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應翠
摘要:在新課程的推進下,教育的形式越來越豐富。家校合作也逐漸以教育的新形式出現,即家庭與學校以溝通為基礎,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種教育形式。在家校合作的過程中,孩子作為受教育的主體將是學校和家庭兩個方面的教育最大的受益者,不得不說這兩種教育方式的結合,在教育上是互為補充,各有其特點的,共同促進孩子更好地學習和成長。在小學階段,家校合作的意義是在于不僅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心智的發展,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從而能夠促進學校在展開對啟蒙階段的小學生教育時有更奏效的方式來優化教育發展。因此,本文將圍繞家校合作對孩子成長具體有哪些重要意義展開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高段;家校合作;教育意義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4-353
引言
新時代下的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在小學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教育不僅僅只是局限于在學校課堂內,更是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即在增強課堂趣味性的同時,也需要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對孩子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這是每一位教師都需要重視的問題,也是每個家長需要明確的問題。在小學啟蒙階段,家庭和學校的合作不但可以豐富教學內容還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在成長方面是有極大的幫助的。因此,如何更好地實現家校合作的教育方式,并將這種教育觀念全面地滲透到核心教育當中是我們當下要實現的艱巨的任務,需要通過家長對學校的監督,有效的家庭訪問以及設立家長隨即訪問日等來展開家校合作,從而提高學校的育人水平。
一、家校合作在啟蒙階段的重要性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不僅能將家庭教育積極地參與學生的教育中,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作為最直接的教育補充。
首先,有利于促進教學方式的科學性。在教育行業,家庭教育與學校之間通過緊密地聯系以及合作學習,可以直接彌補二者在教育上的缺失部分。在學校教育中,學校的環境主要傳授生活知識,課本知識,是一對多的教育形式,教師可做到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對每一位學生的教育上不能缺了o家庭教育的輔助,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在健康的教育下成長。
其次,有利于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學校教育在學生整個教育上是單向的。例如學校教師在教學上的時間是固定的,在課堂上的教育方式也是固定的以及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可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清楚的問題,對學生的反饋得不到一個積極的反響,不利于教師在教學上的提高。因此,家庭教育的加入,能夠給學校教師積極的溝通,交流合作,及時地處理問題,促進學生在這個家校合作的教育中的積極性。
最后,能夠達成共同的教育目標。啟蒙階段的學生是需要被得到關注和表揚的一群學生,當他們不斷地在這個過程中得到重視,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更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心態,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達到家校合作的共同目標。因此,家校合作的重要意義是不容忽視的,應該積極加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合作,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二、有利于豐富教學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教學理論一直倡導的核心要點,但對于每個家庭來說,每位家長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直接影響到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上各不相同,但即便如此,天下父母心,每位家長都是盡自己最大的可能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正因為如此,家長在掌握這個度的程度往往是超出原本的度的,直接導致了學生處于一個溺愛的環境中,需要家校合作來解決和有效處理這個問題。
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對于自己的孩子大多無微不至,盡可能地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因此也難免造成對孩子的溺愛,學生在家庭的成長中很難得到成長的進步。例如,很多家長的過度保護,學生是不夠獨立完成一些生活中的事的,例如沒有幫助家長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即分擔責任,家長過度填滿學生在興趣班的課程,讓學生很難平衡和消化這些知識,逐漸增加學生的心理負擔,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因此,單靠家庭教育是不可取的。
隨著新課程的推出,學校教育不僅僅只是在傳授知識,而是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培養,讓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能掌握學習的方式和學習習慣。其次,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注重與學生互動,靈活地運用教學方式,并用這種方式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緩解學生的焦慮。培養學生積極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因此,學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與家庭教育達到互補的效果,積極交流信息,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
三、有利于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
在家庭的教育中,處于任何階段的學生都逃離不了來自同輩壓力的比較。在每次的家長會上尤為突出。簡單來說,大多數家長在某種程度上違背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因此,通過家校合作的方式,可以讓家長受到學校一些更專業更符合學生發展規律的教育方法,并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家長與其他家長的溝通和交流總結教育經驗,及時與教師溝通,從而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來提高家長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素養。
家校合作的方式是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教育中最直接的方式。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從另一個環境中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學習狀態,孩子在不同環境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學校的角色是家長少見的,讓家長積極地參與教育中,可以讓家長關注學生的信息,掌握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和狀態,不僅可以讓家長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氛圍和學習壓力,加強對學生的重視程度,相反也能讓學生看到對自己的關心和父母的不容易,在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系,可以讓家長及時地調整教育方式和學習。因此,在這個磨合的過程中更好地加深親子之間的親密度的同時也可以不斷地提高家長的教育水平。
四、有利于優化學校的教育環境
學校是教育的集合體,學生大多數時間的教育是在學校度過的。但是主要依靠學校只會讓教育變得盲目得不到及時的家庭反饋,因此,家校合作促使家長對學校教育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從而優化學校的教育環境。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引導者,他們的教學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教學質量及成效。但是主要依靠學校教育是不夠全面的,學校在某些方面思維比較固化,接受新的途徑比較少。一方面,家長的組成是來自方方面面的,能給教師在教學理念上一些成熟的合理的建議,綜合考慮后可將這些提議運用到教學中,不斷地完善教學方案。另一方面,教師可以結合家長反映學生的情況,組織一些關于學生興趣的咨詢,幫助孩子在學習的氛圍中得到一定的緩解。
家校合作的方式,從不同層面都能反映出家長作為教師連接學生的重要節點,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家長的監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督促教師更好地教學,督促學校的教育總是圍繞學生的而不是面子工程。因此,學校環境的優化是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協助的。
結語:眾所周知,在新時代的創新課堂中,家校合作的方式逐漸被帶入大眾視線中,豐富了教育形式。一方面是對家庭中的學生和家長來說,首先,最能直接地幫助到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效率。其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家長的教育素養和教育方式,在以往的傳統教育觀念上得到很好的改良,從而提高教育質量。另一方面,能夠通過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協助,通過家長的及時反饋,讓教師及時把握住信息,調整教學方案服務于學生,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總而言之,家校合作的教育概念將會是一種盛行的趨勢,也將是一個全新的理念,需要家長,學生,教師等共同努力,實現一個良性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家校合作推進現代學校制度建設——深圳市紅嶺小學創新家長義工制、家長委員會建設的實踐探索[J]. 黃敏. 中小學校長. 2014(04)
[2]家委會:新學校發展的“秘密武器”[J]. 劉洋. 人民教育. 2014(06)
云南省昭通市魯甸縣小寨鎮中心小學