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爾遜乃·艾力
摘要:綜合實踐課涉及的內容較為豐富,能夠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發展空間,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主動進行探索,從而提高其知識運用能力。綜合實踐活動課是當前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方面的重大突破,能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于實踐。本文對綜合實踐活動課教學策略展開研究,以供相關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課;初中生;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對于人才資源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以往的技能單一型人才培養模式已經成為落后的培養觀念。各個行業都亟需大批量綜合性人才,實踐技能與理論技能在企業招聘過程中都是被重點評估的水平因素。因此,采取科學的措施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對于學生日后的個人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設就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尤其對于初中生而言,正處于學習的黃金時期,更需要進行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
一、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提升學生動手能力策略
1、通過情境創設激發學生動手實踐的愿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各科教學中,都無法忽略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實踐活動課程也不例外。從當前我國初中實踐課的開展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對于實踐活動的興趣關注點存在偏差,喜歡實踐課程的原因主要是覺得可以擺脫枯燥的課堂,而對于實踐活動本身的開展意義認識不足,所以課程開展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針對這種情況,班主任可以通過確立一個情境主題,讓學生以情境為中心展開一系列實踐活動,避免實踐內容過于隨意。
如在學習傳統文化時,開展一期以“剪紙”為主題的情境活動,事先將與剪紙文化有關的信息資料整理成PPT,在活動中進行展示,然后再結合這些內容向學生介紹我國悠久的剪紙文化,包括可剪紙的符號類型及代表意義等,最后讓學生親自剪紙,這樣學生對于剪紙文化就會有系統的認識,而不會簡單地認為剪紙就是剪著玩。這種情景創設模式既可以激發學生動手實踐的愿望,又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動手能力,這也是一種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2、以探究為中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受到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一直以來,一些班主任在教學中仍使用傳統教學方法,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利于優化課堂教學工作。學習的根本目的是探索真理、發現真理。在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學科教學與學生生活出現了偏差,導致學生未能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實踐活動課程屬于具有發現性質及創新性質的學科,在這一學科的教學中,班主任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生為本開展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通過實踐靈活掌握所學知識。在教學活動中,班主任應充分意識到活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并為學生搭建探究相關平臺。此外,班主任應通過實踐操作促進學生的主動成長,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并且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深化學生的認知,使學生構建新的知識體系,進而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及的全面提升。
在教學初始階段,班主任可以通過多媒體工具為學生播放視頻短片《魯班發明鋸子》,使學生生動形象地了解仿照自然界事物可以產生新的工具。其中,仿生的一大作用就是創造具備不同適用范圍、不同功能及滿足不同需求的工具。要想使學生深入了解仿生的相關知識,班主任應組織學生進行自主研究和探索。
3、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班主任在開展實踐活動課程的過程中,要鼓勵和支持學生發散思維,除了研究既有的實踐內容,還要大膽進行創新實踐,敢于提出不同想法,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學習“百合花折紙”一課時,常規的百合花折法是折出三瓣花,但是有些學生可能還想折出四瓣花甚至六瓣花。對于有非常規思維的學生,
班主任應當多給予支持,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嘗試,而不是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此外,對于有創新性的作品班主任要重點展示,還可以讓創作者對自己的作品進行介紹和現場演示,并讓大家對創新作品進行品評。這樣可以讓其他學生看到與眾不同的實踐結果,有利于突破學生單一固化的思維。
4、以生活為依托,讓活動回歸生活
生活是知識的源頭,任何一門科學都是以生活為基礎的。學生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及社會生活中都可以獲得豐富的經驗。生活是教育活動的基礎。為了有效實現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班主任應將教育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一方面,在教學新知識的過程中,班主任應全面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找到新知識和學生生活經驗之間的契合點,使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學習豐富的知識。另一方面,在教學活動中,班主任需要將教學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避免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距離感。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掌握知識,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也有利于實踐課程回歸生活。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班主任應全面挖掘生活元素,創設多樣化的生活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不斷理解、感知和體驗知識,從而提高其創新能力。
5、通過評價增強學生動手實踐的信心
班主任要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實踐活動評價機制,通過問卷調查或者網絡投票等方式,讓學生對實踐活動中每個人的表現或制作的作品進行評價,這樣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競爭氛圍,而且能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有個全面的認識。如可以開設手工制作或編織的勞動技術培訓,對學生制作過程中的表現或作品給予評價,讓學生在科學的評價中展示才能,增強動手操作能力。
二、結語
經過以上分析可以發現,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對于提高初中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在實際開展過程中,由于學生個體差異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不能固定不變。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和心理特征,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爭取讓實踐活動的主題盡量貼合生活實際,并且盡可能地擴展實踐空間,鼓勵學生多創新實踐,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陳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下初中勞動與技術教學方法[J].當代教研論叢,2019,(12).
[2]稅紅.關于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課程整合的幾點思考[J].最漫畫·學校體音美,2018,(15).
[3]劉永祥.淺談初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開展[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06).
新疆和田縣實驗中學 84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