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金艷 呂晨麗
摘要:生活水平的提高,造就了人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在這樣的條件下,人們就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放在自己的孩子的教育上。如今,大多數家長對于自己孩子的教育工作十分重視,所以對教育工作者來說,他們都應當關注幼兒園學生的銜接教育工作,因為在幼兒園階段是孩子們接受知識的最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孩子們將學習到培養學習的意識和形成學習的良好習慣,因此,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是銜接的過程。
關鍵詞:幼兒;銜接;教育;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134
1 銜接教育的現狀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知識的遷移對孩子的學習十分重要,而在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階段,孩子們的學習環境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學習模式的轉變會帶給孩子們不一樣的體驗,在幼兒園中,學生們主要學習的內容就是跟隨老師學習簡單數字的辨識,以及如何使用禮貌用語等簡單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是通過游戲來達到學習效果的。學習任務較簡單。當孩子們進入小學之后,孩子們就要接受全面系統的學習知識。對一部分孩子來講,這可能這一改變是質的提升,而對于另外一些孩子來講,這樣的跨度可能會帶給他們毀滅性的打擊。所以說,做好幼兒從幼兒園進入小學階段的銜接工作,是為學生們日后的生活和學習過程打下基礎的過程。對于學生本身而言,在銜接過程中,他們會以新的身份進入到全新的環境中,這是一種成長的體現,更是一種歷練。
1.1在銜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幼兒階段大多數游戲體驗教育為主,他們對學習文化課知識方面沒有過多的接觸,簡單的數字教學也是通過游戲開展,導致學生們對于學習的概念并不清晰,在孩子進入小學之后,他們面臨的不僅僅是學習變化的問題,更需要的是學習模式的改變,在小學的課堂中,他們必須要跟隨老師的授課內容認真的聽講,并記錄老師在課堂中所畫出的一些重點和難點。上課時間也是固定的,而小學過程的學習是有組織的,比幼兒園的學習時間稍微長一些,這就讓更多的學生難以適應這種快節奏的學習與生活。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雖然在幼兒園階段,老師們已經開始著重培養學生們的專注能力,但是因為年齡較小的原因,學生們往往會被其他因素吸引,如果老師所講授的內容并沒有引起他們的注意,那么他們就會走神,不認真聽講,不能較好的學習文化課知識。
2有效的解決辦法
就學習本身而言,學習成績的高低與否,大部分是根據學生自身所研究出來的。在幼兒進入小學的階段,周圍環境的改變,讓他們的學習模式與以前大相徑庭,學習強度和學習方式的改變,讓他們一時間難以接受這樣的學習模式,教師在此時的作用就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們從以前的娛樂為主的學習模式中走出來,讓他們自主的主動去學習,這對孩子的未來至關重要。
2.1 創造學習主動性
為了讓他們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在小學階段第一次全面的系統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在小學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不當,造成了學生厭倦的心理,導致學生學習的興趣降低,老師們就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引導學生們進行學習。比如可以適當沿用幼兒園的教學模式,以貫穿式游戲體驗教學為主。老師們可以根據所傳授的內容設置一定的游戲環節,既讓學生在歡樂的游戲中掌握相應的知識與內容,有可以鼓勵學生們沿用以前的學習方式,一點一點的發生改變。這樣學生就會慢慢地向知識靠攏,老師可以適當的對學生進行鼓勵。從而培養他們主動的學習興趣。
2.2 培養學生自我能力
要培養學生們的獨立生活的能力,這一能力將培養他們終身,不僅現在需要,在未來他們也需要擁有有一定的自理能力,獨自生活是為了更好的讓他們從幼兒園階段轉換到小學的階段。這一階段的轉變,能夠讓他們形成一定的自理能力,讓家長放心的同時,也能夠鍛煉自身的修養。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內心的社會責任感的產生,讓他們不再表現出一個年幼無知孩童應該表現的精神,對于孩子來說隨著齡的增長,自理能力應該逐步增強,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打扮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間,,孩子們動手能力提升的同時,也提高了孩子的個人衛生素養。
2.3鍛煉人際交往能力
還應當對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進行鍛煉,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在小學階段能夠接觸到的人和事會逐漸變多。要想更好的處理好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系。家長和老師會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比如家長可以帶孩子們多次進行親子運動或外出游玩,讓孩子們增長見識的同時,了解更多的人情世故和克服自身與他人交往的障礙。同樣孩子們也可以將自己在學校認識的朋友介紹到家中做客,培養自己的溝通能力,有意識的鍛煉孩子的交往能力。
結語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的過程是重要的轉變,在這個階段,孩子們的轉變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和思想現狀的改變為他們日后的鍛煉并形成快速的變化模式打下基礎。他們能夠利用這種方式徹底的脫離以往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并接受全新的學習模式。銜接教育能從本質上提升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目標和學習進程。同時能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們學習更新層次的文化與生活。
參考文獻
[1]康巍川.聾校小學與普校小學一年級新生學校適應狀況的比較及對策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8
[2]王聲平,楊曉萍.近二十年我國幼小銜接研究述評[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
河南省商丘市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