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
一、前言
近年來,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高中階段的語文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進一步凸顯。在新課改綱要中明確指出,寫作課程的教學內容應當基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并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生活和體驗生活。尤其是對于高中階段的議論文寫作課程來說,如果想要進一步增強高中生的寫作水平,則要盡可能地杜絕假大空,而是讓他們從自己的生活入手來展開進一步思考。以此來保證文章內容的真實性和可讀性。
二、密切關注學生的寫作狀態,樹立正確的寫作觀念
在傳統的議論文寫作教學中,教育者占據著主導地位,整個教學環節均由教育者一人安排,學生只能夠全盤接受老師所布置的寫作任務。而在此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均沒有得到很好的強化。針對這一問題,在進行生活教育理念的過程中,教育者應當密切關注學生的寫作狀態,例如他們對此次議論文命題有著怎樣的想法?在寫作過程中遇到了怎樣的難題?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相類似的狀況?以及學生習慣于用怎樣的論據來完成論證等等。教育者唯有深入到學生身邊來了解他們在寫作過程中的真實表現才可以真正意義上的提高教學效率。
由于高中生的生活經驗比較有限。因此他們在拿到議論文的命題時,最容易出現的第一感受即為不知道怎樣找切入點。為此,教育者在選題時要充分考慮到高中生群體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盡可能選擇一些令學生感興趣且能夠有話可說的命題方向,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并敢于表達,敢于動筆。還有部分學生在寫議論文時,會在其中加入很多空話和套話,有關于真情實感的內容少之又少。為了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育者在進行命題選擇時不要只是局限于那些宣傳正能量或弘揚主旋律的內容,而是要經常性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難題設為議論文的寫作題目,讓學生可以在寫作過程中表達真情實感,并在這一階段中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
三、構建生活素材積累本,強化思考能力
對于高中生而言,議論文寫作課程之所以難度很高,主要是由于他們的生活經驗不夠豐富,知識視野也不夠開闊。為此,教育者則可以引導學生構建生活素材積累本,巧妙利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人和事來展開進一步的思考。本子中所記錄的內容應當盡可能的多元化,可以包括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與老師,和同學接觸過程中的趣事以及當下熱度較高的新聞時事等等,設立生活素材積累本地主要目的是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后,學生會發現值得自己記錄和思考的事物實在是太多太多。有些學生在清晨上學的路上看到清潔工忙碌的身影,不由得產生敬佩之情;還有一些學生觀察到老師鬢角上的白發,不由得升起憐惜之情;還有一些學生發現報刊雜志上的一些錯別字等等。
學生對于信息的捕捉能力和體驗能力將得到進一步強化。對于事物的思考也不再只是局限于某一個角度。邏輯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有效鍛煉。教育者可以利用每周一次的班會時間來組織學生對自己的記錄內容進行總結,并圍繞一個主題來為學生安排小型的議論文寫作訓練,并將優秀的文章在班級中進行展示,指導學生展開進一步討論和點評。
四、巧妙利用教材來提煉論點
事實上,在高中階段的語文教材中包含著非常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中凝練著歷年歷代文學家的寶貴思想。教育者應當善用這些文學作品來引導學生展開進一步思考,進而從中獲得啟發。例如在學習《小狗包弟》這一課程時,教育者則可以為學生設置以下的討論問題:文章的主人公小狗包弟,它悲慘的命運背后向我們揭示著怎樣的信息?當學生在小組內展開討論后,得到了討論結果,并理解作者巴金試圖透過包弟來展示出當前年代中知識分子內心深處的惶恐和不安,以及在那個特殊年代下人們對于生命的冷漠。當學生對教材內容有了初步的把握之后,教育者則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分析,為何巴金敢于在自己的文章中揭露當時社會中所存在的陰暗面和丑陋面?并以“勇氣”為主題來展開議論文寫作訓練。在課文內容的引導下,學生的寫作欲望被充分調動起來。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無論是多么有思想有內涵的文學作品,都來源于生活。通過利用生活教育理念來開展議論文的寫作教學,一方面可以進一步開闊學生的視野,讓他們將自己的真情實感注入到文章內容中;另一方面還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去發現生活中所存在的社會問題,并展開自主思考。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強化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積累寶貴的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