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瑾

大數據互聯網時代,網絡犯罪手段“換代”升級。在同事眼中,95后的梁濤雖有著青澀臉龐,卻已是蘇州網安戰線上的一名得力干將。網安民警或許沒有那么多沖鋒在案發現場的驚心動魄,抓捕犯人的曲折經歷,但他們同樣需要付出耐心和智慧去研究偵破各類復雜案件。這份在網上“貓抓老鼠”的工作,讓梁濤有了需要不斷“充電”的迫切感。
“數據藍海”中覓尋蹤,破重案
1997年出生的梁濤,現為蘇州市公安局吳中分局網安大隊民警。參加公安工作兩年來,說起這個屬牛的年輕小伙,領導和同事都稱他是個好苗,身上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兒。
在校期間,梁濤主修網絡安全與執法專業,還負責過國家級大學生創新項目等,獲得校網絡攻防大賽冠軍、全國大學生網絡安全技能大賽三等獎等榮譽。警院期間,他曾在省廳、市局網安部門實習,漸漸發現自己對于偵破網絡技術類案件有著濃厚興趣,這也堅定了他成為一名網絡警察的信念。2019年他加入吳中分局網安實戰中心,用梁濤的話來說,這份工作,是一個“每時每刻都在變”的工作,由于信息網絡犯罪形式靈活,所以偵破手段也要跟著改變。“我們去到一些犯罪現場,要對涉網類的犯罪證據進行提取,再進行電子數據現場勘驗。有些涉網的犯罪證據沒法固定下來,或者說一些線上的犯罪事實沒法被發現,這時就要利用計算機專業技能去協助辦案人員偵查破案。我平常喜歡研究電腦新技術,擅長開發新思路。”梁濤在一次次打擊網絡犯罪“戰場”上展現青年黨員的擔當,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尋找突破口,從數十億條數據中抽絲剝繭,搭建數據庫和分析模型,先后破獲了境外網絡賭博案、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案等重大案件,榮獲了個人三等功及通報表揚。
去年,吳中分局接到一起境外賭博網站舉報線索。通過網上巡查,梁濤發現流入該網站的非法資金似乎“只進不出”,他敏銳地覺察到這條線索背后可能隱藏的龐大的犯罪產業鏈。由于這是一起新型案件缺乏偵辦經驗,所以前期一直苦于沒有突破口,遲遲無進展。梁濤沒有放棄,連續一個月無休息,自主搭建數據庫,分析資金走向。最終發現一條為非法交易提供支付結算渠道的黑灰產業鏈。后期抓捕中,為防止打草驚蛇,白天他待在車內遠距離觀察,凌晨潛伏在嫌疑人居住的城中村附近,查明相關情況,經過連續20多天的調查,終于厘清涉案人員的行為習慣和作息規律。最終,警方一舉抓獲嫌疑人,查扣作案電腦、手機,凍結涉案資金及銀行卡。立了大功的梁濤沒有自滿,他又開始了“宅男”生活。何為“宅男”,同事的解釋是,沒有上下班,沒有白天黑夜,以單位為家,一頭“宅”進工作里。的確,梁濤是個深藏不露的“網絡大咖”,為了爭取更良好的網絡運行環境,梁濤和犯罪分子打起了“時間差”。由于經常要在深夜高強度地連續工作四五個小時,他便置辦了自己拿到工資后的第一件家當——“行軍床”。有時為了工作,他就在單位將就一晚上。他說,網絡違法犯罪的線索稍縱即逝,必須不斷提高警惕,和嫌疑人進行賽跑。坐在電腦前的梁濤沉穩、睿智,懷揣著對工作的熱愛與執著。
“小牛犢”成為多面手
網安民警如同守衛網絡安全的“獵鷹”,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與其他公安民警不同,他們的“戰場”在虛擬網絡世界里。
如今,梁濤迅速成長為吳中分局網安大隊的破案先鋒。而他對自己的要求并無止步,“最美的青春應當與祖國同在,與時代共鳴”,這是梁濤的座右銘。他不忘從警初心,希望自己全方面發展,成為多面手。“很多人工作后,就會放棄學習,進而會失去學習的能力。作為網安民警,必須每天更新知識,不斷開拓創新,才能在網絡戰場上立于不敗之地。”梁濤會階段性地規劃工作目標,找到適合的節奏,養成自律的習慣。他學習情報研判、數據偵查、電子取證、數據比對、關聯分析等思維方法,無論在案件破獲、比武競賽,還是在警企合作中,他都表現突出。2019年獲全省公安機關數據與網絡安全實戰攻防比武競賽第二名,2020年獲得“創享杯”首屆電子數據取證線上大比武三等獎,同年獲得全市網安部門電子數據取證分析技能競賽市區組第二名。與此同時,他協助滴滴公司破獲特大詐騙案件,涉案資金近1億元;與阿里巴巴安全部門合作,成功搗毀一個利用漏洞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的犯罪團伙,涉案用戶數據高達20億條。
在一次次比武競賽中,梁濤也總結了無數經驗。“比賽中,我覺得有充足的準備是必要條件,但真正決定比賽走向的是自己的心態。我也曾經歷過,某一個知識點,如果放在平時可以很快解答,而放在比賽時高壓的環境下,特別是遇到不順利的情況時,人的心態會產生變化,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夠在比賽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另外,就是善于總結失敗的教訓,并且及時歸納,競賽是發現自己不足之處的重要方法。以賽促學,才能走得更遠更高。”從初出茅廬的新網警,到獨當一面的網警標桿,梁濤在這個新時代里,如同勇往直前的“小牛犢”,涌現著“警隊后浪”的青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