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全球著名早教專家瑪格麗特.薩特認為對于幼兒時期的孩子們來說,身體認知是腦神經發育的基礎,肌肉運動不僅會帶來幼兒身體機能上的開發,還能夠進一步促進幼兒心智發展。在幼兒時期借助器械進行幼兒身體機能的鍛煉不僅能夠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還能夠進一步加強孩子們對于器械的操控能力,本文以有效提高幼兒器械操控能力的方法為切入點,分析了幼兒器械操控能力的特點,并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幼兒;器械操控能力;策略
幼兒器械操控能力是發展幼兒運動核心經驗的重要環節,不僅能夠促進幼兒生理機能進一步發育,還能夠對幼兒的心理健康情緒的促進起到一定的作用,教師要在深入研究了解幼兒器械操控的特點及意義的基礎上開展有效的鍛煉活動,進一步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
一、幼兒器械操控能力的發展特點
幼兒園時期的器械操控是非常受歡迎的活動之一,在器械操控過程中可以綜合運用幼兒感官來進行外部世界的探索,不僅可以發展幼兒的動作能力還可以進一步豐富幼兒發情感,雖然每一個幼兒的生理機能發育程度不同,但是關于器械操控依然有規律可循。首先,幼兒參與器械操控能力活動的部位從上肢開始,比如球類活動時會普遍先從拍球開始,再進一步發展到踢球,教師要遵循幼兒身體器械操控能力發展的規律性進行適當的練習與引導。其次,幼兒器械操控能力發展的順序是先直接后間接的,比如乒乓球游戲中,幼兒會下意識的先用手來接球,這就屬于直接操控,而隨著不斷地練習和身體協調性的發展會借助球拍來接球,這就屬于間接操控能力,教師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能違背其發展規律。第三,幼兒時期的同側操控能力發展要先于異側操控能力的發展。同側的操控狀態更接近于自然的狀態,對于視覺協助和動作平衡沒有很高的要求,而異側則不同,會對于幼兒的感官綜合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第四,幼兒操控能力從單一逐步過渡到整合。比如在踢球活動中,一開始幼兒會站在原地直接用腳踢球,隨著經驗的增加,幼兒會讓自己動起來跟著球靈活的運動。
二、幼兒器械操控能力教學策略
1.豐富材料,體現層次
體育器械材料是幼兒展開器械操控練習最先要解決的問題,不同發展階段的幼兒在進行練習時需要的材料也是不同的,而且每一個孩子的興趣點和愛好也不一樣,這就要求教師要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盡可能的豐富器械材料的層次感,不僅要滿足幼兒動作能力發展的特點還要有更好的訓練效果。例如,小班階段的幼兒生理和心理的發育程度都相對較低,所有的能力培養都處于初級階段,教師可以選擇相對簡單而且貼近生活的器械教材來引導幼兒進行操控練習,比如報紙球游戲、趕小豬游戲等。中班和大班階段的幼兒,身體協調性、肌肉力量都相對得到了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更具挑戰性和更復雜的器械材料來進行操控訓練,比如分組合作進行球的拋接,利用繩子進行跳躍等,不僅能夠促進幼兒探究能力還能進一步鍛煉幼兒身體協調性。器械材料的來源不僅可以直接購買,還可以進行廢物再利用創新自制訓練器材,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利用舊報紙一起疊各種形狀是物品,像雨傘、燈籠等,這樣的器械材料制作過程不僅讓學生在親身參與的過程中引起更大的興趣,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幼兒形象力,豐富材料的創新性。教師只有不斷地豐富器械材料的層次感,再對幼兒訓練進行適時的引導,幼兒才能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不斷的提升身體運動能力。
2.巧用器械,一物多玩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幼兒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立足于幼兒發展特點,豐富幼兒園活動的多樣化,激發幼兒的參與興趣。幼兒在一定的發展階段內,教師能夠用來進行器械操控訓練的材料是有限的,所以教師要認真的觀察和研究每一種器械材料,通過實踐來不斷的創新同一種器械的使用方法,將有限的器械材料進行合理分配和有機結合,在一物多玩的基礎上完成器械操控能力訓練的目的。例如在利用報紙時,幼兒不僅可以將報紙揉成團進行拋接協調鍛煉,還可以練習瞄準投擲,還可以折成飛機增加拋接的趣味性,在使用呼啦圈時不僅可以讓幼兒用身體搖晃呼啦圈,還可以將呼啦圈像輪子一樣在地上滾動。每一樣器械材料都有不同的屬性,都蘊含著豐富的能量,教師只要將每一樣器材進行深度開發,以其自身特點為出發點,設計不同的訓練方式,在吸引幼兒目光的同時,鍛煉幼兒的器械操控能力,還能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3.器械組合,創設情境
《指南》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幼兒的學習主體地位,在器械操控能力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立足幼兒興趣點和身體的發育特點,利用幼兒愛玩的天性,將各種器械組合到一起設計出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情境,充分激發幼兒學習鍛煉的主觀能動性。比如在情境活動“尋找消失的球”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發育特點設計出相應的關卡,比如攀爬滑梯、過平衡木、投沙包、蕩秋千等,幼兒只有通過了重重關卡才有機會拿到球,教師還可以在過程中配上激情昂揚的音樂,渲染出競技體育的氛圍,在激發幼兒興趣的同時利用不同的器械完成對于幼兒操控能力的提升,還可以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和競技精神。
結語
幼兒器械操控能力的提升不僅是為了幼兒運動核心經驗的發展,還順應了國家關于健康教育的大趨勢,對于幼兒個人而言,器械操控能力的培養與鍛煉,不僅增強了體制,還塑造了更具探索性、創新性的學習精神,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器械操控能力的重要性,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促進幼兒器械操控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袁麗芬.幼兒小型器械操控能力的發展探究[J].山西教育(教學),2021(02):73-74.
[2]李亞夢,孫李,姜穩,楊碩,任園春,王歡.3~5歲幼兒大肌肉動作發展與體適能水平的相關性[J].中國學校衛生,2019,40(08):1194-1199.
重慶市大足區拾萬鎮中心幼兒園 40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