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央吉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初中德育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對初中生來說,重視德育,創新和豐富德育方法,有助于他們創造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自身素質。因此,我國初中教師需要在教育過程中重視對學生的德育工作,提高初中德育的質量和水平,促進初中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關鍵詞:初中德育; 方法;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初中德育教學是一種與美育、體育、心理教育密切相關的政治、思想、法律、道德、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教育水平。目前,在許多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存在著德育認識不足、專業素質不高、德育環境差等問題。德育實效性不高,教育效果不容樂觀。進一步完善和創新教育對策迫在眉睫。本文收集并闡釋了相關研究資料和文獻,主要探討了新時期提高中學教師教學之我見有效途徑。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人生價值觀的形成依賴于學生的個體能動性,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自我教育和自我發展。道德教育的嚴肅性和有效性難以量化,違背了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標。新的教學標準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重視自身的領導作用,把課堂還給學生。因此,在現實德育背景下,教師應注重學生思維的發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大腦習慣。對于教學案例學生應該思考案例中的是非行為,而不是定性行為。通過對案例行為的思考,使學生對現實事件的感知和體驗,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和完善學生的人格,使德育真正發揮作用。同時,在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思考和討論,讓課堂充滿學生的聲音,讓教師了解學生的意見,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傾聽學生的聲音,激發他們的思維,使他們在討論中發生碰撞,是形成主體性思維的前提,是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基礎。
2.創造一個生活場景,提高學生的直觀知識
德育教學的理論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但任何知識點在現實中都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德育教學內容來源于現實生活。初中生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對事物的理解和判斷存在一定的缺陷。他們不能以正確的態度對待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造成學生的一些不正當行為,不利于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形成。因此,在德育教學中,教師應創設一種生活情境,用生活中的瑣事來表現價值觀的作用,既讓學生體驗現實生活,它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體驗道德價值。例如,在現實中,許多學生說他們會嘲笑殘疾人,他們不會感受到殘疾人的痛苦,因此,教師可以創造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殘疾人的處境。對于盲人,你可以遮住同學的眼睛,然后讓他們完成一些在黑暗中行走的動作?;顒咏Y束后,讓學生表達內心的感受,向殘疾人表達敬意,使他們今后遇到殘疾人時,不會隨意嘲笑殘疾人,甚至主動幫助殘疾人,從而在現實中實施道德教育。
3.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
道德不僅要停留在口頭語言上,而且要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一方面,強化學生對德育的認知,另一方面,在現實行為當中踐行德育。例如,節假日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和博物館,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還可以帶領學生開展服務型的德育活動,參與社區志愿者工作,走訪慰問空巢老人,盡力而為。還可以開展德育知識性的活動,開展德育演講比賽,關于德育的辯論賽等,在辯論當中提升學生的德育理論知識能力,將娛樂性和學術性結合在一起,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品德并不是通過口號標榜的,而是在實踐當中證明的,有些人天天在說道德、素質等等。因此在德育教學當中不能只做"口頭"德育,也不能做"人前"德育,而是要通過實踐一點一滴的去證明,通過實際行動來踐行德育,將德育印刻在內心的深處,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德育教學的意義。
4.通過實踐鍛煉,啟發學生
一個學生品德的養成,都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不管是行為還是關于意識形態。我們生活在一個集體中,思維方式的形成不能把集體與不同的實踐分開。同時,初中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展階段,其特殊表現是:朝氣蓬勃、精力充沛、求知欲重、積極向上。因此,在“德育”課題上實施各種切實可行的措施,有助于他們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在實踐中,教師還實施了一些實踐性的訓練方法,在課堂上創造不同的情境,就某個特定的主題向學生提問,比如,"校園暴力"案,讓學生就個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并采取措施,他們認為這是有效的,符合道德標準。初中雖然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快速階段,但他們有很強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對知識渴求,積極進取,但他們的自制力很弱。他們不能區分是非,也不能通過判斷是非來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用榜樣來激勵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標準。道德模范法是引導學生學會如何與人相處,提高自己,自我熏陶。
總而言之,初中德育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這不僅要求我們的初中教師認識到德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發揮班會的作用,進而實現學生德育意識的培養;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作用,進而實現德育內容的豐富,通過完善德育模式,加快德育信息化建設,進而實現家庭與學校的合作教育,通過具體的研究,提高道德教育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嚴金洪.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漫談[J].新課程(中學),2013.12(03):8-10
[2]周舟.關于初中德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教學方法的探索[J].新課程,2012(08):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