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杰
摘要:初中歷史是一門集歷史性、關聯性、連續性為一體的綜合類學科,隨著近年來我國新課程改革的積極推進,初中歷史學科的教學工作也在隨之發生著變革,由于歷史知識相對繁瑣,記憶點和知識難點較多,導致學生在歷史知識學習時,往往會出現丟三落四、前面記后面忘的現象。因此,教師應當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困擾和興趣愛好,不斷創新和完善自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案,有效提升歷史課堂的教學實效。本文是筆者針對新課改下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實效提升的策略所做出的探究和闡述。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歷史;課堂教學
前言:
在我國傳統“應試教育”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往往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教學重點,一味地要求學生對相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進行反復背誦,并不斷增加學生的刷題量。這樣不僅使得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感到枯燥和疲勞,還引起了學生反感和抵觸的學習情緒。教師應當在初中歷史教學實踐中,針對性將散落的知識點幫助學生進行有效串聯,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關聯性和連續性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有效提升初中歷史課堂的教學實效。
一、通過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在以往的歷史教學實踐中,由于歷史知識內容豐富,知識體系繁雜,距今年代久遠,不僅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覺歷史知識無趣、乏味,還影響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發展,令歷史教學工作很難順利地進行,教師的教學任務和目標也很難達到預期。因此,教師應當通過互聯網信息平臺,為學生搜索更多豐富多彩、靈活多變的歷史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進行相關知識演示,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有效地引起學生強烈共鳴。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 中華文明的起源》這部分教學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我國原始人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活和生產狀況,遠古居民的生存方式,近年來我國考古發現的內容等視頻資料,以此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接著教師可以為學生詳細的講解人類歷史的起源,以及我國主要的遠古居民元謀猿人、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生產、生活情況,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點等。通過相關的視頻以及考古紀錄片等教學資源播放,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讀圖和識圖的能力,還可以培養他們比較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不僅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還可以有效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精神情懷,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正確認識人類歷史的起源,還可以有效激發起學生學習歷史和熱愛歷史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思考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二、創設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眾所周知,我國歷史悠久且漫長,其中歷史年代、歷史事件、歷史人物關系復雜,記憶點和相似點較多,學生理解和記憶的難度也相對較高。因此,教師應當經常與學生進行平等地交流與溝通,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針對歷史教材進行努力鉆研和細致剖析,并可以通過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將歷史教學內容中重要的歷史轉折點與關鍵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為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串聯,以知識點的形式將其逐個串聯起來,連成一整條歷史脈絡,引導學生進行充分內化和升華,最終形成學生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體系,加深學生對歷史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在教學初中歷史七年級上冊《燦爛的青銅文明》這部分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演示古代青銅器鑄造工藝和流程的視頻資料,幫助學生理解青銅鑄造業不僅規模龐大,品種繁多,工藝精美,分布廣泛,而且青銅文明還對當時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引導學生明確掌握夏、商、西周時期,我國以青銅文明為代表的奴隸制經濟發展的基本史實,了解奴隸制下奴隸的悲慘境遇等。然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請問青銅器的鑄造有沒有完全相同的青銅器?巨大的司母戊鼎、精品四羊方尊等是批量鑄造的嗎?這些青銅器主要用來做什么?”接著,學生們踴躍回答:“這些青銅器大量用于祭祀,沒有完全相同的青銅器,因為不是批量生產的。”教師對學生進行肯定與贊揚:“你們回答得非常正確。”再接著,教師可以為學生繼續講解堅韌、鋒利的青銅器,在畜牧業和農業發展中不可磨滅的作用。通過以上教學情境的創設,不僅可以迅速幫助學生與當時的年代背景產生連接,理解相關歷史年代的生活方式、生存狀況、受壓迫現象等,還可以拓展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認知,從而提升學生的歷史素養。
總結:
總之,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重點推行之下,我國的初中歷史課程也在發生著重大的變革。初中歷史教師應當加快自身的步伐,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態度,以激發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為出發點,不斷創新自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將我國歷史長河中具有典型性、轉折性、關聯性和連續性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地點等進行科學串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民族認同感,拓展學生歷史知識的深度與廣度,進而有效地提升歷史教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良志.淺析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J].才智,2020,(13):22.
[2]呂庭顯.提高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J].青春歲月,2020,(5):291.
新泰市禹村鎮初級中學 2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