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中國共產黨與腐敗水火不容、勢不兩立,這是由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自黨成立起就刻在了黨的基因里。堅決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p>
回望黨的百年歷程,它既是一部黨團結帶領人民奮勇抗爭、奪取民族獨立、邁向偉大復興的艱苦奮斗史,也是一部反腐倡廉、拒腐防變、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廉政建設史。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時期,中國共產黨從未停止黨風廉政建設的步伐,取得了豐碩的理論和實踐成果,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與支持。
攜帶廉政基因誕生
一百年前,苦難深重的中國正處于內外交困之中,而當時的統治者卻不思進取、腐敗無能,導致生靈涂炭、民不聊生。因為對腐敗有著切膚之痛,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注重自身的廉政建設,中共一大“黨綱”第十條規定:“工人、農民、士兵和學生等地方組織的人數很多時,可以派他們到其他地區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當地執行委員會最嚴格的監督?!蔽覀凕h對黨內監督的重視可見一斑。
大革命時期,工農運動風起云涌,黨的隊伍迅速壯大,1923年至1925年短短三年時間,黨員人數就從400余人激增至3萬余人。然而,革命力量壯大的同時,一些品行不端的投機分子也混進了黨組織。中共中央很快就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些問題,及時采取行動,于1926年8月4日發出《堅決清洗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深刻分析了腐敗的嚴重危害和后果,要求各地黨組織發現“投機腐敗的壞分子”后,“務須不容情的洗刷出黨,不可令留存黨中,使黨腐化,且敗壞黨在群眾中的威望。”
這份通告是我們黨歷史上首個反腐文件,它表明了我們黨與腐敗勢不兩立的決心和立場,及時維護了黨在群眾中的形象和權威,有力地推動了大革命的發展。此后,我們黨積極探索、勇于實踐,開展了一系列關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有益探索,包括從制度上建設廉潔政府、依法反貪反腐、依靠群眾監督、加強廉潔教育等,積累了寶貴的廉政建設經驗。
1949年,在解放戰爭取得全國勝利前夕,毛澤東同志高瞻遠矚,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報告中諄諄告誡全黨:“在拿槍的敵人被消滅以后,不拿槍的敵人依然存在……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p>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絕大多數黨員干部堅持和發揚了“兩個務必”精神,經受住了各種考驗。但也有一些人沒有抵擋住糖衣炮彈的攻擊,滑向了腐化墮落的深淵。為了鞏固來之不易的人民政權,1950年開始,黨中央堅決向腐敗宣戰,開展了一系列反腐斗爭,劉青山、張子善這兩位高級領導干部,因嚴重貪污等被公審處決,極大地震懾了黨員干部隊伍,讓更多干部懸崖勒馬、迷途知返。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繼續加強思想和制度建設,不斷探索制度化法治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新路徑。黨的十四大后,我們黨將“堅持不懈地反對腐敗,加強黨風建設和廉政建設”等內容寫入黨章,確立了“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反腐敗方針。黨的十六大后,在“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同時強調“懲防并舉、注重預防”,通過反腐敗制度創新和拒腐防變長效機制建設,努力從源頭上防治腐敗。
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明確指出:“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任何人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依紀依法嚴肅查處,決不姑息,黨內決不允許腐敗分子有藏身之地。”會后舉行的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以及兩天后的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都有就反腐表明立場。
事實證明,習近平總書記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猛藥去疴、重典治亂的決心,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勇氣,以雷霆萬鈞、勢如破竹的氣勢,向廣大群眾最痛恨的官場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堅決亮劍,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堅持“打虎”“拍蠅”“獵狐”“打傘”“破網”多管齊下,查處貪官之多、涉及領域之廣、行動密度之大、問責力度之強前所未有。
黨中央還出臺了“八項規定”,為全體黨員確立了行為規范,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身作則,以上率下,讓黨風政風煥然一新,黨心民心為之一振;深入開展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補足黨員干部的“思想之鈣”,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自覺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作斗爭;高舉巡視利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使有問題的人無處藏身;實現派駐監督全覆蓋,把監督執紀的觸角延伸到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各個部門、單位,黨內監督之網越織越密、越織越牢;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使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相互促進;堅持依法依規治黨,制定和修訂了《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90余部黨內法規,不斷扎密扎牢制度籠子,不斷壓縮權力“任性”的空間。
十八大以來,從“腐敗和反腐敗呈膠著狀態”,到“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再到“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黨中央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將全面從嚴治黨推向深入。
在反腐敗高壓態勢的強大震懾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政策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問題干部主動向紀檢監察機關投案自首,成為當前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的鮮活材料。
全面從嚴治黨必須依靠人民
腐敗是黨、國家和社會的毒瘤,破壞公平正義,破敗社會風氣,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割裂黨和群眾的血肉聯系,人民群眾對此深惡痛絕,人人喊打。這就決定了我們黨必須堅定不移地反對腐敗,堅定不移地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敗分子,就要得罪十三億人民。這是一筆再明白不過的政治賬、人心向背的賬”。正是因為算清楚了這筆賬,習近平總書記才會一再強調,黨風廉政建設永遠在路上,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要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生機活力,必須一刻不停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我們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既是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要堅持人民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從嚴治黨必須依靠人民。”實踐證明,我們全面從嚴治黨之所以能夠取得重大成果,不僅因為正確堅持了黨的領導,還因為我們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充分發揮了人民群眾的力量,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幫助。
今后,各級黨員領導干部仍然應當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貼近群眾、深入群眾,認真傾聽人民群眾對全面從嚴治黨的意見和建議,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治國理政、管黨治黨的智慧和力量,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虛心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不斷改進和完善自己的工作。
尤其是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一定要第一時間妥善解決,讓人民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黨就在身邊,公平正義就在身邊,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從嚴治黨帶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