打造學生了解工匠精神的良好契機。另一方面,高校還應該主動為學生制造了解工匠精神的更多渠道與機會,比如說組織相應的學術講座,學術辯論賽,構建相關的學術論壇等,確保學生能夠全方位去了解并深入工匠精神。
二、引導學生主動去進行工匠精神的踐行
在對大學生進行雙創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去進行工匠精神的踐行,幫助學生能夠真正將工匠精神落實到自身的言行舉止中,從而將其融入到意識里,真正成為學生的內在能力之一。要達到幫助學生踐行工匠精神這一目標,最重要的是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進行實踐的機會平臺。高校要鼓勵學生開展自主社會實踐活動,由學生在寒暑假或者周末空閑時間自己去尋找進行社會實踐的機會,可以是一些義務的勞動,也可以是與社會企業合作進行一些工作的開展,這是幫助學生進行工匠精神踐行的最主要方式,學生通過這種實踐走出校園,思想與能力方面獲得提升,在價值觀上也會有更成熟的表現[2]。除此之外,高校還可以與社會中的企業建立校企合作的關系,組織學生進行集體的社會實踐活動,將學生安排到社會企業中的不同崗位上,讓其在職場工作的過程中體會到工匠精神存在的必要性并對其進行落實,真正“懂得”工匠精神,也能用好工匠精神。
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師資保障
基于工匠精神來對大學生展開雙創教育,在這一教育目標落實的過程中,高校還應該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師資保障。高校教育中,我們提倡鼓勵并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高校教師可以對學生完全放手,那么在學生沒有掌握足夠的自主學習能力之前,學生的學習將會是一塌糊涂。故而,即使我們推崇大學生自主探索,注重對其自身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也還是需要發揮出自身的學習引導作用,只有借助于教師系統性的科學指導,學生的學習才能更順利,更有序的進行。高校應該要重視對教師隊伍的培養與建設,要定期組織所有教師參加相關的培訓交流活動,與本領域的優秀工作者以及進行教學經驗的交流探討,從而使得教師的教學能力可以獲得廣泛提升,教師本身也應該對工匠將神以及雙創教育有足夠的了解,要能夠掌握其教育規律,以便于更好地為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傳遞。再者,教師還應該定期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展開調研工作,要熟悉掌握學生在每一時刻的學習動態,心理變化等,以便于更好地開展后續的教學工作,通過這種形式完成教師的自我反思與鞭策,促進學生學習的更近一步提升。
四、結束語
基于工匠精神的大學生雙創教育在實際落實的過程中需要高校,教師,學生的共同努力,高校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教育資源以及實際踐行相關精神實踐與能力提升的機會,而教師則需要做好學生學習的引導工作并及時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了解,進而對相應的教學進行優化改進,大學生本身也要有對自我的不斷督促與約束,能夠主動學習并越來越投入,最終才能有更好的學習成就。
參考文獻:
[1]閆淼,王珊珊.基于\"工匠精神\"的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001(006):14-16.
[2]秦洪慶.工匠精神視域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索與實踐[J].青年與社會,2020(4):252-253.
本文為2017年度立項的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的部分研究成果,立項編號:JY17301。
作者簡介:鄭群哲(1978年12月),男,漢族,江西省新余市,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財稅與科技金融、國際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