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慶
摘 要: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存在的問題是建筑施工的常態。施工期間務必要引起高度關注,以免由于不嚴謹執行施工技術要領、原料質量控制不恰當等帶來諸多質量問題。需要通過嚴謹、合理的態度與客觀辦法,采用有效的技術手法,側重對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問題實施細化探索,按照設計、融合具體狀況,給出相關處理對策,處理房屋建筑項目工程中有關問題,把房屋建筑工程構建好,保證建筑業在城市化進程發展中起到帶頭作用。
關鍵詞: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問題及處理
1 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問題
1.1 原料導致的混凝土質量問題
就當前社會發展形式來講,一些建筑公司為混凝土運輸便利及運用便捷,均利用商品混凝土,并用在實際建筑施工中。鑒于運輸時間長、運輸距離遠,致使出現商品混凝土變稀及混凝土水灰比變高等狀況,這時混凝土質量便會得不到保證。由于混凝土比例有所變化,所以很難保證混凝土正常質量[1]。倘若混凝土在房屋建筑施工現場實施攪拌時,可能會存在粗、細集料自身的含泥量過大問題,進而造成清洗程度不夠等問題,影響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建筑需求。此外,倘若粗集料級配系數不符合相應標準,混凝土中原料配比欠缺精確度,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水泥漿不足而產生現場混凝土構件呈現馬蜂窩狀態,此等混凝土構造的強度將會大大降低,嚴重的還會導致其他質量問題。
1.2 施工工藝造成的混凝土問題
1.2.1 模板工程問題
就混凝土施工來講,在混凝土澆筑前,模板組合安裝工作特別嚴格且精密。但在具體施工期間,建筑模板的拆卸與安裝的防護方案設計嚴重匱乏。因此,在房屋建筑實際施工中,模板的合模、制作、拼裝等精準度均不足,進而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會發生開裂、變形等問題,此類問題均有可能致使混凝土澆筑出來的構件發生質量問題。比如存有蜂窩麻面、漏漿、變形等問題,如此便會令混凝土失去了其特性。
1.2.2 混凝土養護技術造成的問題
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應該對混凝土實施一定規范的養護工作。此環節主要是為實現對混凝土內部溫度控制,以此降低混凝土自身內外溫度差,進而達到對混凝土抗力的需求。澆筑后還應該把混凝土用塑料布覆蓋,若冬天來臨時還應該再加個防寒覆蓋氈,對混凝土做好保濕及保溫工作,以防混凝土表層因失水等發生裂痕,另外還應該設置隔熱層,確保對混凝土內外溫度差實施成效的溫控。
2 房屋建筑施工技術預防和處理對策
2.1 完善混凝土原料預防工作
2.1.1 嚴格控制骨料質量安全
混凝土配比所需的骨料主要以砂石為主。在采購砂石期間,應該多多關注砂石的化學性能與其強度。砂石中不可有任何雜質,否則會讓混凝土的質量受到一定影響。另外,應該對采購的砂石實施測試,如果砂石含泥量、密度等與房屋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需求相符,那么所購的砂石可以進入施工現場。此外,還應高度關注骨料的存放安全問題,完善好防腐蝕、防火及防潮等工作,以免遭到污染,影響混凝土施工質量。
2.1.2 加強管控水泥的質量安全
采購者在采購水泥過程中,應該查看好供應商家的水泥質量合格書,詳細校對水泥的產地、類型、保質期及生產日期等內容。和水泥供貨商簽署科學規范的有效合同文件,如果水泥一旦發生質量問題,可及時退換[2]。對已出廠一段時間的水泥應隨時實施抽樣調查,如果與房屋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需求不符,不可進入施工現場。
2.1.3 嚴格把控外加劑的質量
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運用的外加劑質量需要滿足國家制定的有關規定及要求,按照混凝土施工實際需要科學選取。與此同時,應該關注對外加劑的存放工作,確保其在建筑施工中的質量,規避由于外加劑導致的房屋建筑過程項目混凝土施工質量,進而確保房屋綜合建筑質量。
2.2 混凝土施工流程
在混凝土施工中,改進混凝土施工流程也是建筑過程施工核心環節之一,相關工作者應該逐步改良混凝土施工流程,進而提升混凝土運用效率。在實際施工中,應該設立專業的專屬負責人員,同時按照具體狀況配比原料。施工單位在尋求效益過程中也要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施工機構在施工中應科學、嚴謹、合理的根據施工方案加以施工,把每個施工流程把控好,做到貫徹落實每個施工流程的具體工作任務。因此,施工人員也需完善好管理工作,確保工作質量達標,在達標期間應對施工現場實施施工,這樣可以有效杜絕由于施工者偷懶而發生消極怠工狀況。施工者在工作時應該逐步吸取成功經驗,在具體施工期間實施改良及優化。
2.3 嚴格控制混凝土溫度
按照不同時節,采用不同施工方案,對混凝土的溫度加以控制。比如,在冬季,應該選在溫度偏高時實施混凝土施工作業,施工速度應該迅速,避免散熱過快而影響混凝土澆筑質量。在施工完成后還應該在混凝土表層覆蓋一層保溫物料,確保混凝土的溫度。另外,對混凝土實施模具拆卸時,也需選取在溫度偏高時實施。在夏天對混凝土溫度實施控制時,應該盡量在溫度偏低時實施混凝土施工作業[3]。與此同時,混凝土原料需放在陰涼處,以免暴曬。若對混凝土實施攪拌時,需擇取冷水加以攪拌。
2.4 優化混凝土施工工藝
在混凝土施工期間,為了有效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需要全面采用“一次到頂、同一坡度、分層澆筑”的原則,以此來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以免因混凝土下沉而發生不同程度的裂痕。另外,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內部問題,需要實施重復振搗操作,這樣能成效排除混凝土骨料、鋼筋間的水分與空隙,增強物料間的握裹力,高效提升混凝土抗壓能力,進而確保施工效果及施工質量。在目前施工工藝中,對澆注混凝土的主要操作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模式,表層水泥較厚,澆完4小時后通常根據設計需求,先通過長刮尺對混凝土實施刮平操作,而后運用木抹子進行多次搓壓,進而確保混凝土表層的密度,以免產生裂縫。
2.5 混凝土養護預防與處理
混凝土凝固及硬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水和水泥之間發生一定水化反應。所以,在實際混凝土施工中,需要側重關注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混凝土成型后在通過干燥、風吹、寒冷等狀況后,極易造成混凝土裂縫狀況,所以一定要對混凝土表層實施灑水處理,以此確保表層水潤,以免產生裂縫。通常情況下混凝土在施工完成后要在12小時以后就要開始養護,養護的時間必須連續21天到28天左右,當然開始的時間也要看施工環境、氣候條件和使用的水泥品牌等因素來決定,養護的時候還要根據情況采用正確的方法。混凝土的養護工作需要循序漸進的實施,如此才能有效保證混凝土施工效果及質量。
3 結束語
綜上述,基于城市化進程逐步發展視域下,在房屋建筑期間,混凝土施工特別重要。另外,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也是建筑中最為核心的操作流程之一,怎樣高效的對策才能保證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是現階段房屋建筑中最主要的研究課題之一。混凝土主要是由有機物與無機物構成的。混凝土在拌合期間會凝結成型,最后會成為優質的建筑用料,附有較強的耐久性。因此,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經常使用混凝土。但從當前狀況看,混凝土施工存有諸多有待改進的問題,所以需求施工者高度重視房屋建筑施工中所發生的問題,并采用成效對策,盡最大可能減少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問題,進而提升房屋建筑施工綜合質量。
參考文獻:
[1]林榮發.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居業,2021(1):78-79.
[2]羅明晶.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術[J].四川建材,2020,46(10):220-221.
[3]趙征.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20(21):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