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康康
摘要:在高中的語文教學活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實踐經驗教學表明新教材對教學方法的革新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可是新教材在和教學方法革新融合的過程中還是會遇到一些問題,將發展中的問題在發展中解決才能不斷進步。現在需要做的是將新教材的特色優勢發揮到實處,發揮它真正的效用,為廣大學生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語文;新教材;教學方法
前言:
新教材在高中語文中的主要改變是將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文章中表達的情感變得更加形象化,使學生接受起來更加容易。并且新教材的教學目標在設置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情感的表達和認知水平的具體體現,將每一個活動進行充分的調節,使學生學習的過程變得更加和諧。
一、新教材特點
(一)讀寫分開編寫,閱讀和寫作兩大模塊訓練更加完整
在高中的語文學習過程中,閱讀和寫作兩大模塊的訓練是教學的重點,新教材在改革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兼顧這兩方面的訓練。結合寫作和閱讀訓練中的要求、內容和方法等的不同來分別編寫了閱讀教材和寫作教材,且二者之間的規劃又十分統一,使得閱讀和寫作兩個模塊的訓練更加完整,重點也十分突出,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二)教材內容內外結合,強化教材多樣性
新教材在閱讀課文選擇方面有了較大的改變和突破,以課內和課外兩種形式來進行。課內教材時承擔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主教材,極大限度的保留了舊教材高度典范性、代表性和穩定性的特點。課外教材則注重開拓學生的語文知識面,能極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文體多樣,十分具有輔助性。
(三)教材要求更加明確,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新教材中各類文選的訓練性變得更加明確,尤其是現代文的設置上體現了能力訓練的重要性;此外,新教材的選文還體現語文作為交際工具和文化載體的根本性質,提高語文知識的應用性。新教材中的教學目標的設置都是循序漸進的,十分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二、新教材的教學方法探究
(一)利用新教材特點還原文章情境
在高中學習的過程中,對于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很多時候是比較隱晦的,學生沒有一個切身的感受就不能充分的理解文章所表達的內容,只有真正的身臨其境才能有一個切身體會。在具體的新教材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文章的結構和表達的內容設立相應的教學情境,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體驗的方式來有感情的朗讀并感受文章中作者所表達出來的情感,將新教材下的教學情境的效用充分發揮到最大程度,使學生在情緒上有一個完整的感受。
例如:以學習“我有一個夢想”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夠體會文章聲情并茂的表達手法,提高語言表達的流暢性;今后在表達自己的想法的時候能夠充滿激情。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先調查學生對演講的理解能力,了解學生對演講中常用的描寫和修辭手法的運用,在此基礎上再對課文內容進行比較細致的講解,講解的過程中帶領學生還原當時的演講的情境,然后在講授的過程中增加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感受作者表達出來的激情澎湃的情緒,將自己代入到演講中,更好的體會作者的演講時的激情。
(二)在多媒體的幫助下提高新教材的效用
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和進步也為現代的教育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選擇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了更多獲取資源的方式,對于遇到的難題也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手段去尋求相應的答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優化自己的教學設計,在如今的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以及成為了課堂講授的主要呈現方式。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更加直觀的感受文章內容,也能在多媒體技術的幫助下在課堂中創設出和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學習情境。
例如:以學習“竇娥冤”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能知道元劇的相關特點;能對元代中社會的黑暗和統治者的殘酷暴力,體會當時的階級矛盾,體會竇娥身上的剛烈的性格和敢于反抗黑惡勢力的精神。教師在進行此次課的教學設計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一些竇娥冤相關的影音資料,引發同學們對元代的社會的深刻的感悟,從而加深對元雜劇的理解。同時還可以帶領同學們感受文中十個曲牌的劇情的變化,體會劇情的張弛變化,感受文中的扣人心弦和催人淚下。當學生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對于當時文中所描述的情境有一個直觀的感受,就能更加感受到竇娥當時所受的冤屈以及當時社會的黑暗和腐朽,也能升華學生的人生價值觀。
(三)引入問題,提供學生想象的情境
在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中,在課程導入部分引入一個課程內容相關的問題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情趣,讓學生有一種引入入勝的感受。新教材的文章選擇更具特點,特別是在詩歌、或者散文的教學過程中,文章內容一般比較簡短、精悍,但文章內容所傳達的情感確是復雜多樣的。教師要在恰當的時間設立一個恰當的問題,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才能對課文內容展開想象,思緒才會飄得更遠,最后實現和作者的對話,實現更高層次的學習。
例如:以學習“荷塘月色”這課教學為例,這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學生能體會文中所體現出的一些細膩、傳神的描寫,對一些修辭手法的運用能更加貼切;掌握刻畫景物的常用手法,體會作者情景交融的寫作心情。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設置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你眼中的荷塘月色是怎樣的?這樣學生在學習課文內容時就會有一個互相對照的過程,就能發現文章中所表達出來的意境之美。并且學生通過教師的提問就會根據文章中的內容展開想象,能在腦海中盡可能的還原文章所描寫的環境。
總結:
新教材是新課改革中的重要成果結晶,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新教材的特點,然后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才能使新教材的特點真正融入到語文的教學活動中。要讓新教材充分彰顯出它的優勢,看到它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積極地效果,還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來發展和完善。一個優秀的教師要保持終身學習的理念,適應時代的發展,相應時代提出的新要求,并根據新課改的要求來不斷創設出符合教學實際、滿足教學需要的新教材,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
參考文獻:
[1]田雪花.高中語文教材教法新探[J].全文版:教育科學,2016,0(3):71.
[2]劉妍.高中新課改語文教法嘗試[J].商品與質量,2018(2):54,63.
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新迎中學 65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