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嘉寧 陳鳳英
隨著競技健美操運動水平的不斷提高,運動員需要通過長時間大強度的訓練,伴隨而至的損傷問題已迫在眉睫。C組難度動作對腕關節和踝關節的損傷會破壞訓練的系統性,不僅使專項大學生無法正常進行健美操訓練課和正常的比賽,情節嚴重者可引起殘疾而終止運動生涯,如何減少競技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的發生是我國競技健美操發展所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本文研究結合健美操的項目特點和規則導向,運用文獻資料法等,對健美操專項大學生的損傷發生率、損傷部位、損傷類型等損傷特征、損傷原因、預防措施進行調查研究,結果發現運動損傷率達到84.21%,損傷部位多發生在腕關節和踝關節,腕關節和踝關節最常見的損傷類型是關節勞損,損傷原因主要有準備活動不充分和身體素質較差等因素,建議在訓練中加強對準備活動的重視和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等,預防運動損傷的發生,為我國高校競技健美操運動員運動損傷的預防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以促進我國競技健美操運動水平的進一步發展。
本文通過對北京體育大學、武漢體育學院和華南師范大學的57位健美操專項大學生進行研究,從研究中發現腕關節和踝關節損傷的特征及其規律,減少專項大學生在完成C組難度時的運動損傷并提前預防,對提高我國競技健美操隊伍的防傷、控傷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北京體育大學、武漢體育學院和華南師范大學的健美操專項大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利用中國知網查閱有關競技健美操損傷相關論文共169篇,其中對腕關節和踝關節損傷的相關研究共計19篇,在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把論文的不同見解作為參考,為本文提供一定理論依據。
1.2.2 專家訪談法:對武漢市權威較強的競技健美操專家以及優秀教練員采取網絡訪談,深入了解競技健美操C組難度運動損傷的相關理論知識。
1.2.3 問卷調查法:在全面了解本領域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北京體育大學、武漢體育學院和華南師范大學健美操專項大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調查問卷,再進行問卷的發放和回收。
1.2.4 數理統計法:對北京體育大學、武漢體育學院和華南師范大學的健美操專項大學生的基本信息和損傷情況等調查得出的數據,運用Excel 2015、SPSS 21.0工具對數據進行統計、歸納、分析。
2 競技健美操C組難度的重要性與損傷現狀
2.1 競技健美操C組難度在所有難度中的重要性分析
國際體操聯合會(FIG)將健美操難度組別分為 A 組(動力性力量)、B 組(靜力性力量)、C 組(跳與躍)、D 組(平衡與柔韌)四個大類,而C組難度的根命組和難度數量是占四大組難度最多的,數量達到139個,占比高達48.6%,高分值 (0.8分-1.0分)的難度更是占比高達52.1%。這表明C組難度在競技健美操運動員掌握的難度類別中占有很大數量,在成套動作難度選擇上有很大空間,運動員更加愿意盡可能多地加入C組難度。
2.2 競技健美操專項大學生在完成C組難度時的損傷情況分析
(1)通過對北京體育大學(12人)、武漢體育學院(36人)和華南師范大學(9人)的健美操專項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國家級健將1人,一級運動員4人,二級運動員6人,三級運動員10人,無級別運動員36人,運動損傷率達到84.21%。而在調查的人數中,男性17人,女性37人。
(2)分析學生完成競技難度時,C組難度動作受傷人數最多,占比54.39%,其次是D組難度動作損傷率為19.3%,A組和B組難度動作受傷人數相對較少,分別占比15.79%和10.53%。說明C組難度動作雖然在比賽場上最容易得分,但是在訓練過程中也是最容易受傷的一組難度。
2.3 競技健美操專項大學生損傷關節部位調查
通過調查得出踝關節、腕關節和膝關節的損傷率均超過40%,趾關節、肩關節、肘關節和指關節的孫損傷率均在15%以下。競技健美操對人體各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損傷部位也涉及較廣,但主要集中在腕關節和踝關節上,損傷率分別高達57.89%和66.67%,反映出運動員在完成競技健美操C組難度動作時,腕關節和踝關節運動損傷較為普遍。
競技健美操C組難度以支撐和跳躍為主,腕關節、膝關節支撐和踝關節發力是保質保量完成動作的根本,由運動解剖學可知,腕、踝、膝關節是人體最脆弱的關節,這就充分表明運動損傷與項目特點和機體特征密不可分。特別是手腕和腳踝,也是肌肉骨骼系統中最易受影響的部分。
2.4 C組難度對腕關節的損傷分析
運動損傷按解剖學分類劃分為骨性損傷、肌肉損傷、關節損傷、軟骨組織損傷。統計后發現,腕關節損傷中關節勞損占最高,為49.12%,而36.84%是關節挫傷和骨膜、滑膜等炎癥,軟骨損傷占31.58%,骨折和脫臼等較為嚴重的損傷發生率較少,分別為14.04%和7.02%。由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競技健美操運動員在做C組難度動作時,損傷較多是勞損和挫傷、炎癥,相比之下,傷情嚴重的骨折脫位等情況發生較少,說明對腕關節的保護還是關注度不夠。
在四組難度組別中,C組難度動作數量最多共計139個,其中有77個難度動作為騰空后落地成俯撐、單臂俯撐或文森、控文森等,均需上肢大負荷、大強度接觸地面,在C組跳與躍類難度占比高達48% ,在做C組難度動作時對運動員的下肢彈跳、上肢支撐以及上下肢的協調配合度要求較高,運動員腕關節的高沖擊力、俯撐壓力大而導致的運動員過度應激性反應,易引發腕關節損傷。
2.5 C組難度對踝關節的損傷分析
通過競技健美操C組難度對專項大學生踝關節的損傷類型調查,發現依然是關節勞損發生損傷的情況最為常見,占比52.63%,其次是關節挫傷和軟骨損傷,為43.86%和36.84%,骨膜炎癥狀占比17.54%,骨折和脫臼等嚴重性損傷依然是占比最少的,分別是8.77%和5.26%。
C組跳與躍類難度關鍵是身體發力技術,而完成發力的前提條件是運動員具備良好的爆發力,此過程主要是讓下肢肌肉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收縮和舒張工作,發揮出足夠的力量,獲得較好的騰空高度。而運動員在轉體動作中提踵不夠、扭轉不及時、不到位等均會導致踝關節損傷,因此足在過度內翻時容易發生外側副韌帶損傷,故引起關節勞損比例最高。
3 C組難度對專項大學生腕關節和踝關節損傷的原因與預防措施
3.1 C組難度對專項大學生腕關節和踝關節損傷的原因
專項大學生在進行C組難度動作訓練時,準備活動沒有充分準備或者準備活動不合理,沒有拉伸到難度動作所需求的關鍵肌肉群,導致發生關節損傷,因為準備活動影響導致損傷占比高達63.16%,可見準備活動的重要性。
其次是身體素質和技術動作掌握不當的影響,均占比54.39%。競技健美操C組難度對身體素質的要求較高,只有自身發育完善且身體素質較強的運動員,才能高標準完成規定難度得分。局部負荷不準確的損傷比例占42.11%,同樣和技術動作的掌握與身體素質有關,局部力量較弱或對技術動作掌握欠缺都導致局部負荷不準確。
機體過度疲勞導致損傷占比36.84%,是導致損傷的第五大影響因素,疲勞的機體進行長時間大幅度的高強度難度訓練,非常容易導致關節損傷,因此運動員要以最佳的身體狀態進行C組難度動作的練習。
在學習或練習C組難度動作時,若搭檔保護不當或自身沒有注意動作保護,極易導致損傷的發生,在調查中,保護不當引起的損傷達到31.58%,也是不容小覷的影響因素。在運動訓練或比賽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損傷為28.07%,不論在團隊還是個人練習中,都要保持注意力集中,因為C組難度動作技巧性較強,注意力分散很容易導致關節損傷。
傷病未愈過早訓練和舊疾復發導致運動員損傷在調查中排名倒數第四,雖然整體損傷人數不多,但依然要引起運動員的注意;場地器材因素、情緒不佳與著裝不當等影響因素可以盡量避免。
3.2 C組難度對專項大學生腕關節和踝關節損傷的預防措施
3.2.1 加強對準備活動的重視
在影響損傷的調查中排名第一的是準備活動不充分,所以一定要加強對準備活動的重視,在動作訓練或者比賽時,如果肌肉的彈性和韌帶伸展等都未達到適宜的狀態,不僅會引起運動損傷,心血管等身體機能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而準備活動過度進行,也會導致在訓練時出現機體疲勞,因此準備活動要適當,有利于減少損傷的發生。
3.2.2 全面提升身體素質
提高身體素質不僅可以承受高強度和難技巧的練習,還為長期訓練與比賽時應具備穩定制勝的條件做保證。加強對腕關節和踝關節的力量訓練,提高腕、踝部位韌帶的柔韌度,一系列高難度動作要求運動員具備更全面的身體素質。
3.2.3 保證機體充分恢復
許多專項大學生為了保證自己的運動成績,在傷勢未愈的情況下急于求成,訓練效果可想而知,不僅事倍功半反而導致身體損傷嚴重。根據調查顯示,7.02%的大學生在受傷后繼續訓練,不做治療,但是超過半數的大學生積極治療卻不放棄訓練,只有38.6%的學生直接停訓并積極治療。
在受傷期間一定要積極治療,聽從醫生的建議,并且一定要使機體恢復并重新獲得良好的運動能力時再安排訓練,在恢復期要注意充足的睡眠和休息,讓機體代謝活動相對減慢,這樣才有助于運動機體的良好恢復。
3.2.4 合理安排訓練
合理安排訓練對運動員的訓練效應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保護不當也可以歸結為訓練安排的合理性不夠,要針對訓練內容有效安排。但是過大的強度負荷機體會產生不適應的刺激,從而導致損傷的發生,而過小的負荷又達不到訓練效果,所以合理安排訓練負荷,對運動員的訓練效果最佳。提升運動員的體能和健康系數,是防止運動員在進行競技健美操C組難度動作訓練時發生損傷的有效措施。
4 結論
競技健美操專項大學生損傷率普遍較高,運動損傷率達到84.21%,而造成損傷最高的是C組難度動作。損傷部位多發生在腕關節和踝關節,腕關節和踝關節最常見的損傷類型是關節勞損。且競技健美操運動員發生運動損傷與動作難度有關,難度越大造成損傷部位和損傷類型越多。損傷原因主要有準備活動不充分和身體素質較差等因素,建議在訓練中加強對準備活動的重視和全面提高身體素質等。
因為競技健美操作為難美型運動項目,雖然沒有激烈身體對抗,但復雜多變的技巧及短時間的大強度運動也使運動難度有不小的提高,而C組難度動作在競技健美操的難度動作中又是分數最高且最不易完成的動作,關節運動損傷時有發生,損傷原因也受外界和自身因素的影響,因此,要提升對損傷的重視程度,降低腕關節和踝關節運動損傷的發生率,以此促進我國競技健美操運動水平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